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主”到“鏈主”,勇挑大樑的廣東這次真的藏不住了!!

語言: CN / TW / HK

最近微信改版打亂髮布時間

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將“智谷趨勢” 設為星標 :star2:

保持聯絡,一起前行

◎智谷趨勢(ID:zgtrend)  |  震穀子

◎編輯 | 黃漢城

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

資料顯示,中國的化工品、電子產品、機械、車輛今年以來的出口增速均大幅“跑贏”歐陸工業第一強國——德國,且今年7月份的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

正如高層的叮囑: “勢要起而不可落。當前正處於經濟回穩最吃勁的節點,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經濟回穩看大省,大省發力看廣東。

經濟雄踞全國第一長達33年的廣東省,如何勇挑大樑,立於新浪潮之巔,將是未來很長時間裡中國經濟的最大變數之一。

如今,中國房地產正揮手告別“黃金時代”。本質上還是因為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轉變。

2010年,中國20-34歲的年輕人規模為3.25億,十年後的2020年,是2.9億。

過去十年間,中國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都翻了好幾倍,除了貨幣因素,是因為有數億年輕人在城市裡結婚生子買房,作為主力消化了不斷冒出來的房子。

今時今日,人口結構的重大轉變註定房地產會被放到歷史的角落裡。隨之動搖的,還有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那麼,房地產支柱式微後,接下來怎麼辦呢?

地方政府,已經在開始大力抓實體經濟了,把製造業放到首要位置。中國經濟發展的邏輯,會從房地產拉動變成產業拉動。由“鏈主”取代“地主”。

一個標誌性的趨勢是,今年以來,地方政府正在加速“投行化”,不僅不斷“下沉”直達區縣,還越來越細分,瞄準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新興領域。

一方面,地方成立各種國投國控公司,作為核心平臺參與產業投資或進行混改;

另一方面,地方設立各種投資基金,提前佈局,伴隨產業的成長收穫時間的玫瑰。像今年上半年,至少有70多隻地方母基金成立,其中超過百億規模的超過40只,總規模超過6000億元。

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正在有力、有效地將資源引入到製造業當中,推動其不斷升級。

在這場新的浪潮之中,廣東的表現相當出彩。

今年上半年,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0.75萬億元,同比下降8.1%。與此同時,廣東先進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0281.87億元,同比增長4.1%,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個百分點。 先進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已達到了驚人的53.8%。

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8.6%,生物醫藥及高效能醫療器械增長16.6%。醫藥製造業增長16.4%,計算機及辦公裝置製造業增長27.3%,醫療儀器裝置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11.1%。這些都比同期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的增長要高得多。

這張成績單的背後,正是過去幾年裡,廣東國有資本的重大變化,不斷滋養著先進製造的發展:

珠海國資買買買,只用了短短兩三年功夫就把一整條光伏新能源產業鏈集聚在了珠江西岸;

深圳國資買買買,最懂“抄底”,每一次都能成功扮演“白衣騎士”,扶大廈之將傾;

廣州國資買買買,野心最大,同時佈局晶片和汽車,打造中國積體電路“第三極”和“智車之城”

……

廣東能連續33年穩居經濟第一大省,就是因為深度的市場化改革和不斷開放。如今,加上地方政府主動運營國有資本,撬動更多資源,深度推動實體發展, 相當於形成了“市場+政府”的雙輪驅動,使得廣東成為大國博弈中的“全能戰士”。

這樣的廣東,將再次在複雜的形勢下,挑起大梁,力挽狂瀾。

一整條光伏新能源產業鏈落地珠海,具有里程碑意義。

2020年,珠海市提出要以積體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階列印裝置為重點培育五個千億級新興產業叢集。

當時,珠海國資委旗下的華髮集團,悄悄地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要幹就幹一票大的,把一整條光伏產業鏈給搬過來!

