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660億美金收購折戟沉沙、三星併購軟銀ARM勝算在哪?
半導體江湖,硝煙再起!
英偉達660億美元收購ARM折戟沉沙,本以為會令轟轟烈烈的ARM爭奪戰消停下來,不成想,反而激發了多方財團與勢力的鬥志,大有不拿下ARM不罷休之勢,就在剛剛,三星掌門人李在鎔表示,將與軟銀孫正義洽談ARM的收購事宜,行業再一次炸鍋~
如日中天的蘋果、華為、高通、三星……乃至任何一家手機公司所用到的移動晶片,都離不開ARM的IP核授權, ARM就好比是半導體界的石油,可以說,誰掌控了ARM,誰就享有了開採權,商業價值與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已然身為全球硬體垂直整合霸主之位的三星帝國,如果此番將ARM再收入囊中,無異於如虎添翼,三星將成為全球半導體的主宰者,深遠影響著半導體產業鏈,只是,黃仕勳為併購ARM折戟在前,各方阻力當前,李在鎔又有幾成贏面?
李在鎔密會孫正義,一盤大棋?
韓媒最新訊息顯示,9月21日,三星電子新掌門李在鎔結束了海外出訪,正式返回韓國,他表示,軟銀董事長孫正義下個月將訪問首爾,屆時他將與孫正義進一步商洽ARM的收購事宜,訊息一出,引發熱議。
孫正義為何要賣?
早在2016年,眼光超前的孫正義,就豪擲320億美元收購了ARM,後來ARM的估值一路水漲船高,而偏偏,軟銀和願景基金的業績是連年暴虧,股價也跌得慘忍不忍睹,負債高企的財務重壓下,孫正義被迫屢屢拋售阿里股票來套現救急。
孫正義封神經典戰役之一就是投資了阿里巴巴,當然這與運氣和馬雲的個人魅力都不無關聯,但確實創造了2900倍的投資回報率神話,眼下,阿里的股票不能再賣了,這是孫正義最後的家底,既然動不了股票,那麼手頭的優質資產,就成了孫正義博弈商海和帶領軟銀衝出泥潭的利器。
軟銀上一財財年年報(2021年3月~2022年3月)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6.22萬億日元,淨虧損1.71萬億日元,一季報(2022年4月~6月)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虧損3.16萬億日元,這其中,僅願景基金,就帶來了2.33萬億的虧損,虧幅不斷擴大,願景成了孫正義的心病。ARM的出售也就再被提上日程了。
李在鎔要得起?
財務實力方面,家大業大的三星集團,想買ARM,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公開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三星電子實現營收279.0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780.5億元),同比增長17.83%,實現淨利潤高達51.57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731.6億元),同比增長43.29%,三星電子在韓國製造業銷售總額中所佔的比重達11.7%,在營業利潤總額中佔比更高達30%!
