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的行業,近期正在恢復活力(少數派投資)

語言: CN / TW / HK

截至2月10日晚,30箇中信一級行業分類指數走勢分化明顯,漲幅前五名分別是煤炭、銀行、建築、交運、農業,漲幅分別為8%、7.55%、5.63%、3.2%、3.07%;跌幅前五名分別是國防軍工、醫藥、新能源、電子、機械,跌幅分別為-17.44%、-14.9%、-14.85%、-14.22%、-11.19%。

漲幅靠前的基本上是大家平時看不上的“落後產能”,而跌幅居前的幾乎為去年漲幅最好的“賽道股”,如此突然的變化超出大部分投資者的預期。如何面對當下的行情呢?

正好1月底,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開放基金中的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2021年四季報已基本披露完畢。通過統計、分析,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投資者更好的瞭解當下的市場,做出理性的思考。

基金規模方面,主動權益類基金近年來規模成上升趨勢。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規模達到了61600.13億元,較上季度增加 3184.97億元。如下圖,在 2018 年及以前主動偏股型基金的規模並沒有發生較大變化,2019年以來隨著股票市場持續上漲,迎來了大幅增長,規模增長了兩倍多。

基金配置方向的變化是過去兩年很重要的參考。在重倉股行業配置方面, 主動權益類基金重倉股的行業配置依舊較為分散, 僅在電力裝置及新能源、電子、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上的配置權重相對較高。2021Q4 相比於2021Q3,在電子、電力裝置及新能源、通訊、國防軍工等行業小幅加倉;在醫藥、基礎化工、有色金屬、消費者服務等行業小幅減倉。

東北證券研究統計了重倉股的申萬一級行業市值佔比與全市場的比較,來進行觀察重倉股股票池相對於全市場的偏移。

重倉股申萬一級行業佔比排名前五行業為電子、食品飲料、電氣裝置、 醫藥生物與化工行業。相對全市場行業佔比,超配前五的行業由高到低分別為電子、食品飲料、電氣裝置、醫藥生物與化工行業,超配比例為電子 8.82%、食品飲料 5.36%、電氣裝置 5.16%、 醫藥生物 3.40%、 化工 2.35%;低配行業前五由低到高分別為銀行、非銀金融、公用事業、採掘與交通運輸,相對配比變動銀行為-5.60%,非銀金融-4.24%,公用事業-2.54%,採掘-2.42%,交通運輸-1.96%。

觀察一下行業漲跌幅,再看看超配前五的行業和低配前五的行業, 我們發現超配的大部分到了2022年走勢墊底,而低配的行業走勢靠前。

銀行、地產等備受冷落的行業,其收入、利潤的高成長性確實不如“賽道股”,但當下已經是嚴重低估、嚴重低配的狀態,已經具備了極強的價效比。 隨著政策的轉暖,地產、銀行等前期被拋棄的行業也會漸漸地恢復合理的估值。

經歷了去年下半年無數次利空以後,地產行業迎來利好。財聯社2月10日電,據記者多方瞭解到,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意見已於近日出臺。預售資金監管額度由市縣級城鄉建設部門根據工程造價合同等因素確定,當監管賬戶內資金達到監管額度後,超出額度的資金可由房企提取使用。辦法有利於釐清各地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責任,增強商品房預售資金使用的靈活性,可對此前部分地方預售資金監管過嚴的做法起到糾偏效果。

往期文章回顧:

專業投資者買基金,都在看哪些指標?

選擇何種風格策略

合理配置,投資的玫瑰才能綻放

四大證券報頭版展望虎年股市信心足,後市你怎麼看?

投資要“穩”中取勝

機器學習,憑什麼運用於投資?

開年A股大變臉,基民是否要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