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 6000 系列加持的商用 PC 扛把子——惠普战 X 2022 评测
今年的惠普战 X 系列变化极大,不仅有非常灵活便携的 13 英寸版本,也有均衡兼顾和 14 英寸,如果你想要性能更强屏幕更大的产品,也有 16 英寸可选。
硬件平台没出意外的有且仅有 AMD 锐龙 6000 系列,可选配的处理器很有特点,除了基础的 锐龙 7 6800U / 锐龙 5 6600U 低功耗版以外,还有安全级别及能效更高的锐龙 9 PRO 6950HS/6850HS 标压专业版,所以作为商务用户最关心的续航表现也会有大幅提升。
在硬件之外,因为更换了全新的模具及新平台,它的设计做工和综合体验上也要更加完善,比如更高屏占比的屏幕、更全能的接口、增强商务会议功能等。那它实际表现如何,这是 MDT 对它的完整评测。
*/本文基于惠普战 X 16 寸版: AMD 锐龙 7 PRO 6850HS , 16G 内存,512G SSD,16:10 FHD 屏幕版,目前售价 ¥5999 元。
优点:
- 全新的 AMD 6000 系列处理器,有着极高的能效表现,实测续航长达 18 小时
- 接口全面且规格很高,双 USB-C 均支持 USB 4 协议
- 双内存插槽,还有 M.2 硬盘位以及 2242 WWAN 口(4G 天线、卡槽)
- 同价位中做工很出色,且还通过 19 项 MIL-STD-810H 军标测试
- 日常使用噪音几乎无感的,满载也仅 40dBA 左右
缺点:
- 为什么坚持把开机键放在 PrtScr 和 delete 之间?
- 屏幕虽然有 16:10,但仅有 FHD+(1200P)低功耗 一种可选
设计与体验:
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能感受到战 X 的设计向高端化迈进了一大步,棱角区别于入门机普遍采用的硬切边“锋芒新锐”的设计,变得更圆润耐看。它的做工提升也很明显,直观反馈到手感上就是细腻且不割手,尤其是表面处理、边沿棱角、各面的拼合处,摸起来都要比同价位机型手感好了太多,非常值得去线下体验下。
新的设计还简化了机身上许多繁杂元素,再加上本来就很简洁的 A 面和信仰“薯条 logo”让它在整体视觉明显提升不少。
如今,三面铝合金机身越来越普及,但战 X 已经不满足于此,,A 面则会采用更贵更好的镁合金材质,让信号穿透更强,抗压和抗冲击力也会更强。当然,不管是哪个版本,战 X 均满足 Mil-Spec-810H 19 项军标测试,这也只有在高端商务本上才会做测试。
这一代的战 X 屏幕终于来到了 16:10 比例,这个比例对于商务办公的优势相信不必多说,增大的纵向空间可以显示更多内容,屏幕的利用率也会更高,比如浏览网页或是 Word 码字时,左右留白区域会更少,总之非常适合办公生产力。
屏幕的比例更大,四面边框也做了一定压缩,让战 X 的屏占比由上一代 85%提升到了 89%,这快屏幕也很有特点,首先是 1W 低功耗,延长续航。其次 400nits 的亮度+雾面屏让它可以适应绝大部分办公场景,特别适合户外或出差,它还有光线传感器以及惠普特有的 Eye Ease 蓝光防护,不需要自己手动调节亮度,蓝光风险也更低,它的色域表现也极佳,几乎能做到 100% sRGB 色域覆盖。
这款屏幕几乎没有太大硬伤,但如果你之前用的是 2K 甚至更高分辨率屏幕的话,战 X 仅有 1920*1200 一个版本可选,其实这个分辨率在 13.3 或 14 英寸机型上影响并不大,但在 16 英寸机身上细节还是会有些差距。
战 X 的上边框要比上一代更简介美观,但集成的功能要更强大。首先,在视频会议体验方面有很大提升。摄像头来到 500W 像素,两倍于目前主流 FHD 摄像头,同时增强了图像传感器,因此它衍生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玩法。