不屑消耗當年期或合併上年期的利潤,單現金或等價物儲備上,三星都有絕對的收購ARM的財務,但問題是,買ARM最大的阻礙不是錢,而是各國和各組織的施壓,譬如來自美國、歐盟和東亞等各個公平貿易委員會的阻力。
2022年2月,英偉達最終宣佈終止660億美元收購ARM的交易,理由是遭到了來自英、美等各方反壟斷部門的壓力,面對層出不窮的訴訟,黃仁勳不得已最終放棄,等於前前後後小兩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水流了。
不過,狠角李在鎔絕不是省油的燈,據公開媒體報道,三星與ARM的投資事宜接洽,比英傳達下手都要早。
李在鎔與孫正義,資料圖
2019年7月4日,交情甚好的三星副董事長李在鎔就與軟銀CEO孫正義在韓國傢俱博物館進行了公開會面和親切的交談,此次碰面後不到一個月,三星電子就正式將收購ARM加入到工作計劃中。
當然,彼時,三星的策略是溫和的投資持股路線,也即尋求對ARM最多不超過5%的持股,而且,彼時三星的高層清晰意識到,ARM股權結構異常複雜,想要實現收購難度極大,但三星時刻在等待著,收購的良機。
英偉達收購失敗收場,但並沒有打消三星的鬥志,加上如今軟銀財務承壓,孫正義也迫切想為ARM找一個靠譜的下家,東亞的日本方面,孫正義可以出面遊說,韓國方面,三星自己就能搞定,中國方面,孫正義和李在鎔共同出面的話,公平貿易委員會點頭也將是大概率的事。
李在鎔某次來國內考察,半導體高層陪同
在筆者看來,三星拿ARM的控制權,最大的阻力還是在於英美,ARM雖然被軟銀收購,但根子上它還是一家英國的公司,而且是英國為數不多能拿出手的半導體瑰寶級大牌,目前呢,英政府並不想讓ARM成為某一家巨頭的旗下公司,並且還在力主ARM的雙重主要上市,美國嘛,理由更簡單了,怎麼能讓跟ARM落入跟蘋果、高通、英特爾等存競爭關係的三星手上?要掌控也得是我老美的科技巨頭啊。
所以,簡單的梳理來看,三星最終能不能搞定ARM,尚存在諸多變數,但是,在商言商,如果三星願意為得到ARM,而開出一個英美和東亞(中日韓)公平貿易委員會無法拒絕的條件的話,也不是沒有贏面!
ARM被三隻收購對全球半導體格局的影響
迴歸商業本質,ARM牽涉哪怕再多,終歸只是一家公司,何況還要上市,孫正義當年能收購,也就表明如今可以出手,ARM就像是孫正義擺在玻璃櫥窗的豪華商品,最終難逃被賣出的宿命。
ARM為何成香餑餑
1991年,ARM在英國劍橋成立,主業就是出售晶片設計的授權(IP核),簡單講,這是靠晶片設計方案授權費和許可費活著的公司,經過30年發展,ARM如今已成為參天大樹,全球超過97%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了ARM的架構。
英特爾、三星、IBM、SONY、蘋果、高通、華為(海思麒麟)等一眾巨頭,設計的移動晶片,都是基於ARM架構各自優化設計的,除了手機領域,ARM技術還廣泛運用在汽車制動系統與數字機頂盒及網路路由器中,全球超過25%的電子裝置都嚴重依賴ARM。
較之於x86架構,ARM還擁有更易受打通物聯網和賦能AI開發等優勢,可以說是半導體晶片設計領域的絕對統治者,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何英偉達和三星等巨頭如此前赴後繼了。
三星如虎添翼?
拿三星來說,鑑於其全球第一的手機大廠的身份,每年有著穩定的數億臺手機的出貨和上億臺平板電腦的出貨,為此承擔的ARM授權費和許可費,將是一筆天文數字,而成功收購ARM後,意味著三星可以通過最優惠的方式節省IP核(CPU&GPU公版)的智慧財產權費,省下來的錢就是利潤,多出來的利潤可以反哺研發,提升產品與技術的競爭力。
其二,我們再具象分析,當前,全球有能力設計智慧手機SoC的大廠,也就蘋果高通海思三星聯發科等了,但是,三星自家的獵戶座Exynos處理器平臺一度被蘋果A系列晶片和高通的驍龍系列晶片壓著打,倒也不是效能的問題,而是功耗控制水平上,與蘋果高通存明顯差距。
ARM一旦被三星收購,那麼ARM公司,完全可以為三星量身定製設計出IP核,也即屆時三星的Exynos處理器,無論是CPU運算還是GPU圖形抑或是AI仿生,效能與功耗平衡的能力上,都將獲得長足進步(前提:三星代工工藝也需要同步優化,這裡三星還需要向臺積電看齊)。
