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茅臺2022年目標:總營收增長15%,還有什麼王牌可打?
3月31日,茅臺公佈2021年報,鑑於此前茅臺已經公佈了2021年的主要財務資料以及2021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都已經是明牌,因此此篇文章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就略過最基本的財務資料摘要,而與大家探討一下結合茅臺最近的預告、年報及新動作透露出了哪些茅臺未來的走向。
01
2022直接提價概率低
增長主要靠量
年報中提到2022年的經營計劃目標是營收較21年增長15%左右;2022年的茅臺酒銷量基本對應的是2018年的基酒產量,而2018年的基酒產量在2017年的基礎上就有16%的增長,按照85%的轉換率,僅僅依靠量的增幅茅臺就可以完成今年15%的營收增長目標。
同時,2019、2020年的茅臺酒基酒產量比起18年增長几乎可以忽略, 意味著2023、2024年的增長將無法依靠量,而需依靠提價來實現。
從追求可持續、穩定增長的角度來看,公司大概率會選擇把直接提價放到後倆年。
資料來源:茅臺年報
02
直營渠道及產品結構優化 將確保增長
可以看到,2020、2021年茅臺批發代理的銷量基本穩定在6萬噸左右,但直銷的量有了很大的增長,2020、2021分別同比增長了48.3%、45.9%; 假如今年因基酒提升而轉換多得到的接近 6000噸成品酒較多采用直營方式銷售,無疑將更多提升公司的收入及利潤。
資料來源:茅臺年報
此外,2021年茅臺酒實現營收934.6億元,同增10.18%,實現銷量36261.31噸,同增5.68%;系列酒實現營收125.9億元,同增26.06%,實現銷量30177.38噸,同增1.46%;無論是茅臺酒還是系列酒均實現了銷量小幅增長但營收大幅增長的情況,證明了茅臺產品結構得到優化。 隨著茅臺珍品、茅臺1935等非標及高階系列酒產品的推出,2022年茅臺的收入與業績將得到進一步推動。
03
“i茅臺”變相提價,
茅臺批價下跌釋放風險
最近除了公佈及預告業績以外,茅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推出了新電商“i茅臺”APP以及近期批價的大幅下跌。
批價的本質是供需平衡 , 回看最近1年的茅臺批價,21年7月曾經高達3800元左右,2016年以來行業加庫存、消費及投資需求的增加、21年初的拆箱政策等合力引發了茅臺的供需失衡;
21年9月以來,隨著拆箱政策的逐漸放寬、中秋發貨的加大、醬酒座談會引發渠道和黃牛的加速出貨,批價逐漸回落。
近日的批價大幅回落與疫情在各地的擾動有關,此次疫情多在一線經濟發達城市,嚴格的防控勢必會對需求帶來影響;另外,此前“i茅臺”要推出的訊息也對批價形成了一定壓制。
其實此前3000元的批價是存在一定風險的,近些年茅臺的開瓶率都較低,大概不到40%,社會庫存有一定積壓,長期以往將會有崩盤風險,而茅臺的崩盤也勢必會帶崩整個白酒行業。 批價適當的回落將會使得社會庫存得到一定消化,讓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得到一定釋放。
“i茅臺”上的產品均為經銷商向茅臺直營店打款拿貨,以茅臺1935為例,經銷商的拿貨價為1088元,高於系列酒經銷商798元的打款價以及醬香體驗館898元的價格, 因此平臺的投入也是變相提價的一種體現。
今日,“i茅臺”首日公開預約申購,共吸引了超過229萬人參與,普遍參與者對於投放量不滿,認為幾萬人搶附近門店的幾瓶酒猶如新股中籤,但隨著2022年市場工作會上明確提出了“構建和完善數字化營銷平臺”,未來平臺一定會增加投放量以及在適當的時候推出飛天,從而實現茅臺將更多的銷售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
點選名片 關注見智研究Pro 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行業熱點解析
風險提示: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 思摩爾跌超20%,監管的超預期將對電子煙產業鏈帶來多大影響?
覺得好看 點選在看 ▼
- 直播預約丨“救鋰隊員”or“競爭對手”——鈉電當下怎麼看?
- 海外需求大爆發,覆盤國內儲能進展
- 【直播紀要】對話王勝:熱門賽道熄火了?四季度哪些行業有積極變化
- 通威再投40億,光伏價格大戰恐將近
- 電動車訂單營收增速86%,寧德PCB供應商滿坤科技今日上市
- 溢價29%,賽諾菲24億港幣“抄底”信達生物,中國創新葯企迎來重新定價?
- 大牌雲集!點選領取11位首席核心觀點彙總 | 首席連線2022中期展望
- Meta砍單引發巨震,Qculus增長進入瓶頸期,VR關注這五方面
- 東方甄選熱度勢必消退,但絕非曇花一現
- 拼多多業績超預期,“同城配送”將成新突破口?
- 京東的物流業務,究竟對集團有多重要?
- 直播預約丨社群團購當下很火,未來呢?
- 直播預約|車載鏡頭會是光學廠商的下一個“戰場”嗎?
- 中電49億信創投資來襲,投資方向在哪?
- “萬億”茅臺2022年目標:總營收增長15%,還有什麼王牌可打?
- IGBT再傳年中漲價,國內廠商提前擴產將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