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產力而生——華碩靈耀X 雙屏Pro 2022 OLED筆記本

語言: CN / TW / HK

一,前言

去年,華碩釋出了好幾款搭載OLED螢幕的筆記本,OLED的好處自不必說:無與倫比的控黑效果、最好的觀感、最快的響應速度以及出色的色彩表現。這回,華碩放了一個大招,出了一款搭載了兩塊螢幕(其中一塊是OLED)的筆記本,靈耀X雙屏 Pro 2022,它有著強大的配置和出色的效能,專為內容創作者而生,其定位是高顏值的生產力工具。

二,核心配置

(以我手頭這臺為例)

CPU:Intel i9-12900H (也有i7-12700H版本) 單烤60W+,雙烤30W

GPU:NVIDIA RTX 3050 Ti 65W,雙烤55W

記憶體:32GB 4800MHz LPDDR5

固態:P9MA1 1TB

螢幕:主螢幕14.5英寸 2880X1800 120Hz OLED,型號三星ATNA45AF01-0,550nit,100% DCI P3覆蓋,硬體抗藍光。副(小)螢幕12.7英寸2880X864 120Hz,型號是京東方NV127H4M-NX1,500nit,100% DCI P3覆蓋,面板可能是VA。

供電:76Wh電池,180W介面卡

尺寸:32.3 x 22.5 x 1.8cm,機器1.7kg+0.5kg介面卡。

從尺寸上看,靈耀X雙屏Pro 2022的定位應該偏向於輕薄本,但是它的CPU竟然配上了Intel的旗艦產品i9-12900H,相對的功耗釋放也給到了60W;記憶體是32GB而不是常見的16GB;固態是1T旗艦級產品P9MA1而非512G的普通NVME固態,這些配置表明它從根本上有別於普通的輕薄本,而是定位為極致生產力的創作工具。

很多人都知道i9-12900H是強大的遊戲CPU,但其實相比遊戲效能的提升,這代CPU的生產力提升幅度更大。i9-12900H在Adobe PR等生產力相關的軟體中,比上一代i9-11900H的提升幅度高達50% 。

很多繪圖軟體對記憶體有著殘暴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遊戲本/輕薄本/乃至創作本都只有16GB記憶體,不足以應對複雜的工作,因而需要使用者自己擴充套件記憶體。所以靈耀X Pro 2022直接一步到位給了32GB,省去了使用者加裝記憶體的煩惱。

GPU只是RTX 3050 Ti,而且是65W版本並非滿血版。看似有點遺憾,其實不然。GPU在靈耀X Pro 2022中的作用應該是為渲染剪輯等內容創作提供硬體加速。用於硬體加速的時候,GPU是否滿血並不重要。實際上,RTX 3050 Ti的效能用作加速是綽綽有餘的。即便把GPU換成RTX 3060,在內容創作上也不會有明顯提升。

插一句題外話:在2022版PR中,12代CPU配上獨顯的硬體加速,用H.265編碼匯出影片的速度非常快。如無必要,請不要再用H.264了!

最後,OLED+VA兩塊螢幕是這檯筆記本最大的閃光點,我會在下文對螢幕展開詳細的討論。

三,外觀

靈耀X雙屏 Pro 2022有著非常好看的金屬外殼,A面有著以LOGO為圓形向外擴充套件的類似金屬拉絲質感偏心圓,看起來非常高雅。

正面最醒目的自然是兩塊螢幕了。

小螢幕並非平行於鍵盤面,而是有一定的夾角,這個設計是為了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看到小螢幕上的內容。小螢幕即是主螢幕的延伸,也可以獨立顯示和主螢幕不同的內容,兩塊螢幕的關係其實就像一個桌上型電腦外接兩個顯示器一樣。

小螢幕擠壓了鍵盤的空間,所以靈耀X雙屏Pro 2022的鍵盤面和其他筆記本大相徑庭,所有按鍵都遠離主螢幕,觸控板被放到了最右側。這個鍵盤佈局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尤其是觸控板。

四,基準效能

(測試的那天)室溫20度。

雙烤,CPU 30W,73度,大核2.0G,小核1.7G。頻率略低,看來想要餵飽i9-12900H,高功率是必須的。GPU 55W,72.4度,1640MHz,GPU頻率屬於正常水平。

對於這檯筆記本而言,雙烤沒有太大價值,它在實際的生產力應用場景下,大多數時候是以CPU為主GPU為輔,因而CPU被給與了更多功耗,也能維持更高的頻率。

單烤CPU,最終穩定62W,79度,大核3.2G,小核2.6G,頻率相比雙烤的時候提高了大約60%。好在溫度依然比較低。一般來說,筆記本在單烤和雙烤中的CPU頻率差距不會這麼高,現在的巨大差距,似乎說明i9-12900H確實對功耗有很高要求,功耗低了頻率就上不去。

