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0 年以來全球的開源商業化軟體融資情況
昨天 COSS(Commercial Open Source)公司的創始人也是投資者 Joseph(JJ) Jacks 給我發訊息,讓我看下他們新發布的這個報告。

我早就知道 JJ 創業搞了一個 COSS 投資公司並創立了一個基金,這次他整理的這個全球 COSS 公司融資資料還是比較全面的。
什麼是 COSS 公司?
COSS 是英文 Commercial Open Source Software(商業化開源軟體)的簡稱,COSS 公司指的依靠這些 COSS 而生存的公司,即如果沒有這些軟體,這家公司就不會存在,例如:
- 如果沒有 Kafka 就沒有 Confluent;
- 如果沒有 Hadoop 就沒有 Cloudera;
- 如果沒有 Spark,就沒有 Databricks;
- 如果沒有 Git,就沒有 GitLab;
- 如果沒有 Linux,就沒有 Red Hat、SUSE 等;
COSS 與 SaaS 類公司的區別見下圖。

關於 COSS 公司融資的一些資料
自 2020 年一月至 2022 年 8 月(32 個月)這段時間內全球公開的 COSS 公司融資資料如下:
- 500+ 次融資
- 360+ 家 COSS 初創公司
- 340+ 個開源專案
- 230+ 家風投公司參與
- 總融資 240+ 億美元
- 平均每月融資 7.5 億美元
- 2021 年 2 月和 2021 年 9 月單月融資規模最大
更多詳細資料請閱讀部落格 Global VC Funding In COSS: $24B+ Raised From Jan 2020 to August 2022 和 原始資料表格 。
中國的開源商業化公司
近兩年中國也湧現了一系列的開源商業化(COSS)公司,例如:
開源軟體 | 公司名稱 |
---|---|
Apache ShardingSphere | SphereEx |
TDengine | 濤思資料 |
OceanBase | OceanBase |
Apache APISIX | API7 |
Apache Pulsar | StreamNative |
Apache DolphinScheduler | 未知 |
Nebula Graph | 悅數科技 |
Milvus | Zilliz |
表:中國的 COSS 公司
以上僅列舉了部分筆者觀察到的 COSS 公司,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總結
在 2020 年之前國內也有不少開源商業化公司,比如 PingCAP、Kylingence、EasyStack 等,2020 年後似乎在全球都有一種 COSS 創業的趨勢,國內的開源商業化相對於國外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一是有影響力的開源專案太少,二是國內使用者尚未對商業化開源軟體的付費的習慣,還有一些其他政策和法規問題。
「其他文章」
- 自 2020 年以來全球的開源商業化軟體融資情況
- IstioCon 2022 回顧及錄影、PPT 分享
- Beyond Istio OSS —— Istio 服務網格的現狀及未來
- 如何在 Istio 中整合 SPRIRE?
- 什麼是零信任?
- 為什麼 Istio 要使用 SPIRE 做身份認證?
- 再見 KataCoda!
- 如何編譯 Istio?
- Istio 資料平面 Pod 啟動過程詳解
- Istio 中的各元件埠及功能詳解
- Istio sidecar 中的流量型別及 iptables 規則詳解
- Tetrate 公司開源專案介紹
- 跨越鴻溝:理解鴻溝理論
- 網易開源 Istio 擴充套件專案 Slime 簡介——基於 Istio 的智慧服務網格管理器
- 服務網格現狀之我見
- 如何理解 Istio Ingress, 它與 API Gateway 有什麼區別?
- 如何除錯 Kubernetes 中的微服務 ——proxy、sidecar 還是 service mesh?
- Jimmy Song:為什麼山寨幣持有者不關心比特幣 Taproot 升級?
- Zoom OBS B 站直播配置手冊
- Istio 開源四週年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