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粉遭背刺:我新買的iPhone啊!

語言: CN / TW / HK

這兩天蘋果官方打折估計大家都有留意到。

7 月 29 日到 8 月 1 日,蘋果開啟「爽心特惠」,iPhone 13 全系省 600。

而且官方天貓商城也同時開展了活動,加上天貓自帶的「滿 5000 減 200」券。

加起來就是怒降 800 大洋。

這波呀,直接把剛買 iPhone 的新果粉都背刺了。

但是注意吼,參與降價的機型基本上是 iPhone 和蘋果手錶、耳機。

如果是想入手電腦、平板之類的,建議看隔壁的返校季優惠。

庫克迴應:打折不是清庫存

蘋果在官方商城降價,在印象裡應該是頭一回。

而且瞄了一眼美區,並沒有相應的活動。

有很多網友質疑,這是不是蘋果在清庫存?

庫克在近期的財報會議上,就回應了下相關問題。

他表示中國 6 月份的供需都得到了「明顯改善」,而且 618 期間還獲得了非常強勁的業績。

跟清庫存沒關係。

所以說白了,就是在中國看到了降價能賣多點,就再繼續打折幾天。

說不定這折打下去,還能刺激一波訂單呢?

iPhone 在中國依舊強勢

其實庫克所說的,打折不為清庫存,也說得過去。

即使釋出了新款 iPhone,前代也不愁賣。

比如去年的全球銷量最高的 10 款手機,看起來像是三代 iPhone 團建現場。

▲via:Omdia

另外根據市場分析機構 Canalys 的報告,2022 年 Q2 中國手機市場出貨同比下降 10%。

前五名依次是 vivo、榮耀、OPPO、小米、蘋果。

可是,雖然果子沒拿第一,但前五名裡只有兩個年度增長率是往上走的。

一個是榮耀,另一個是蘋果。

除了國內,iPhone 在全球範圍內也是非常強勢。

根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資料,Q2 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也是呈下降趨勢,跌了 7%。

蘋果以 16% 的市場份額排第二,第一的是三星 (22%)

分析師稱,這是蘋果過去十年來 Q2 市場份額最高的一次。

如果要從產品上找 iPhone 大賣原因,最新的 iPhone 13 系列雖不是從 8 到 X 那種大改。

但在螢幕、續航、效能等確實是足夠硬核的。

再加上隔壁的安卓旗艦們還沒出幾個爆款,就擠破頭進高階局。

安卓旗艦價格一個個往上走,iPhone 價格不斷下探。

對比下來,蘋果就顯得香了。

手機降價,或為帶動其他產品

所以問題來了:

為什麼蘋果在 iPhone 不愁賣的情況下,還要搞一波促銷?

從最近蘋果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出點端倪。

7 月 29 日凌晨,蘋果公佈第三財季的財報。

從資料顯示,蘋果上個季度營收 830 億美元。

如果把資料細化一下,可以觀察到:

·iPhone 營收 406.7 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 (383.3 億)

·iPad 營收 72.2 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 (69.4 億)

·Mac 營收 73.8 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 (87 億)

·可穿戴類及其他營收 80.8 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 (88.6 億)

·服務業務營收 196 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 (197 億)

整體看下來,除了 iPhone 和 iPad 比較理想,其他產品和業務的成績都一般。

可眾所周知吼,iPhone 基本上就是蘋果生態的入門券。

給 iPhone 降價沖銷量,可能是因為它能帶動其他蘋果產品的銷量。

像現在的智慧手機基本沒耳機孔,基本都是配個無線耳機。

想在 iPhone 上體驗更爽的無線耳機,一個幾百塊起步的 AirPods 少不了吧?

iPhone 使用者想買個智慧手錶,想體驗好點,又得掏兩千買 Apple Watch。

想買電腦、平板,想獲得更方便的生態體驗,又得買蘋果家的。

想把手機照片備份在雲端,蘋果自帶的 iCloud 是最方便的選擇。

6 塊錢一個月,能有 50G 空間,很實惠是吧。

可當你用久了,50G 肯定是不夠用的。

看看第二檔,21 塊 200G,也好像不是很貴,買了。

然後你又找了個女朋友,看她可憐的 5GB 免費空間,你大手一揮:

「你的雲端儲存,我包了。」

然後開個 2TB 的套餐,把女朋友拉進家庭會員。

當你想換手機時,看著這幾百 GB 甚至 1TB 的雲資料,也只能搖搖頭。

下一臺還得是 iPhone。

當然哈,上面這些只是我編的 ,你沒有女朋友

但事實是,許多人買了 iPhone 後,會為了體驗而再購入其他蘋果產品。

蘋果封閉的系統在帶給使用者出色的體驗同時,也把人圈在蘋果生態當中。

有時候也想國產廠商學下,怎樣用生態體驗抓住使用者。

但有時候也不想國產廠商學,畢竟咱消費者還是想多點選擇權。

就像每個月的那啥,怕它來,又怕它不來。

鋒潮評測室

一個值得讓你吹爆的公眾號

國產爭點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