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通訊銷卡、停機爭議頻發,虛商這把火還能燒多久
近日,有不少使用者在網路上反映,偶然間發現自己名下有數張未曾辦理過的分享通訊電話卡。另有部分使用者在按流程銷卡後,經查詢才得知名下仍有分享通訊的電話卡。還有使用者反饋稱,他們甚至遇到電話卡尚有餘額卻被無故停機的問題。
而就在2021年11月,工信部網路安全管理局等部門曾聯合約談分享通訊相關負責人,通報其在防範治理電信網路詐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中就包括涉案電話號碼和使用者舉報量持續居高不下、電話實名制落實不嚴、違規發展行業卡等。
據此,監管部門要求分享通訊實施掛牌督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限期整改其存在的問題。
如此來看,該公司的整改並不到位。針對上述問題,藍鯨TMT記者聯絡分享通訊方面相關人士想要進一步求證並瞭解更多情況,不過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對方回覆。
莫名多出的電話卡
在黑貓投訴上,有使用者表示,2021年初就已經登出了僅有的一張分享通訊電話卡,之後該號碼顯示為空號。但此後再查詢其名下登記的電話卡時,發現竟然還有一張分享通訊卡。
據分享通訊官網顯示,使用者要想銷號,需要拍攝機主居民身份證原件正反面照、機主本人免冠照併發送至指定郵箱。
據該使用者提供的截圖,其在2021年2月通過郵箱向分享通訊指定郵箱發了所需的證件資料照片,隨後又根據要求補充了相關影片等,已按要求提供了銷戶所需的所有材料。
分享通訊客服稱,分享通訊手機卡停用後三個月或六個月會自動銷號。但該使用者再次查詢時,發現自己名下竟然還有一張分享通訊電話卡。換言之,這位使用者在自己並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開通了分享通訊手機卡。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並不鮮見。2021年9月14日,全國行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上線後,開始有不少使用者在社交平臺、投訴平臺上爆料稱,發現名下有自己未曾辦理過的分享通訊電話卡。至今,相關投訴仍不時出現。
“如果分享通訊是非法獲取,以及進行非法利用的話,至少是一種違法以及侵權的一個行為,如果情節嚴重的話,有可能構成犯罪。”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律師對藍鯨TMT記者表示。
隨著《個人資訊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實施,使用者對個人資訊保護的意識增強,加之多部門對電信網路詐騙的重拳打擊,分享通訊需採取必要措施,以依法合規運營,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電話卡還有餘額卻被無故停機
還有不少人反映稱,其在正常使用分享通訊電話卡的情況下,卡內還有餘額卻被無故停機。
有使用者諮詢客服關於無故停機的原因,客服回覆稱,這是系統檢測風險導致的停機,但具體原因卻查詢不到。
針對停機管理機制等問題,記者詢問分享通訊方面,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其實,關於分享通訊的停機爭議由來已久。近幾年,工信部發布的電信服務質量通告顯示,使用者對虛商停機和手機流量費用相關投訴高居不下,絕大多數情況下分享通訊都榜上有名。
2021年第三季度,使用者申訴主要涉及的增值電信企業、移動轉售企業名單中,也有分享通訊,主要為使用者停機爭議。
記者查詢分享通訊官網,發現目前該公司主要有三個品類的電話卡,分別為星娛卡、享·NI影片卡、尚·綠卡。
其中,星娛卡主要包含芒果TV、騰訊影片、漏電提醒等會員權益,月套餐費79元;套餐內流量40G,沒有低消要求,但開戶時需要預存100元話費。
享·NI影片卡有兩種套餐,分別為69元、119元套餐,不用預存話費,但有最低消費限制,每月低消金額為29元,低消週期為12個月。
尚·綠卡則是於2019年面向18歲以下的學生群體推出的電話卡,分別設定了娛樂模式和學習/休息模式,套餐費為39元/月,每月低消金額為10元,低消週期為12個月。
由此可見,上述手機卡都有預存話費或最低消費等限制。而這頻繁的無故停機,又該如何保障為預存話費、低消買單的使用者的權益?