PCMark 10的實測結果似乎驗證了我上面對於CPU功耗的觀點。主螢幕設定到大約200nit,小螢幕關閉,WiFi開啟以符合實際使用情形,拔掉所有藍芽和USB裝置,PCMark 10一輪跑下來,耗電17%,跑分3797。

熟悉PCMark的同學應該知道,對於76Wh電池的筆記本來說,這個成績並不算好。而3797的跑分也是偏低的。這可能是因為: i9-12900H這種旗艦CPU在低功耗下的效能表現並不好。當然,低功耗下的較弱表現在實際使用並無大礙:在剪輯渲染等重度應用中,肯定是插著介面卡的,CPU可以獲得足夠的功率,就能發揮很強大的效能;而在電池供電的低負載使用場景,如Office、刷知乎等,CPU即便跑分不夠高,效能也綽綽有餘。

在衡量遊戲效能的3DMark TimeSpy中,CPU 12839,效能不輸給功耗超高的遊戲本;GPU 5362分,剛好達到了RTX 3050 Ti的平均水平(5328分)。據此可以推知,靈耀X雙屏 Pro 2022在實際應用中,效能絲毫不弱於其他高功耗的筆記本。

R20/R23的跑分見下圖,和我之前測試的兩個120W的i7-12700H遊戲本相比,大概弱20%。這已經很令人滿意了,靈耀X Pro 2022以一半的功耗實現了80%的效能,能耗比優勢明顯。

在雙烤30分鐘的狀態下,靈耀X Pro 2022的表面溫度如下圖所示。最熱區域是鍵盤和小螢幕交界處,不過這一塊日常使用中碰不到,所以無所謂。鍵盤區域平均溫度34度(方框2),手指放上去能感覺到溫暖。

表現溫度只能說差強人意,儘管核心溫度控制得比較好,但是顯然表面溫度和實際使用體驗的關係更大。

五,螢幕

螢幕效能

靈耀X雙屏Pro 2022的2.8K 120Hz OLED主螢幕可謂是接近完美、沒有遺憾了。小螢幕效能不如主螢幕,但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做工。兩塊螢幕雖然來自不同的廠家,VA和OLED的觀感也必然不同。但是看得出華碩也在盡力把兩個螢幕的觀感調得接近以減少違和感。此外,雖然尺寸不同,但是橫向解析度完全一樣,算是完美拼接。

主螢幕和小螢幕預設模式的色域都是100% sRGB覆蓋和99% P3覆蓋,其Adobe RGB覆蓋率略有不同。

靈耀X雙屏Pro 2022最令我喜歡的一點是,華碩給螢幕做了色域切換功能,而且一次性做了4種。分別是預設的原色、sRGB、DCI-P3以及Display P3。在MyASUS軟體中可以快速切換色域

在sRGB模式下,兩個螢幕都會變成99% sRGB覆蓋率,74% DCI P3和Adobe RGB覆蓋率,廣色域帶來的過飽和問題被完全消除。對於不喜歡廣色域的使用者,日常使用中建議切換到sRGB模式使用。

在響應速度方面,主螢幕因為是OLED,響應速度極快(實測大概0.2-0.4ms,因為太快難以測出準確數值),拖影極少。小螢幕大概是VA面板,響應速度慢,拖影很明顯(實測12.9ms)。

另:作為參考,一般165Hz遊戲顯示器的響應速度是5-8ms,ROG某些高階遊戲顯示器能達到3ms+。

其他螢幕相關的測試如下表,沒錯,主螢幕的所有引數都大於等於小螢幕。尤其是響應速度和均勻性,主螢幕遠超小螢幕。當然,這塊小螢幕的素質也比絕大部分筆記本要好。

PS:靈耀X雙屏Pro 2022支援 杜比視界 哦,這在筆記本中可不多見!

