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雲原生架構的演進與變革
2011 年,Marc Andreessen 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論斷——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這在當年看起來聳人聽聞的標題,在今天早已為人習以為常。十年網際網路浪潮下,熠熠生輝的是 IT 技術的飛速發展,軟體、開源、雲端計算、雲原生,一環扣一環,成為了虛擬世界的真實規律。今天吞噬世界的,是以 Kubernetes 為代表的“雲原生”技術。
圍繞容器和 K8s 的生態發展開啟的雲原生時代,構建基於容器技術的分散式雲已經成為各家廠商的共識。如今容器化應用的使用範圍已經逐步向AI、大資料等業務演進,並開始向邊緣場景延伸,而且雲上 DevOps、雲安全、多雲管理等技術方向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
雲原生在技術上帶給我們的變革層出不窮,我們不禁要問:它的邊界在哪裡?它將怎樣重塑開發者的工作形態?它又將為整個網際網路世界帶來哪些機遇?雲原生開發如何快速響應複雜的業務需求?如何使用微服務來實現企業業務的有效管理?雲原生應用與傳統應用怎樣和諧共存,實現企業開發架構持續演進?
在7月22、23日即將舉辦的2022稀土開發者大會上,由 Microsoft Partner Software Engineer 張磊作為出品人的《雲原生技術架構和變革》專場演講,將誠邀各個大廠的核心業務架構師為技術工程師們帶來自身從業以來對雲原生的實踐與思考的寶貴分享。本屆開發者大會免費報名中,點選連結或識別海報二維碼即可與各位牛人分享交流。
演講主題:英特爾助力雲原生落地
英特爾作為領先的科技公司,提供包含硬體和軟體在內豐富的技術、產品和方案組合,同時賦能生態,助力雲原生技術落地。採用英特爾技術的的雲原生基礎架構,可以獲得性能強勁、簡單易用的基礎設施,降低雲原生複雜度,可用於構建基於雲原生的統一平臺,為各種工作負載提供全面加速,還通過融合自動化和智慧化管理特性,助力客戶實現雲原生基礎機構彈性擴充套件、穩定可靠和降本增效。
演講大綱:
-
IT 變革的趨勢-雲原生
-
IT 變革和技術方向
-
雲原生技術介紹
-
雲原生技術發展趨勢
-
Intel 助力雲原生技術落地
-
Intel 雲原生技術架構
-
Intel 硬體技術助力雲原生
-
Intel 軟體技術助力雲原生
-
案例介紹
-
總結
演講嘉賓:
許淵 英特爾資深架構師
英特爾資料中心與 AI 產品部資深架構師,具備豐富的資料中心 IT 技術知識與架構經驗,雲及雲原生領域專家,幫助客戶與合作伙伴應用混合雲、雲原生平臺、雲原生應用、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諮詢、設計和驗證架構創新,賦能生態,助力 IT 與業務的變革。
演講主題:雲原生下的新思考:如何讓 Spring Cloud 更加 Native?
