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最大IPO來了,估值3000億

語言: CN / TW / HK

如無意外,這是今年最震撼的IPO之一。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英特爾正式宣佈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Mobileye,已在美國祕密提交IPO。據路透社早前披露,Mobileye的估值高達 500億美元 ,約合 人民幣3158億元 ,有望成為今年最大IPO。

誕生於以色列的Mobileye,早在1999年就由知名教授Amnon Shashua創立,堪稱是自動駕駛江湖中的傳統豪門。為外界所津津樂道的是,Mobileye在成立後的前八年一直埋頭研發,沒有對外推出任何產品,直到2007年才釋出了其第一款自動駕駛晶片Eye Q1, 迄今晶片產品累計賣出了1億顆 ,我們所熟知的寶馬、 奧迪 、沃爾沃以及蔚來、理想、長城都有在有著這塊晶片。

一路走來,Mobileye歷經波折——先是在2014 年8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隨後又在2017 年 3 月被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震驚了全球科技界,成為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透過Mobileye,背後則是風起雲湧的自動駕駛江湖。沒有最火爆,只有更火爆,在這條吸金能力超強的賽道,時刻都有可能衝出一隻獨角獸:小馬智行最新估值85億美元、嬴徹科技完成1.88億美元B+輪融資、雲驥智行天使輪就拿下數億元……VC/PE寧可投錯,也不願錯過,一幕幕令人驚歎。

62歲,以色列教授兼職創業,埋頭做出3000億估值

翻看Mobileye的發展史,是一位以色列教授創業的故事。

Mobileye創始人名為Amnon Shashua。他是一位以色列人,出生於1960年,先後畢業於特拉維夫大學、麻省理工大學。自1996年起,他在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計算機系 任教,專注研究計算機視覺科學。

除了日常的教學工作,Amnon Shashua還是一位 連續創業者 。1995 年,35歲的他成立了 3D光學公司 CogniTens,2007年把這家公司以1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瑞典上市公司Hexagon AB ,開始嶄露頭角。

而Mobileye的誕生也和他創辦的第一家公司有關。早在1998年,豐田汽車——CogniTens的客戶,計劃加強計算機輔助駕駛的立體視覺技術,而Shashua教授在豐田開會時指出,不需要立體鏡頭,一個攝像頭即可探測物體,從而提高車的安全效能,這引發了豐田工程師們的討論,後續豐田為其提供了10萬美元做研究。

最初教授組建的團隊在專案上專注車輛和行人探測的行業老大難問題,但零部件供應商建議他們先打入汽車內部。專案開始6個月後,他們 參與了通用汽車發起的競標 ——提供警告駕駛員車輛偏離車道的方案。由於團隊精益求精,自覺在演算法上補充了車輛監測和行人檢測功能,雖然演算法存在錯誤,但作出了低價的保證,通用汽車直接取消投標,答應為他們提供20萬美元專案資金。

很快在1999年,教授便拉著他過往的投資人Ziv Aviram在耶路撒冷正式成立了公司Mobileye,要“ 做汽車的眼睛 ”。

Mobileye在2003年釋出了高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大腦的EyeQ系列晶片EyeQ1,同年獲得1500萬美元A輪融資。 2007年,他們設計的晶片裝配在了寶馬、通用、沃爾沃等知名車企的系統中 。同年,Mobileye獲得高盛1.3億美元的投資。

2013年對Mobileye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節點,僅這 一年的晶片出貨量比前五年加起來還多 。2007至2012年,EyeQ系列晶片出貨量累計為100萬顆,而2013年一年出貨量即為130萬顆。很快,他們啟動了上市計劃。2014年,Mobileye募資8.9億美元,登陸紐交所,市值超80億美元,締造了以色列最大IPO,好比以色列科技之光。

2016年,汽車產業鏈上演了轟轟烈烈的大併購,最大的汽車晶片供應商恩智浦以 470 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高通,而在隨後的2017年, Mobileye以 153億美元 的價格歸入了英爾特旗下,一舉震動自動駕駛行業。

在英特爾麾下積攢多年,Mobileye又要上市了,預計估值達到了500億美元。換言之,短短五年,這一個超級獨角獸的估值大漲了兩倍多。

年入14億美元,賣出一億顆晶片

也許你的車也在用著

乍看Mobileye,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也是一個遙遠的以色列公司,但作為自動駕駛行業的龍頭,它離我們的生活也並不遠。

憑藉一顆晶片、一個攝像頭和一套演算法這三件套, Mobileye開創性地實現了很多複雜的功能 ,如車道偏離預警、行人自動緊急制動、前方碰撞預警、自動巡航……

它在ADAS(高階輔助自動駕駛)市場的佔有率非常之高。據Gartner研究機構的資料, 2019年年底,其佔有率為70%左右 。連上海錦山公交也用過Mobileye的監測系統。目前它的新訂單也源源不斷。2021年,Mobileye共獲得全球超過30家汽車廠商的41款車型的ADAS專案新訂單,涉及約5000萬輛新車。