當年12月,珠海華髮實體平臺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名稱悄然變更廣東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喆變成徐志群。

徐志群是光伏圈內大佬,在單晶矽片行業擁有30多年經驗,且業務能力極強,在上一份工作僅一項技術就使得漿料回收成本從5000萬元降低到1000萬元。

徐志群跳槽還不到一個月,高景太陽能就跟珠海國資委簽約了170億元的光伏新能源投資落地協議,將公司總部、50GW光伏大矽片產業鏈和銷售中心統統都搬到了珠海。

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光速”落戶,徐志群后來回憶說,當時也有人勸他落戶到離客戶更近的長三角,但最後珠海華髮的“保姆式”配套服務打動了他。

當年不僅珠海,各地都在搶著落地新的產業叢集,華髮必須馬上行動,一秒鐘都不能再等了。

於是,團隊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搞定了從落地前的政策和營商環境宣傳、工商註冊到完成簽約流程以及落地後的優惠政策落實、公司架構搭建、稅收籌劃、IPO規劃、銀行組團融資甚至廠房建設等方方面面的服務和幫助。

“華髮速度”令人震驚,這是別的城市不具備的獨特優勢,也是地方國資少有的服務態度。

2021年1月,又是隻花了一個月的時間,50GW大尺寸單晶矽片生產基地就正式動工建設;當年6月18日,成功試生產出第一張大尺寸矽片。

140天!珠海產的矽片從無到有,不僅是行業內的奇蹟,也標誌著珠海光伏新能源產業鏈的雛形已經出現。

矽片是光伏產業鏈的上游,有了高景太陽能的落地,華髮後續把中下游的公司引進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早在2017年華髮就投資了愛旭股份。這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也是第一個發明及大規模量產管式PERC和大尺寸電池的企業。

2021年4月,珠海市政府與愛旭股份正式簽訂專案投資框架協議,宣告總投資180億元的26GW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專案落戶珠海斗門,預計年產值300億元。

今年2月,該專案正式動工開建。這是全球首家與德國工研院合作設計的太陽能電池工廠,採用工業4.0智慧生產技術,將打造數字化、自動化太陽能電池智慧工廠。

隨著標杆企業愛旭股份宣佈落戶珠海,這條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終於扣上了關鍵一環。

高景和愛旭這兩個專案三期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在600億元左右。

在珠海的積極“攢局”之下,短短兩三年功夫,一條光伏新能源的全產業鏈就這樣憑空冒了出來,集聚在珠江西岸。

這不僅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對於地方政府介入經濟的方式來說也是開創性的。

但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並不是。

就在今年6月26日,珠海市金灣區政府與蘇州普伊特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簽訂協議,總投資12億元,首期專案優先研發製造N型先進太陽能晶矽電池片溼化學裝置,投產後預計年產值30億元。

普伊特所掌握的去銀化技術,可大大降低目前晶矽電池生產成本,突破光伏電力大規模應用的材料瓶頸。普伊特總經理張淋表示,目前普伊特的裝置專供珠海愛旭太陽能專案使用。

珠海通過整整五年的時間,從引鏈建鏈,到補鏈強鏈,硬生生把一個原本跟珠海幾乎毫無關係的產業 “造” 了出來,並提高了自身的發展質量。

這是一股敢於創造新事物、新業態的勁頭,為珠海叩開了新賽道的大門。

一則看似普通的訊息,背後卻是精妙的謀篇佈局。

今年8月30日,胡潤百富2022年中全球獨角獸榜在廣州釋出。 廣州是全國這半年獨角獸企業數量增長最快的城市,新增了9家獨角獸企業。 廣州還是全球新增獨角獸數量最多的三個城市之一。

在廣州這9張新面孔中,有一家嶄露鋒芒的積體電路公司,粵芯半導體。

只有5歲的粵芯,其快速崛起的歷程成為了廣東“強芯”的縮影。

眾所周知,積體電路是個極其燒錢的行當,而且投資週期長,風險高,單憑民間資本自身的力量有限,於是,政府“有形之手”便有力、有效地參與到晶片製造中來。

早在2020年9月,《廣東省培育半導體及積體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行動計劃(2021-2025年)》對外發布,製造被放在重點任務的首要位置。在“製造能力提升工程”中,明確提到將“重點推動12英寸晶圓線及8英寸矽基氮化鎵晶圓線等專案建設”。

