索尼新機用上魅族的“本地化”服務,機智還是偷懶?

語言: CN / TW / HK

來源:三易生活

2022 年 5 月 11 日,索尼正式釋出了他們最新一代的旗艦影像機型 Xperia 1 Ⅳ。從各種角度來說,這都是一款令我們印象非常深,並且充滿了 " 索尼式執念 " 的產品。

比如在外觀設計上,Xperia 1 Ⅳ以更寬的邊框為代價,換來了更大尺寸的前攝 CMOS 尺寸、更高品質的立體聲揚聲器,再加上一塊 6.5 英寸 " 完整的 "4K 120Hz OLED 螢幕。

在擴充套件設計上,Xperia 1 Ⅳ不只擁有時下旗艦機型多半都會配備的 USB 3.2 有線傳輸速率,更是擁有如今極難見到的 TF 卡擴充套件插槽和 3.5mm 耳機孔。甚至根據官方的說法,Xperia 1 Ⅳ的這個 3.5mm 耳機孔還專門優化了音質。

不僅如此,在影像方面 Xperia 1 Ⅳ也成為了目前堪稱稀有,堅持使用大底 + 高速對焦 +1200 萬畫素多攝方案的機型。而且還實現了可能是業界首款量產的真 · 連續光學變焦鏡頭結構,其長焦副攝支援從 3.5 倍焦距到 5 倍焦距的連續光學變焦。也就是說,在這個焦段範圍內無論怎麼變焦,Xperia 1 Ⅳ都不需要藉助演算法對畫面進行 " 縮放 ",理論上可以帶來更為清晰的望遠畫質。

在這些極富特色的硬體設計之外,索尼 Xperia 1 Ⅳ此次在軟體方面也多了一些相當與眾不同的特點。

根據目前官方預售頁面所公佈,以及我們三易生活得到的相關資訊顯示,Xperia 1 Ⅳ為了更好地照顧 " 本地化需求 ",將在國內銷售的版本中,採用 " 原生安卓系統 + 魅族 Flyme 應用 " 的特殊設計。

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索尼此次給在國內銷售的 Xperia 1 Ⅳ,在系統上搞了套 " 混搭 " 操作。

首先,國內版本的 Xperia 1 Ⅳ底層還是原生安卓,是谷歌的系統程式碼加上索尼自家的底層調校,而非國內市場普遍採用的 " 深度魔改系統 "。

其次在這個基礎上,國內版本 Xperia 1 Ⅳ在系統中加入了源自魅族 Flyme 的 " 負一屏 "、集成了魅族 Aicy 語音助手、使用了魅族 Flyme 同款的 " 安全中心 ",同時還將原生系統裡的資訊、相簿、天氣、應用商店、郵箱和新聞 APP,都替換成了魅族出品的版本。

不得不說,這其實還挺有意思。因為在去年索尼與魅族宣佈合作時,當時有不少人以為,未來在國內市場銷售的索尼手機會採用 Flyme 系統,或者會是個融入索尼介面的 " 精簡版 Flyme"。可能很少有人會想到,索尼最後的選擇會是搞出這麼一套 " 混搭 " 的玩意。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索尼要這樣做呢?

事實上,這其實要分為兩個部分來看待。首先,是 " 索尼為什麼不直接用完整的(或者哪怕是簡化版的)Flyme 呢?"

這一點其實不難理解,一方面,Flyme 畢竟是魅族基於 Android 做的深度魔改系統。這就意味著,如果 Xperia 1 Ⅳ全面適配 Flyme,就等於以後每次系統更新的節奏都被魅族 " 攥 " 在了手裡,而這顯然是索尼不可能接受的。

索尼手機在應用連續啟動速度上,甚至比一些 "遊戲手機 " 還快(圖片來自 NotebookCheck)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有關注過上一代索尼旗艦機型的相關效能評測就會意識到,雖然索尼如今在安卓系統 " 本地化 " 方面缺乏經驗,但他們對於原生安卓的底層優化水準,或許比大家想象的是要高出不少。至少,在多個應用連續開啟這樣的場景中,索尼旗艦機型的表現甚至可以勝過一些看起來配置更高的遊戲手機。這也就意味著,索尼對於魅族 Flyme 的那些 " 底層優化 " 技術,可能並沒有什麼需求。

當然,在這個基礎上,如果用過魅族的 Flyme 系統,那麼對於剩下的一個問題,也就是 " 為什麼索尼會選擇整合 Flyme 的部分應用 ",就有了更為直接的理解。

魅族手機的使用者可能都知道,Flyme 有一個老傳統,那就是它的很多系統應用(比如相簿、電話這些)與系統本身,其實是分開來更新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從應用本身的技術層面(指應用並不深度集成於系統)、還是從應用開發的規劃層面來說,魅族都有能力單獨為索尼手機提供這些 " 本地化應用 " 的更新,而並不受 Flyme 本身開發節奏的影響。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有用過一些海外品牌機型的國內銷售版本就會知道,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機型基本上都對部分內建應用以及應用商店,進行 " 本地化 " 改造的。但是在 " 改造 " 的方式上,不同品牌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

三星國行機器內建的防毒功能,用了騰訊的技術,但介面、應用設計完全都是三星自己的

比如說,像三星這種財大氣粗、自身技術實力也不差的廠商,就有能力在國內自建應用商店,同時拉攏騰訊、百度、360 等一眾國內網際網路廠商為其 " 服務 ",將他們的軟體能力整合在名義上由三星自研的 " 安全管家 "、" 垃圾清理 "、" 語音助手 " 應用中。

別說弱勢的海外品牌了,國內市場掛騰訊標的遊戲手機應用渠道也都是 " 騰訊服 "

但對於絕大多數海外品牌來說,他們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廠商的把控能力遠沒有三星那麼強。如此一來,就會出現一些知名海外品牌的國內版本機型,應用商店、天氣、安全管家等 " 本地化 " 功能,會被一家國內網際網路廠商把持的現象。

很顯然,對於手機廠商來說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相比於強勢的網際網路企業,索尼選擇整合魅族的應用商店和本地化應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就是一種 " 安全 " 得多的策略了。

畢竟魅族本身無論是體量還是品牌調性來說,都不像網際網路企業那麼強勢。對於本就在國內市場已經十分弱勢的索尼來說,自然也就可以相對更放心地,將自家產品的 " 本地化 " 功能交給魅族去做,而不用擔心渠道被把控、甚至產品被 " 奪舍 " 的情況發生。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