在雲原生背景下,如何在繼續保持 Spring Cloud 傳統優勢的同時克服 Java 的固有問題?本次演講將嘗試借鑑 Service Mesh 和 Dapr 的思路,探討在 Spring Cloud 體系中引入 Sidecar 模型的可行性。展示通過與 Dapr 整合從而實現 Java 應用輕量化和雲原生化的新思路,並結合 Java 靜態編譯技術,通過 Dapr 和 Spring Native 專案的整合探索雲原生下 Java 應用的全新形態。
演講大綱:
-
分析 Spring Cloud 的核心優勢和雲原生背景下面臨的新挑戰,探討引入 Sidecar 模型的可行性
-
介紹 Dapr 的基本理念和產品思路,探討 Dapr 和 Spring Cloud 的整合方案
-
介紹 Java 靜態編譯技術,分析 Dapr 和 Spring Native 專案整合的可行性和前景
演講嘉賓:
敖小劍 微軟(中國)軟體工程師、微服務專家
敖小劍,資深碼農,二十年軟體開發經驗,微服務專家,Service Mesh 佈道師,雲原生布道師,Dapr Approver。目前專注於基礎架構,是 Cloud Native 的愛好者和實踐者,堅守開發一線打磨匠藝的架構師。曾在亞信、愛立信、唯品會、數人云、螞蟻集團/阿里雲等任職,對基礎架構和微服務有過深入研究和實踐。目前就職微軟中國,從事 Dapr 相關的設計和開發工作。
演講主題:基於雲原生訊息系統構建實時資料倉庫
Apache Pulsar 天然雲原生,採用儲存和計算分離的架構。它不僅可以支撐很多 MQ 的關鍵業務場景,不丟訊息,提供強一致性保障,又可以提供流場景下的高頻寬、低延遲。Apache Flink 將批流處理統一到計算引擎中,提供了一致化的程式設計介面。同時支援批流,使得 Pulsar 和 Flink 先天就是契合的夥伴。Pulsar Flink Connector 將 Pulsar 與 Flink 的功能進行整合,建立了一個統一的資料架構,是批流一體的最佳解決方案。 基於資料湖的實時數倉架構實現了儲存層的流批統一,以更高的資料準確性和更低成本受到開發者與使用者的青睞。隨著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尋求更高效能的實時數倉解決方案,Pulsar 儲存計算分離架構、高一致性、事務支援等支援資料湖的特性受到開發者的關注,對 Pulsar 搭建實時數倉的需求層出不窮。近期,多個 Pulsar 資料湖 Connector 接連發布,社群已開源 Pulsar-Hudi、Pulsar-Iceberg、Pulsar-Delta Lake Connector。本次分享將結合 Pular-Flink 、Pulsar 與資料湖的大資料生態,並展示相關案例,為大家分享實時數倉的最新解決方案。
演講大綱:
-
Apache Pulsar 簡介
-
Apache Pulsar 是什麼
-
Apache Pulsar 解決的問題
-
Apache Pulsar 架構詳解
-
儲存計算分離
-
雲原生架構:分層+分片
-
實時數倉解決方案
-
實時數倉需求與難點
-
實時數倉的構建思路
-
基於 Apache Pulsar 構建雲原生實時數倉
-
案例與生態
-
案例分享
-
資料湖生態結合
演講嘉賓:
劉德志 StreamNative 解決方案專家
劉德志,Apache Pulsar Committer,StreamNative 解決方案專家,前騰訊計費平臺技術專家。 曾任職騰訊,負責騰訊計費平臺架構與技術方案實施,並主導了騰訊雲 TDMQ for Pulsar 產品落地實施,擁有豐富的訊息中介軟體開發與運維經驗。活躍於最新一代雲原生訊息中介軟體開源專案 Apache Pulsar 社群,對訊息和流系統擁有獨特的洞察與思考、以及豐富的行業實踐沉澱。
演講主題:Google Cloud 為您的雲原生軟體交付鏈保駕護航
雲原生社群發展如火如荼,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推動了企業加速創新,如何同時保證交付速度和交付質量是大多數數字化轉型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Google 作為 Kubernetes 的創始者和最大的貢獻者,正在不斷地領導完善雲原生生態,幫助全球使用者解決軟體交付鏈的一系列關鍵挑戰。從原始碼到容器映象,結合安全治理,部署到多環境甚至多雲,讓使用者可以更專注在業務創新和改進終端使用者體驗,從而適應市場的變化,提高軟體交付效率、降低成本。