也許你的車,也用了它的晶片。這裡面既有國外品牌。比如寶馬是其典型的忠實客戶。寶馬1系,X1等都使用了EyeQ系列晶片。還有沃爾沃和奧迪,沃爾沃上一代XC60,奧迪第四代A8等車型無一例外都搭載了EyeQ系列晶片,包括特斯拉2014款ModelS等。

國內品牌同樣跟上了——蔚來汽車的EC6、ES6、EC6車型,理想汽車2020款理想ONE,長城汽車第三代哈弗H6、WEY摩卡通通都使用了EyeQ第四代晶片。

從2017年至2021年,Moblieye的晶片出貨量分別為1240萬顆、1750萬顆、1930萬顆、2810萬顆,而 2021年,它的EyeQ系列系統整合晶片累計已賣出一億顆

我們可以一窺營收方面的祕密——2017年至2021年,分別創造了約2億美元、7億美元、9億美元、10億美元、14億美元。運營利潤也在增長。2021年,運營利潤為4.65億美元,按年增長90.9%。

市場對Mobileye的預期也高,預計估值500億美元,這一數字比幾大巨頭公司旗下冉冉升起的自動駕駛行業新星也高出一大截,如仍未上市的谷歌系Waymo與通用系Cruise,估值約300億美元。

但Mobliey也不是沒有隱憂。目前,很多車企開始陸續放棄使用Moblieye的晶片,最先是特斯拉,而現在連最忠實的客戶寶馬也宣佈,未來還將使用高通的晶片。而國內車企也換了供應商,理想在2021年使用了地平線征程3晶片,而蔚來等車企為新車型選用了英偉達Orin晶片。在L4-L5級的自動駕駛晶片領地,競爭對手多了起來。

Mobileye也有新動作。2022國際消費電子展上,Mobileye宣佈與吉利極氪品牌合作打造首款消費級L4自動駕駛汽車,預計2024年投產。

現在最有錢的賽道,投資人殺瘋:寧可投錯,不能錯過

Mobileye上市來勢洶洶,只是自動駕駛火熱景象的一抹縮影。

2022年,自動駕駛江湖依舊熱鬧。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自今年1月至今,自動駕駛行業已發生超過20筆融資事件,其中不乏多筆億元級別的大額融資,背後更是聚集了一眾知名VC/PE。

就在3月7日,一筆重磅融資剛剛誕生——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 小馬智行 宣佈完成D輪融資首次交割,公司整體估值達到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6億元),較上輪融資估值一舉提升約65%,並手握近10億美元現金。至此,創立僅五年多的小馬智行,已完成8輪共計超11億美元融資,堪稱國內最值錢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無獨有偶, 嬴徹科技 也在日前宣佈獲得1.88億美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紅杉中國、君聯資本聯合領投,跟投方包括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沄柏資本和一家國際知名股權基金,以及物產中大集團產業投資,現有股東美團、蔚來資本、斯道資本、博華資本等持續跟投。

談及此輪融資,紅杉中國表示:“長期以來,安全、成本和效率是困擾幹線物流行業的主要痛點,而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漸成熟為解決這些痛點提供了可行方案,形成了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嬴徹科技在幹線物流場景擁有自研技術、量產經驗與商業化運營全鏈條的能力,並通過率先量產構建起長期競爭優勢。”

今年2月底, 雲驥智行 完成數億元天使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華登國際、雲暉資本、松禾資本、碧桂園創投等投資機構聯合參投。值得一提的是,擔任董事長一職的,正是國產GPU晶片公司 壁仞科技 創始人張文。

我們把時間線再向前推移:去年12月底,自動駕駛又一隻新晉獨角獸誕生—— 毫末智行 完成近10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美團、高瓴創投、高通創投、首程控股、九智資本等,投後估值超過10億美元。

而在同一月,文遠知行也獲得了廣汽集團戰略投資,雙方還計劃逐步建立起一支數萬輛規模的Robotaxi車隊。作為自動駕駛明星企業,文遠知行在去年6月C輪融資後,估值就已達到33億美元。

文遠知行C輪聯合領投方國調基金曾表示:“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我國的重要戰略,自動駕駛是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領域,也是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國調基金希望加強對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促進國家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

為何幾乎所有人都湧入自動駕駛賽道?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制定的時間線,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規模化應用。

顯而易見,這個超級賽道正處於大爆發前夜。在某知名早期機構看來, 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賽道 ,“自動駕駛需要用到大量的AI,同時自動駕駛汽車也是四輪移動的自動化機器人,所以自動駕駛是AI、機器人這兩個代表未來的大趨勢的交叉點,戰略價值不言而喻。”

北京一家知名美元VC也對投資界表示,智慧汽車即將在2025年打響第二輪競賽,核心便是自動駕駛,“誰能率先交付成熟的自動駕駛產品,誰就能與主機廠一同突圍。”也正因如此,許多投資人本著 寧可投錯,不能錯過 的原則瘋狂出手。

自動駕駛歷史車輪滾滾而來,還帶來一場席捲整個VC/PE圈的焦慮: 再不上車,恐怕就晚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天天IPO”(ID:pedailyIPO) ,作者:紀桂子 劉博,36氪經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