比如运动追踪功能,通过自动识别人物然后画面裁切让人物始终居中显示,甚至聚焦头部,肩部,上半身等都可通过此功能来实现,还可以根据自适应环境光让高光不过爆,暗部有细节。除此之外,还有双阵列麦克风+AI 2.0 降噪等功能提升视频体验、以及保护隐私的摄像头物理开关和支持 Win Hello 的 IR 红外,这些也一个不少。
战 X 的键盘手感一直都还是很不错的,按键回弹有力,键程也是标准的 1.5mm,还支持方泼溅设计。这一代最大变化是取消了中间的不太好用的指点杆,增大了触控板面积。我手中这台是 16 英寸版本,所以配备有数字小键盘,对于财会相关工作还是非常实用。惠普的键盘一直都没啥大毛病,基本都是针对非全尺寸方方向键,以及电源按键位于 delete 左侧这个问题,对于第一次使用惠普的人会增加一些学习适应成本。
最后就是接口,这次随着平台升级到 AMD 锐龙 6000 系列,战 X 的接口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作为首批支持 USB 4 的锐龙轻薄本,左侧的两个 USB-C 口均是满速的 USB 4(40Gbps)协议。
可以简单的理解它的功能完全与雷电 4 一模一样,支持 PD 充电、视频输出等,雷电 4 能做的它都支持。左侧还有一个 HDMI 及 USB 3.1 Gen1.
右侧依次为音频接口、USB3.1 Gen1 以及 SIM 卡槽。综合来看,虽然接口数量相比上一代没有增加,但是规格高了。如果你有更高性能需求的话,满速的 USB 4 协议接口通过外接显卡坞,可以达到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或游戏或 3D 建模等,让战 X 发挥出媲美桌面端的高性能。
B&O 音响也是惠普的老朋友了,左右两个扬声器可以实现不错的立体声效果,配合两个独立功放,效果会更好。
内部设计:
从底部也能看到战 X 相比上一代的明显变化,相比之前的大切角看起来要更高端一些,音响也有之前的上置来到底部,出风口细节处理也更好。拆解方式与之前相同,拧下松底部 5 颗防丢螺丝就能将底盖取下,看到完成内部结构。
战 X 16 整体的内部布局与 14 英寸版是差不多的,均是“大+小”的结构,但因为 16 英寸空间更大了,所以电池容量由 51WH 直接提升到 76WH,其它基本与 X14 相同。整体的内部结构还是比较规整的,接口有盖板加固,硬盘及内存上也有金属盖板辅助散热同时起到静电屏蔽作用。
它的散热采单风扇双热管后出风式设计,这也是所有 HS 处理器型号的标配,整体的散热结构要比上一代更大更厚实,风扇叶片也很密集且呈现不同角度,很期待它的散热及噪音表现。
在扩展性方面,战 X 一贯给的很多。首先是双内存插槽,最高支持 64G 扩展,右侧有一个 M.2 2280 硬盘位。我手中这台硬盘来自西数的 SN810,实测了它的读写速度如下:
最大读能做到 6.9GB/s,最大写为 4.5GB/s 左右,这个表现在属于 PCIE 4.0 硬盘表现不错的水平,长时读写也比较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你购买战 X 不是 LTE 版本,这次惠普均在战 X 上预留了天线,稍微有点动手能力就完全能够自行加装,既方便又省钱。同时我们也测试了该接口加装 2242 SSD,但仅知道双面颗粒版由于接口预留厚度的原因无法加装,单面颗粒版是否能加装有待后续测试。
散热及噪音表现:
我手中这台战 X 16 是锐龙 7 PRO 6850HS 版本,按照惯例我们先进行 R15 连续跑分测试,目的就是为了直观地展现出 CPU 长期单独负载性能变化:
从数据照内部个可以看到,战 X 搭载的这颗 AMD 锐龙 7 PRO 6850HS 处理器,长时负载成绩几乎处于一条直线。开始能够做到 1975cb 的分值,厚度也能持续稳定在 1928 附近,差值在仅 47cb 左右,这说明它的长时负载很稳定。
在连续跑分的测试过程中,我们也记录了它的 CPU 功耗、温度和频率以及出风口的温度变化,你可以看到最开始时它的功耗可以冲到了 50W,最终长期也能稳定在 41W 附近,此时 CPU 温度为 92°C 左右, 频率在 3.5Ghz 很高的区间。
