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又一個蹭小米熱度的

語言: CN / TW / HK

魅族新機是連半個零件都看不見。

但搞事情卻是一波接一波。

前兩天魅族又出來刷了下存在感。

@Flyme 官方發博稱,魅族 18/18s 推送了版本更新,新增了機型水印設定。

這個相機水印不是平時自動加在照片上那種,而是要使用者自己動手操作的。

首先要保證「相簿」APP 已經更新到最新版本 (9.3.4)

然後長按需要加水印的圖片,選擇拼圖,在選擇對應的水印模板。

這叫機型水印嗎?我都不好意思戳破你。

除了魅族,最近機圈可謂掀起一股「白底水印潮」。

像剛釋出的努比亞 Z40S Pro,也把照片水印設計成白色橫幅,掛在圖的下方。

前段時間真我 GT2 大師探索版在預熱階段,也蹭了一波熱度。

但注意吼,真機水印其實是醬紫滴,並非白底設計。

奔著這水印去買手機的,可能就感覺自己被坑了。

聯想消費者營銷總監 @胖大乖兒 之前也秀過一波水印照。

並表示:和畫畫全靠畫框一樣框上氣質翻倍。

圖片上顯示,拍攝機型為尚未釋出的聯想拯救者 Y70。

這波秀水印更像在宣傳新機。

不過她本人也說了哈,這只是 P 的,不用太認真。

但也在和網友互動時表示,正考慮將這種水印設計加入新機裡。

明眼人都看得出哈,大夥都是在跟小米 12S 系列的風。

毫無疑問,小米在相機里加入了全新的「徠卡水印」,絕對是當下最醒目的那位。

而且關鍵是,人家小米 12S 系列在「徠卡經典」模式下,確實能拍出氛圍感。

「徠卡畫質」+「徠卡水印」,搭配起來才有內味兒。

其他品牌模仿沒有錯。

可單純拉個白色橫幅,卻沒有設計出符合自己調調的水印,給人感覺就差點意思。

從彰顯個性到逐漸擺爛的相機水印

其實相機水印這玩意,從膠片時代就有。

只不過當時的水印並不是顯示品牌型號,而是一個時間戳。

▲via:Applied Science

在隨後的傻瓜相機上,這項功能也算標配之一。

至於手機相機裡的水印嘛,到底誰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機」,已經很難考究了。

但第一個把手機相機水印玩出圈的,還得數華為 P9。

作為華為首款與徠卡聯手的產品,華為 P9 極具格調的「徠卡味」成像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

除了拍照素質過硬,華為 P9 還特意在水印上下了點功夫。

不僅標註了裝置型號,還帶上了「LEICA」。

最看出小心思的,是旁邊的兩個圈圈,正正表示這是華為的首款雙攝機型。

此後,華為還將這點「用圈圈表示鏡頭數」的小心思延續下來。

像 Mate 20 X 就用 4 個圈表示 4 顆攝像頭。

不過到了後面,華為關於水印的設計路數也逐漸固定下來。

一個圈圈的是 Mate 系列,兩個圈是 P 系列。

高情商: 用圈數劃分系列

低情商:擺爛懶得設計

在華為 P9 把水印玩出圈後,不少廠商都跟著加入具有自己風格的水印元素。

像一加在「Shot on OnePlus」旁邊加上兩個小圖案的同時,還支援自定義攝影師名字。

至於小米的玩法,就基本跟初期華為的思路一致了。

多少顆鏡頭就放多少個圈,然後放個裝置型號。

但有一說一,各家廠商的水印,都跳脫不出華為最開始的思路。

錘科的堅果 R1 釋出前,老羅甚至說這是「最好看的水印之一」。

是否美觀見仁見智,但毫無疑問,也沒給人多少驚喜的感覺。

使用者不需要沒有特色的水印

第一波手機「水印潮」過去之後,大家都開始有點隨意了。

頗有「大家都有,那我也放一個」的擺爛感。

就我個人來說,只會在做內容時開啟水印,方便讀者辨認圖片的拍攝裝置。

其他時候一律關閉。

當然,這不代表沒有廠商重視水印這個東西。

目前而言,除了小米 12S 系列,水印做得不錯的還有一加的「哈蘇水印」和 realme。

一加在部分有哈蘇加持的機型上,把水印大但的放在畫面下方的中央 (預設)

簡潔的無襯線字型,尤其是在新加入的 XPAN 模式下,顯得格外協調。

當然哈,在沒有哈蘇加持的機型上,一加水印還是有些平平無奇的。

至於同樣有哈蘇加持的 OPPO Find X5 Pro,雖然同樣是預設放底部中央,但字型加了粗。

對比下來,沒有一加的那種清秀。

realme 這邊的水印跟一加的設計差不多,但在旁邊加入了標誌性的黃色 logo。

看起來也沒有突兀。

但 realme 某些機型在後面標個快充功率,就顯得有點畫蛇添足了。

當然啦,拍照的重點還是成像,好看的水印只是一個加分項。

不過小米 12S 系列這次的新款水印,無疑帶起一個好頭。

在一個「人有我有」的普通功能裡,怎樣做出與眾不同的效果,還能帶起一波潮流?

這個問題值得每家廠商思考。

鋒潮評測室

一個值得讓你吹爆的公眾號

沒意思的水印到手就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