分享通訊合規路漫漫
分享通訊成立於2006年,於2013年12月獲得全國虛擬運營商牌照,共有162/165/167/170/171五個手機號段。
彼時,虛擬運營商概念正火,“顛覆三大運營商”等宣傳語被炒得火熱。低價也成了各虛商的獲客利器。
為了獲取使用者,分享通訊曾採取了多種手段補貼使用者,包括三個月免費使用、贈送話費流量等。分享通訊董事局主席蔣志祥也曾表示,公司從拿到虛擬運營商營業牌照開始,就一直處於負債經營狀態,雖然分享通訊使用者破千萬,但平均每個使用者需要補貼300元。這也就是說,光這筆補貼就高達30億元。據其透露,截至2020年底,該公司擁有4000萬用戶。
但與此同時,過於依賴碼號資源、發展不規範等問題產生的騷擾電話、垃圾簡訊氾濫等情況頻出,虛擬運營商開始淪為詐騙的代名詞。分享通訊就曾因為使用者實名制要求落實不到位、垃圾資訊氾濫等問題,多次被工信部點名。
2019年11月,針對部分移動轉售企業垃圾資訊嚴重擾民問題,工信部集體約談分享通訊等18家移動轉售企業。僅兩個月後,工信部又針對部分行動通訊轉售企業涉嫌詐騙電話、詐騙簡訊舉報量大幅增長的突出問題,約談了分享通訊等3家企業。
緊接著,2020年12月,工信部資訊通訊管理局針對垃圾資訊擾民問題向分享通訊等三家移動轉售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通知書指出,分享通訊在入網稽核、使用者和渠道管理、問題線索核查處置等方面存在明顯管理漏洞,今年以來因騷擾電話等垃圾資訊嚴重擾民問題已被書面通報,但三季度垃圾資訊使用者投訴情況愈發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隨後,分享通訊迴應表示,對於騷擾電話頻出的相關號碼已開展關停工作,並對於違反分享通訊集團相關管理制度的代理商依規追究其責任,並採取相關措施解決騷擾電話擾民問題。同時,公司加強新使用者的入網准入機制,嚴格按照工信部最新實名制的要求,進一步落實手機使用者實名制登記。
但到了2021年11月,分享通訊再次被工信部網路安全管理局、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聯合約談,因其存在涉案電話號碼和使用者舉報量持續居高不下、電話實名制落實不嚴、違規發展行業卡等問題,被要求限期整改。
就此來看,近兩年分享通訊陷入了“被約談-整改-整改不到位-再被約談”的怪圈。其合規之路到底到底還要走多久?虛商的火又能燒多久?藍鯨TMT將持續關注。
- 從劉畊巨集到董宇輝,現象級帶貨主播的走紅路徑能否複製?
- 轉轉618二手消費戰報:B2C銷售額超2.18億,手機3C客單價同比增兩成
- 淘寶618推出方言語音搜尋功能,目前可識別5種方言
- 映客更名映宇宙:全面佈局元宇宙,推出全新數字代言人“映映”
- 快狗打車陳小華:要做萬千勞動者的橋
- 縱橫中文多次易主後推非獨家簽約模式,與七貓聯手能否打造下一個閱文?
- 後版權時代下的音樂人:超六成月收入不足八千,權益分配問題突出
- 京東將預製菜納入戰略扶持品類,擬未來三年扶持20個銷售過億元品牌
- 核酸檢測40、上門費2000,多個平臺再現天價核酸服務
- 被壓榨、被性侵……法律監管不完善,虛擬人行業的繁榮只是“空中樓閣”
- 廣東省消委會:芒果TV、土巴兔、58同城等APP存在彈窗問題
- 百度推出首個高考數字人助理度曉曉,並聯合華為、攜程等企業成立“高考護航聯盟”
- 大姨媽App運營方因虛假廣告被罰3萬元
- 北森雲端計算被曝大量毀約應屆生,官方否認稱與實際情況相悖
- 微拍堂赴港上市:過半收入來自佣金,近年業績波動明顯,假貨困擾未散
- 周受資卸任小米捷付睿通董事職位
- 百度Q1核心研發投入佔比連續6個季度超20%,蘿蔔快跑一季度訂單19.6萬
- 網易雲音樂Q1淨虧損1.52億元同比收窄46.6%,線上音樂服務月付費使用者數3674萬
- 網易Q1營收236億元同比增長14.8%,淨利潤51.2億元同比下降22.4%
- 滿幫啟動“清源行動“治理重複貨源問題,重貨率已下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