我们进一步通过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判断它的散热效率,我们认为出风口温度越接近核心温度,就意味着散热效率 K 越高, 战 X 16 2022 版实测 K 值达到了 1.55 的水平(轻薄本 0.6,游戏本 1.5),这说明它的散热效率已经非常高,能够快速将机内温度导出。
从单考的热成像中也能看到,它的核心键盘区域平均温仅达到 35°C 附近,点 3/4 左右手区域也仅在 37°C 附近,最高温位于键盘功能键上方区域也只达到 42°C,整体的散热表现还是很出色的。这一代功耗更高了,散热表现也更好了。
而在噪音方面,风扇满载时的表现也很不错,噪音仅达到 40.8dBA,在商务版本也属于优秀级别,频谱中也没有高频异响音出现。这还是在满载情况下的噪音表现,而在实际办公场景体验中,几乎能做到噪音无感的状态。
理论性能及生产力实测:
开头提到战 X 系列有四款硬件规格可选,其主要区别如下:
我手中这台锐龙 7 PRO 6850HS 版本,采用 Zen3+架构 6nm 工艺 8 核 16 线程,显卡为新一代 RDNA2 架构的 AMD Radeon™ 680M 核显,整体硬件规格相比上一代要高很多。我们先通过 R23 测试来看它的理论性能表现:
单核成绩为 1529 pst,多核为 11865 pst,符合该功耗下的性能表现。
我们也测试了的 3DMARK 的表现:
- Time Spy:2572,显卡 2294,处理器 8261
- Night Raid:24040,显卡 28215,处理器 13076
- CPU Profile:最大线程 6200
AMD Radeon™ 680M 这颗核显的性能对比 MX450 数据库平均成绩,显卡有着 6.3%左右的提升,从这里也能看出 AMD 这一代的 R680M 的性能提升明显,已经优于一般入门级独显,能够满足一些轻量化的网游需求。那它在生产力方面表现又会如何,我们进入实测环节:
从图中可以看到,战 X 在 PCMARK 10 应用程序中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做到 13450 的成绩,现代办公成绩的也比较符合预期。
对于基础的办公软件来说,并不是配置越高,功耗释放越强越好,从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战 X 的表现相比部分 12 代 i5/i7 版均要高不少,这样侧面说明战 X 锐龙版在办公软件方面的优化要更加出色一些。
这次,战 X 在图片编辑方面的表现也极佳,相比上一代有着近 28%的提升,做到了 7270 的优异成绩,而在详细的批处理以及照片修饰分与同规格 12 代酷睿也打的有来有回,这也说明新一代锐龙在生产力方面的表现还是很优秀的,完全可以应对一些复杂的图片编辑工作。
当然,在视频处理器方面,不管是 intel 还是 AMD 也好,核显版本压力始终是比较大的,仅能满足一般的剪辑需求,更复杂的则需要独显支持了。
比较意外的是,战 X 顺利的跑完了 SPECviewperf,且它的 mata-06 表现居然达到了 79FPS,已经属于可用级别,也就是说可以拿它来简单预览一些不算复杂的模型素材。
简单游戏测试:
AMD 锐龙 6000 系列显卡性能显著提升,所以我们也很好奇它在游戏方面的个表现,这次依旧是两款热门游戏作为测试参考:
在 LOL 中,FHD 特效全开的情况下,战 X 能做到平均 118FPS 的成绩,平均有 98.8%的帧率大于 75FPS,已经属于很流畅级别,这个帧率的表现与 MX570 相当。
第二个则是 CS:GO,这款游戏非常注重帧率的表现,对于画质来说能开最低开最低,所以实测在 FHD 分辨率最低特效下战 X 能够做到 136FPS 的水平,其中有 99%的帧率大于 60FPS,表现同样很不错。
最后是续航测试:
在拆机部分我们看到战 X 16 的电池容量达到了 76Wh,在加上以往锐龙系列极高的能效比,所以我们也非常好奇它在续航方面的表现。