粵芯半導體,專攻的就是12英寸晶圓線,一期專案已經於2020年12月實現滿產運營,產品良率達到97%以上。

根據粵芯半導體的規劃,專案計劃分為三期進行,總投資約370億元。三期建設全部完成投產後,將實現月產近8萬片12英寸晶圓的高階模擬晶片製造產能規模,滿足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的功率分立器件、電源管理晶片、混合訊號晶片、影象感測器、射頻晶片、微控制單元等晶片需求。

政策的扶持只是開始,廣東國資的入場更是給上了實打實的資金支撐。

2021年7月初,粵芯半導體完成了二期專案融資,投資方由 粵財控股管理的廣東省半導體及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國投創業、蘭璞創投、華登國際、吉富創投、廣汽資本、惠友投資及農銀投資等機構聯合組成。粵財控股是廣東省直屬大型金融控股企業。

同年11月2日,總規模達1000億元的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 也正式成立,繼續為廣東造芯提供彈藥。

另一邊,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重要產投平臺,全面發力“雙碳智造”賽道,投資及併購了小鵬汽車、泰勝風能、奧動新能源、重塑氫能、廣納芯、和輝光電等明星專案。目前,廣開控股產投平臺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投資案例數量超過400個,締造了近5000億元的產業生態圈。

這也正是廣東政府有效介入經濟的又一有力佐證。

2022年,這股浪潮還在不斷升級。

今年6月30日,粵芯半導體宣佈完成45億元最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廣汽集團旗下廣汽資本、廣東省半導體及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聯合領投,新引入越秀產業基金等戰略投資股東。

這筆融資,意義重大。

一方面,粵芯瞄準的,不是臺積電造的那些高精尖的數字晶片,而是相對更為普遍適用的模擬晶片,從消費電子到汽車電子,供不應求。 廣汽集團跟粵芯合作,無疑是極大地穩定了廣汽造車所需的晶片來源。

另一方面,在廣州傾力打造“製造立市”和“智車之城”的雙重思路下, 廣汽和粵芯又分別是廣州的“汽車鏈主”和“半導體鏈主” ,同時得到有力的資金扶持,以車載晶片為關鍵載體,促進兩大重點產業鏈之間的深度協同發展。

廣州同時把資源集聚在晶片和新能源汽車上,用真抓實幹的勁頭,重新整理了大家對“千年商都”的刻板印象。

三十多年裡,無數普通人的財富在深交所激盪,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志存高遠的企業家,也使得金融成為深圳最為人所知的標籤之一。

在深圳,有這麼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本部只有一百多名員工,近一半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與傳統的“巨無霸”公司相比簡直就像個異類。

六年前,它的營收只有400多億,你在世界五百強的名單上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六年後的今天,它的營收已經翻了6倍,總資產接近1萬億元,連續3年登上世界五百強名單……

它,就是深投控,一家此前連本土深圳人都有很多沒聽說過的企業。

更重要的是,具有澎湃活力的深投控,背後的頂頭上司,卻是深圳國資委的一群技術型官員。

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向來以穩健、保守出名的國有資本,竟然能夠締造這樣的商業奇蹟。

但深圳國資最牛的,還不是把一家公司做大做強,而是能夠在每一次風波當中,極其精準地“雪中送炭”,把許多名企從邊緣拉了回來。

2020年,華為深陷美國製裁令的風波,無芯可用的困境火燒眉毛。深圳國資果斷接盤,聯合其他代理商花了近3000億收購了榮耀,給華為留下了寶貴的現金彈藥。

同一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豪擲250億元馳援,解了恆大的圍。再往前,還有當年的寶萬之爭,深鐵集團動用了幾百億元的天文數字力挺萬科,最終結束了這場腥風血雨般的武林恩怨……