演講大綱:
-
基於 Kubernetes 的雲原生軟體交付鏈發展演進
-
雲原生 CI/CD 交付物和工具介紹
-
不同角色在雲原生軟體交付鏈中如何協同工作
-
構建基於 GitOps 的容器化多環境流水線
演講嘉賓:
劉凡 Google Cloud 應用現代化架構師
負責向 Google Cloud 北亞客戶介紹 Google Cloud 技術最佳實踐和技術賦能,專注於雲原生應用現代化解決方案、容器化改造、DevOps、基礎設施現代化等領域,重點解決行業和客戶需求、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和諮詢,幫助客戶實現上雲業務架構設計、微服務落地以及高效穩定運維等工作。具有 15 年以上研發管理及架構師工作經驗,曾先後就職於 Pivotal/VMware、Adobe 中國研發中心、IBM 等大型國內外 IT 企業,從事軟體產品研發、系統架構設計、研發管理等工作。支援了多個知名客戶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對 CI/CD、DevOps、敏捷開發和傳統巨石應用拆分以及上雲遷移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演講主題:雲原生技術在垂直行業的最後十公里
如今,Kubernetes 正在成為能承載任意應用形態和負載型別的雲作業系統。但是相比 Kubernetes 對微服務技術比較完善的支撐能力,在高效能運算領域,如生物資訊計算、汽車模擬等應用場景,當前的雲原生技術距離最終的“開箱即用”還有很大距離。本次分享將揭開火山引擎在基於雲原生技術的行業雲產品方向上的探索,看如何解決這些垂直應用場景的“最後十公里”問題。
演講大綱:
-
雲原生技術在高效能運算領域的不足
-
生物資訊計算分析的行業痛點
-
基於雲原生技術的生信計算開放架構
-
未來展望
演講嘉賓:
於鴻磊 火山引擎 產品總監
於鴻磊,畢業於中山大學,在網際網路海量服務架構與企業數字化技術平臺領域有十餘年的經歷。曾在騰訊公司任架構師,後主導海爾數字化轉型的平臺與架構建設。目前負責火山引擎雲原生行業 PaaS 產品團隊,致力於將雲原生技術應用於高增長的行業和場景如生物醫療、高效能模擬等,提供新一代現代化架構的的產品化平臺,讓新技術引擎為企業和機構的數字化程序加速。
本屆大會策劃的專題除雲原生技術架構和變革外,還包含大前端技術趨勢、業務背後的架構、微服務與Serverless、開源和商業化探索等十數個技術專場,由來自位元組、阿里、騰訊、快手等公司具備技術影響力與洞察力的行業專家負責議題把控。目前大會出品人已全部集齊,講師陣容即將確認完畢。除了為期兩天的沉浸式內容體驗,稀土開發者大會還為萬千開發者朋友們準備了豐厚的獎品,報名參會的開發者將有機會參與抽獎,贏取豐厚大獎,敬請期待 。
- 超60%開發者跳過槽、Vue是國內最具認知度前端框架、Java仍是企業級程式語言首選,2022中國開發者生態調研報告重磅釋出
- 稀土開發者大會 2022 分論壇獲獎資訊公示來啦!
- 稀土開發者大會講師 PPT 精華送上,通關全靠你自己了!
- 叮!你有一個開學禮包等待查收!
- 2022 稀土開發者大會主論壇中獎資訊來啦!
- 再被拒,就不禮貌了:《非正式面試》第一期上線!陪你度過秋招季
- 英特爾 XDC2022 精彩回顧:共建開放生態,釋放“基建”潛能
- 倒計時一天!XDC 2022 炸場來襲!
- 全日程上線!尤雨溪演講、大前端趨勢、雲原生技術,盡在第二屆稀土開發者大會
- 即將開幕!XDC 2022 亮點全揭曉!
- 為什麼只想寫程式碼的人,也要培養技術領導力?
- 跨端、跨語言、跨框架,現代 Web 開發的真實落地實踐丨XDC 2022
- 聊聊雲原生架構的演進與變革
- 助力車企打造新一代超級終端:火山引擎智慧駕駛的源動力
- 2022 年的 AI 開發工具和大模型演進丨XDC 2022
- 萬億美元規模的軟體市場,“開源”的機會在哪?
- 尤雨溪確認出席&演講!前端趨勢 2022 盡在第二屆稀土開發者大會丨免費報名!
- 大前端“卷”出新高度,前端開發如何自處?
- 中國程式設計師的技術管理之痛:技術、管理兩不靠,核心價值從何找?丨掘金夜談
- 新一代雲原生資料庫的設計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