实测在 115nits 亮度,连接 WiFi 的情况下,战 X 16 的现代办公续航竟然达到了惊人的 18 小时+,平均每小时仅有 4.2W。这个表现在同规格笔记本中已经属于很难超越的存在。
最后是快充,实测 19 分钟可以充至 30%,充至 50% 仅需要 30 分钟,功率也能维持在很高的 77W 附近,充到 80%大概 1 小时左右,后续功率逐渐降低直至充满。表现不错的主要是前 30 分到 1 小时这两个阶段,既能满足应急需求也能有长续航,后续输入降低也能延长电池寿命。
总结:
综合体验下来,可以看到战 X 的优点很明显,首先它有其它商务本很少能级的超长续航表现,性能上也能满足绝大部分生产力及兼顾娱乐属性,同时它的噪音以及键盘的温度控制也很好,还有满速的 USB 4 加入也让它在接口上无短板。
新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可以随时锁定焦点在人身上,支持 4G 蜂窝版本可选,但是普通的 WLAN 版本也预留了网卡和天线位置,用户有需求的话,在 WLAN 版本也能自己安装蜂窝功能。
所以我觉得这一代的战 X 在设计和做工方面已经无限趋近与中高端商务本,甚至在某些方面尤有胜之。可以说它几乎能够满足你对商务本更高级需求。
在此之外,战 X 还有相比于消费类 PC 的核心优势,比如通过 19 军标测试、防泼溅键盘、送一年意外保+1 年上门维修等这些附加在同价位段机型中几乎找不到对手。
战 X 目前有 6 个版本:
- 13.3 英寸:锐龙 7 6600U/锐龙 7 6800U 5299 起;
- 14 英寸:锐龙 7 PRO 6850HS/锐龙 9 PRO 6950HS 5899 起;
- 16 英寸:锐龙 7 PRO 6850/锐龙 9 PRO 6950HS 5999 起;
这个配置价格在消费类机型中可选的很多,但在纯正商务本中其实并不高。三个尺寸目前都是比较主流的尺寸规格,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13.3 内存为板载,14/16 除了电池大小外,内部扩展性是一样的,内存可以扩展至 64GB。所以,如果你是财会类用途想要大屏幕+小键盘就选 16,就想要小巧便携的当然 13.3 更合适,14 英寸在尺寸和重量要更平衡一些,综合也会更有市场,值得选购。
- 1100 个 mini-LED分区背光表现如何 —ThinkVision 隐士评测设计篇
- 锐龙核显也很能打 —— 小新 Pro 16 评测
- RTX3080Ti 为什么也要 DLSS, 因为要跑 2.5K 高刷啊 — 雷蛇灵刃17 2022评测
- 锐龙 6000 系列加持的商用 PC 扛把子——惠普战 X 2022 评测
- 数据线也能显示功率和速度?— AOHI雷霆䨻系列 MAGLINE 数据线评测
- 12 代酷睿加持的轻薄性能旗舰 — 拯救者 Y9000X 2022 评测
- 传统 ThinkPad 的新生 —— ThinkPad neo 14 评测
- 超薄高性能笔记本的完全体 — Alienware X17 评测
- 独显核显有什么差异? — 惠普战 66 五代酷睿版评测
- 12 代酷睿标压 高刷高分 OLED 就是最大卖点 — 华硕无双评测
- 冲高端,关键年?— 掠夺者战斧300 2022 评测
- 新老用户齐开颜 — 拯救者 Y9000P 评测
- 更高更快更强 - 惠普战 66 五代锐龙版评测
- 12 代酷睿加持让它不止能打游戏 — 雷神 911 星战 2022 评测
- 两种形态的运动相机怎么选?DJi Action 2 对比 Insta 360 ONE R
- 首发英特尔 12 代酷睿 i7 —— 雷神黑武士 4 评测
- 现在的价格真不错 — Y25-25 电竞显示评测(外观部分)
- 还是那么闪 — Alienware Aurora R13 评测
- 高性能 好屏幕就能搞创作?— 雷神创作大师评测
- 这个便携显示器还能画画 — ThinkVision M14t 评测(屏幕素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