回看這段歷程,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似乎示範了一種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共同壯大的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出現的前提,就是國有資本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轉變。

“管資本”,就是設立專門的投資運營公司,來進行資本運作,既盤活了龐大的存量資本,又藉由槓桿放大了收益。

中國借鑑的是新加坡的“淡馬錫模式”。

淡馬錫作為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其運營從結果上看顯然是成功的。淡馬錫自1974年成立以來的複合年化股東總回報率為14%,投資組合淨值由初始的3.54億新加坡元增長至4030億新加坡元。

深投控就曾明確表示要對標“淡馬錫模式”。我覺得,深投控與淡馬錫最大的共同點是, 旗下沒有一家虧損企業,沒有一家殭屍企業。 極其難得與罕見。

可以說,深圳國資不僅再一次用 “深圳速度” 創造了奇蹟,還給國有資本的轉型升級開拓了一條成功的道路,提供了 “深圳範本”

今年深圳國資的動作,更加意味深長。

就在剛過去的8月份,深深房A、深天地A以及深物業A接連發布減持公告,背後都指向同一個大股東——深控投。換個角度說,就是深投控在頻頻減持地產股。

另一方面,“深圳國資系”的鯤鵬資本則在不斷增持中國寶安的股份。

為什麼呢?當我看到中國寶安擁有上市公司貝特瑞時,驚呼又是一盤大棋。

截至今年8月8日,貝特瑞市值約為480億元,是北交所“市值一哥”!

它還擁有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完整產業鏈,是全球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龍頭企業。

原來如此,一邊減持地產,一邊增持新能源,開放前沿的聰明錢,又跑在了前頭啊!

事實上,廣東在中國經濟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節點中,都會跑在最前面。

1994年分稅制改革,廣東挺身而出,給出了更多財權,為負重前行的中央財政做了貢獻。

中央財政富裕了,才有能力回過頭滋養地方,給老少邊窮地區送去甘霖。分稅制改革也倒逼地方想方設法啟用經濟,深刻改變了後來的中國發展面貌。

2008年金融危機,廣東毅然堅持“騰籠換鳥”,推進產業轉移,工廠外遷,低端製造業被“請出去”,把高新制造業“請進來”。

廣東精妙的謀篇佈局,不僅為中國打造了一個具有澎湃動能的珠三角地區,更給後來十年中國的製造業升級探索了道路。

直到如今,廣東的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資訊、先進裝備製造業等產業叢集,加速中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的底氣。

地產投資行至半途,產業投資熱火朝天。廣東各地都在有意識地引導資金進入新一代產業中去,壯大經濟,貢獻更多的稅收。

廣州的資源集聚能力、深圳的科創與金融實力、珠海和東莞的外向性以及佛山的製造配套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統統得到了升級。就連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已然王者般的存在,也在努力升級自己的“黃金內灣”和“北部都會區”。

在每一次產業轉型的大節點上,廣東都敢於“清空”自己,甚至解剖自己,手術自己,抓到新的出口勇往直前,迸發出再上一個臺階的改革動力,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挑戰。

這就是中國幾十年來不斷穿越波瀾的縮影。

原創不易,感謝有你!

一起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右下點在看 ,右上點【···】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援

智谷趨勢為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 據悉,帝都深處的人也會在睡前開啟這個號。巨集觀經濟、商業邏輯、企業興衰、 產業轉型 ……這裡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訊號。

更多精彩經濟趨勢分析

請關注 智谷趨勢

最近智谷趨勢開通了 視訊號 ,每週都會分享 深度視訊和直播 包括但不限於市場熱點分析、確定性投資紅利等,還有5位重磅嘉賓的 8小時乾貨PPT 領取。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關注,我們在那裡接著聊。 ↓↓↓

參考資料:

鈦媒體:16億A輪,資本聯手地方國資“豪賭”光伏

21經濟:粵芯成長背後,大灣區半導體產業探尋“第三極”之路

每日經濟新聞:廣東重磅謀劃,繼續強攻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