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跌沒16個愛奇藝,流媒體之神奈飛塌房了?
來源: 36氪
作者 | 氪星研究所
封面來源 | 視覺中國
一直被愛優騰視作標杆和神話的 奈飛 ,這幾天也跌下了神壇。
十年以來,奈飛首次出現使用者減少,而且比預期少了整整270萬。這個數字來自奈飛最新公佈的22年一季度財報,訊息一出,奈飛股價暴跌35%,相當於一夜之間跌沒了16 個 愛奇藝 。
要知道,奈飛可一直是國內優愛騰心目中的錢和口碑兩手賺的“精神導師”,更是很多人心裡的“神劇永動機”。它搭建的全球發行平臺可以幫助創作者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取得全球爆紅的機會。
只要專案能入奈飛的眼,無論是日劇、韓劇、泰劇還是越南劇,語言不是問題,這方面《魷魚遊戲》和《彌留之國的愛麗絲》是最好的例子。
就因為奈飛法則實在是太過於風光無限,所以這回的使用者量暴跌,才會讓人大跌眼鏡,對此奈飛初步解釋是收到俄烏衝突的影響,不得不暫停了在俄羅斯的服務,直接導致了一季度付費使用者不增反降。
但實際上,放棄了俄羅斯市場,也不過是淨減了70萬用戶,奈飛的問題遠不止如此。
使用者流失最重要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漲價”。
是不是很熟悉?
愛優騰這兩年也漲了好幾輪價, 騰訊 影片前兩天剛上調了會員價,7種套餐漲幅5到20元不等,聽著是不多,扛不住它動不動漲價,一年前騰訊影片就已經張過一次,漲價幅度最高達50%。
隨後愛奇藝、芒果TV和咪咕影片也都跟約好了似的,都提高了會員價格,漲價操作太頻繁,以至於很多人可能都忘了,影片網站一開始的賣點是便宜大碗,一根冰棍的錢,就能看一整個月的海量內容,比有線電視還便宜,比有線電視還自由。
從DVD租賃起家的奈飛,一開始賣的也是這一點,《紙牌屋》爆火後奈飛就有了給美國有線電視“掐線”的野心,不僅要做到質量比對方更好,訂閱費用也要更低,憑藉著物美價廉的雙重優勢,奈飛快速吸血有線電視使用者。
只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隨著成本越來越高,奈飛也是漲價大戶。從2019年開始,每年基本都會漲價一次,今年一季度奈飛在大本營北美地區,再度漲價1-2美元后,立刻就流失了6萬用戶,使用者用腳投票說走就走。
但即便得罪使用者,奈飛也不得不漲價,因為在內容的製作成本上奈飛最擅長自己卷自己。
以宮廷劇《王冠》為例,早在2016年的單集製作成本就達到了1300萬美元,平均單秒價值4300刀。
花得多就得掙得多,但奈飛不懂超前點播、正片中插入廣告、推出VVVIP等騷操作,賺錢基本就靠一招:使用者會員費。這也是奈飛財報上的使用者增量,對股價影響如此大的原因之一。
劇集捲上天后,電影成了流媒體的新疆域,奧斯卡也就成了各大流媒體廠牌的必爭之地,近兩年奈飛、 亞馬遜 、 蘋果 等都有電影作品入圍,尤其奈飛重金耕耘了6年,但今年因為一個意外被第一次參賽蘋果TV+摘了金。
那麼,奈飛跌到,最笑不出來的是誰?
其實還是愛優騰,打從幾年前奈飛崛起,愛優騰對外講述的資本故事,就比照著奈飛來,他們以此來解釋為什麼自己每年的內容支出那麼高,順帶給股東們打雞血,“別看我現在虧得多,當年奈飛虧得更多,你看奈飛都盈利了,我們再堅持堅持也一定行。”
如今,奈飛也一隻腳踩進了泥坑裡,榜樣似乎也不靈了,這裡我就得替奈飛說句公道話了,即便奈飛這次財報引來了史詩級大翻車,人家起碼一季度還有15.79億美元的淨利潤。
相比之下熱鬧是別人的,優愛騰有的仍舊只是鉅額虧損,以目前唯一財報公開的愛奇藝為例,去年一整年它一分錢沒掙,還虧了62億。
只能說學了奈飛這麼多年,愛奇藝們終究還是沒學到點子上,光學了收會員費。
沒有學到人家的全球化分發和內容製作門道,這麼多年來始終只能做小弟。
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了“永遠的神”,大王輪流坐,昨天是奈飛,明天可能是亞馬遜或者蘋果,終究很難有優愛騰的一席之地,但是優愛騰對這個行業也不是一點貢獻沒有。
上個月奈飛CFO在迴應是否會引入廣告業務時,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Never say never”,或許未來不久,奈飛也不得不在商業模式上開始向“愛奇藝們”學習。
- 索尼中國宣佈董事長高橋洋退休,御供俊元接任
- 中國廣電5G開啟試商用 客服:內測尚未向公眾開放
- 張寧:健康金融與健康金融科技
- 短影片App停運、付費功能開測,B站在謀劃什麼?
- 僅一年時間,老美晶片從“買不到”到“賣不出”,中國爭氣了
- 茵曼老闆躺平:曾經想當第一,現在我只想活著
- 銀行系電商十年“夢碎”
- 索尼門店被指涉嫌造假:無線音箱訊號斷連 偷偷接線改成有線音箱?
- 如何刪除有害內容?Twitter新老闆馬斯克需吸取Meta這些教訓
- 宅男救不了元宇宙
- 獨訪AMD蘇姿豐:壯志雄心英氣慨 偉大產品天下行
- 外賣江湖格局將變,美團“大哥”不好當
- 5G手機殼的「兩把鐮刀」:一刀割華為使用者、一刀割股民套現
- 亞馬遜CEO賈西發內部信:坦承失去兩位級別最高的非裔高管
- 米家App短期二度崩潰:智慧家居斷網變「智障」,萬物互聯仍是夢?
- 搶單軟體代拍低至8.8元 非法薅羊毛涉嫌犯罪
- Twitter和Meta等IT巨頭面臨日本政府罰款:未在日本註冊海外總部
- 神祕逃稅主播徐國豪:曾做過4S店銷售,靠幣圈大哥豪擲億元打賞一路飛昇
- 加密貨幣崩盤餘波未平:估值縮水,風投反思
- 日媒評述:“618”成中國消費趨勢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