一旦三星自家的Exynos站起來了,三星也就成了全球唯一一家,可以自己設計高階晶片、生產製造高階晶片,封測高階晶片的全能級王者了,當然此處晶片包含SoC、螢幕晶片、影象感測器晶片、超聲波指統晶片、DRAM/NAND儲存晶片等等。
屆時,三星處理器效能上才有望能超越高通,才有機會,在全球範圍內,一改高階市場蘋果一家獨大的格局,並最終獲得全球半導體的食物鏈最頂層話語權。
產業鏈的壟斷分析
ARM(安謀)假定被三星收購,意味著三星可以有提升IP核授權費和許可費的籌碼,最終一些IC設計廠商量產的SoC套件會否漲價,將是未知數,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漲價,則關乎到每一個消費者,因為每一個買手機、PAD或PC的使用者都將為此買單。
另一個角度看,三星憑一己之力搞定了從IC設計、生成製造封測量產等全鏈路,美國的半導體霸權地位,勢必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直白點講,可以不用三星的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攝像頭影象感測器和螢幕等元器件,但是你離不開三星的ARM授權。
對於蘋果高通華為小米等廠商來說,大家本來都是在公平的起跑線,因為,都要從ARM手裡買,但ARM一旦被三星掌控,三星本來就是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商,與這些廠商存在直接業務競爭關係,這個時候,三星既當選手又當裁判,就會造成公平性的缺失以及壟斷性經營的隱患。
所以,各國的公平貿易委員會,可能不會坐視不管,尤其毛病最多的歐盟委員會,所直轄的歐洲市場,恰恰承載著三星出貨的大頭,據CounterPoint公佈的一季度歐洲手機市場份額顯示,三星憑35%的佔有率無懸念排名第一,蘋果市佔率25%排名第二,小米市場率14%,排名第三。
而一份來自STRATEGY的調研資料也顯示,三星2021年Q3在北美的市佔率排名第一,且較之於2020年,同比擴大了5個百分點,蘋果緊隨其後排名第二,放任三星做大做強,美國真得會坐視不管嗎?
筆者認為,ARM並不會成為某一家的囊中物,最終在各方集團的博奕下,會變成多個科技寡頭交叉持股的產物,而且,為了使各股東的利益最大化,最終IPO順利過會,成功掛牌上市將是板上釘釘的。
黃仁勳、李在鎔、庫克……至多隻能成為ARM紅利的分享者,誰也吃不了獨食!
參考資料:
信源綜合介面新聞、電子發燒友、軟銀(SoftBank)公開財報、CounterPoint資料、STRATEGY資料,圖源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際網路爆料匯”(ID:BLH01888),36氪經授權釋出。
- 造謠“黃豆醬中小便”者拘留十日,盤點那些年被謠言毀掉的快消企業
- 海外new things | 遠端僱傭平臺「Remofirst」融資1410萬美元,Mouro Capital及QED Investors領投
- 中美元宇宙基礎設施差距有多大?
- “無印良品”打敗“無印良品”
- 海外new things | 為輪椅設計智慧座墊的初創公司「Kalogon」種子輪融資330萬美元,能調節壓力促進血...
- 從“剁手買”到“動手做”,這屆年輕人熱衷親自搞家裝
- 中國新出海故事:人、疫情與紐帶
- 幾十家排隊申請產品上市,“顏”中新貴浮出水面
- 虧損5個億 海昌海洋公園為何還瘋狂購買IP?
- 資本持續湧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小巨人”集中在東部
- Itsme關停、網易入局,動態捕捉 社交的風到底往哪吹?
- 拉夫勞倫,被店員玩成了微商?
- 業主直接獎中介人員22萬和iPhone14!上海浦東一半中介可能都盯著這套房
- 專攻資料安全十七年,「明朝萬達」迎來千億市場爆發
- 手術機器人遇險,大洗牌在即?
- 我在越南做孵化器,今年一半客戶來自直播帶貨
- 火爆全網,抖音“卑微文學”讓數萬人做“舔狗”
- 窮廟富和尚,威馬鉅虧沈暉卻年薪超12億,是何小鵬933倍
- 攜程、復星旅文、錦江們的Q2:國內低迷,國外賺錢
- 心動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