此外,靈耀X雙屏Pro 2022的主螢幕亮度波形如下,看波形可知,其調光方式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DC或者PWM,但是更偏向於DC,屬於不閃屏,它也獲得了TUV不閃屏認證。

小螢幕則是傳統LED背光中最常見的DC調光,如下圖。請注意看縱座標,亮度波動範圍是434-439nit,而不是0-439,千萬不要看到鋸齒狀就覺得是PWM調光,這是標準的DC調光波形圖。

顯示效果

主螢幕作為OLED,觀感極強,控黑效果是其最大強項。OLED因為是自發光,每一個畫素點的背光都可以關閉從而使其完全變黑,是唯一能夠顯示出“真正黑色”的螢幕。

作為比較,我拿出來另一個以螢幕作為賣點(之一)的筆記本,Redmibook Pro 2022,它的螢幕(IPS,3K 90Hz)也極好,遠超大部分筆記本。但是在OLED面板,它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下面我來展示下兩個螢幕的差距。其實,肉眼能夠明顯看出他們的區別,但是相機受限於感光範圍,在正常拍攝時無法捕捉到這種差異。為了拍出差異,我把兩個筆記本放到黑暗環境下,開啟HDR,並通過增加相機的ISO值來體現兩個螢幕的差異。

快門1/250,F4,ISO 10000,二者看起來區別不大,OLED因為區域性亮度比較高,顯得有點過曝。

快門1/250,F4,ISO 32000,區別依然不大,IPS能夠看出螢幕略微有點泛藍。

快門1/250,F4,ISO 64000,差距立竿見影,IPS開始泛藍,這是因為IPS沒辦法讓背光完全關閉,總有光線漏出,導致IPS無法顯示出真正的黑色。而OLED的黑色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始終如一的黑。

再次強調:平時肉眼就可以看出OLED和IPS的差異,並不需要黑暗環境,也不需要藉助任何裝置。我只是為了用相機拍出差異才刻意創造黑暗環境!

小螢幕的意義

之前有網友說,小螢幕就是個華碩用來炫技的賣點,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對此,我只想說,此言大謬!小螢幕雖然顯示效果不如主螢幕,其最大缺陷是可視角度太差。如下圖,從這個角度看,小螢幕已經開始泛白了。

但是,從功能上看,小螢幕不僅不是雞肋,而且是非常特別極度超級有用。

小螢幕的存在,使得PS變得更為高效了。可以把需要PS的圖片放到大螢幕中,而把工具欄等視窗都拉到小螢幕中。這樣,圖片可以獨佔整個大螢幕,相當於使用者就可以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對圖片進行修改。大小視窗各司其職,分工寫作,效率才能更高。

比起PS,我更常用的是PR。單螢幕使用RP最大的煩惱就是軌道和預覽視窗搶佔螢幕空間,尤其是軌道比較多的時候,軌道視窗設定得大了,預覽視窗變小,預覽的影片變得難以看清;軌道視窗設定小了,軌道變得太細又不好操作。而靈耀X雙屏 Pro 2022就通過雙螢幕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只要把資源視窗和軌道視窗都移到小螢幕中,整個大螢幕就可以讓預覽視窗獨佔,這樣,既能看到清晰的預覽影片,也能有足夠的空間操作在影片軌道上操作。

不吹不黑,憑這一點,我可以斷言靈耀X雙屏Pro 2022是“PR神器”。靈耀X雙屏Pro 2022是少數不需要外接顯示器也能高效地實現剪輯任務的筆記本。再加上其出色的CPU效能,我認為恐怕沒有哪個筆記本在PR方面的體驗能夠超過靈耀X雙屏Pro 2022了。

硬體抗藍光

靈耀X雙屏Pro 2022擁有TUV低藍光認證(硬體級),這意味著,他可以在過濾415-455nm有害藍光的同時,也不會讓螢幕發黃。而普通低藍光筆記本只要開啟低藍光模式,螢幕就會大幅度泛黃,嚴重影響使用體驗。目前,只有少數筆記本和顯示器擁有硬體級低藍光這一重要特性。

主螢幕光譜如下,小螢幕的光譜和主螢幕基本一樣。

根據主螢幕光譜圖的匯出的資料,有害藍光佔比(415-455nm)的有害藍光能量佔400-500nm藍光總能量的比例)為24.9%。這個數值小於50%就被認為符合硬體抗藍光的標準,數值越低則越護眼。

小螢幕的有害藍光佔比剛好為50%,姑且認為它不屬於硬體抗藍光吧。

我認為,只有硬體級低藍光才是真的低藍光,軟體級基本是忽悠人的,平時沒多少人會開軟體低藍光 (硬體低藍光無法開區或者關閉,護眼效果是一直存在的)。

總結

靈耀X雙屏Pro 2022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生產力工具,其效能突出,OLED螢幕效能強大,雙螢幕在特定場合下能提供極大的便捷,適合有較高內容創作需求的使用者。

缺點是表面溫度偏高,鍵盤手感一般,如果CPU的功耗釋放可以再多給一點就好了。此外,小螢幕的響應速度和可視角度表現不佳,如果小螢幕能夠用更好的面板(或者OLED)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