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晉斌:啟動價格限制機制成為歐元區經濟體控通脹的補充

語言: CN / TW / HK

作者王晉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巨集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

本文字數:2329字

閱讀時間:7分鐘

外生衝擊的剛性通脹決定了歐洲央行通過緊縮貨幣政策降低總需求來控制通脹的空間。啟動價格限制機制或者補貼類非市場化手段成為控通脹的補充,在這個特殊時期會增加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降低歐元區經濟落於“滯脹”的風險。

自1999年歐元正式出現而成立歐元區以來,歐元區從未遭遇過如此迅猛的通脹。今年5月份歐元區統一物價指數(HICP)預估同比增長8.1%,從2021年7月份歐元區通脹率突破2%之後(7月同比增長2.2%),歐元區通脹一路飆升(圖1)。儘管歐洲央行看起來似乎很淡定,但歐元區的居民何時見過這樣的通脹,其中的難過只有他們自知了。

圖1、歐元區通脹率的變化(HICP,同比,%)

資料來源:ECB.

從通脹來源來看,歐元區的通脹主要來源於能源和食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從公佈的資料來看,今年3-4月份歐元區通脹率同比增幅均為7.4%,我們以4月份的通脹細目為例子作說明。從分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幅度來看,只有住房電力天然氣和交通價格同比漲幅超過了通脹率。住房電力天然氣和交通價格同比漲幅分別為15.9%和13.0%,兩者的權重分別為17.9%和14.6%,大約佔整個物價籃子權重的近1/3。還有一項商品的價格漲幅和通脹率一致,食品飲料同比上漲7.4%,權重達到16.6%(圖2)。因此,物價漲幅高的住房電力天然氣、交通和食品佔了整個HICP籃子權重的49.1%,接近一半的權重。

圖2、歐元區今年4月份通脹來源構成(%)

資料來源:ECB.

這三項價格上漲的推力來自哪裡?大致可以判斷物價上漲的推力來源。住房電力天然氣一項主要來自疫情背景下低貸款利率推動了居民對住房的需求,導致住房價格上漲;電力天然氣來自全球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其中的原因既有經濟總需求和寬裕流動性作用下的能源價格上漲,也有俄烏地緣政治衝突所致的能源價格上漲,歐洲天然氣40%依賴俄羅斯進口,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六輪制裁,降低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導致了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並在高位執行。交通運輸價格上漲主要來源於燃料成本上漲,再加上疫情衝擊導致供應鏈斷裂和運輸人員費用上漲,歐洲貨運司機的短缺反過來對供應鏈造成了不小的擾動。食品飲料價格上漲也具有普遍性。依據國際糧農組織(FAO)提供的資料,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從2000年5月份開始出現了顯著上漲,到今年3月份達到了156.3。儘管3月份以來有所下降,但一直維持在150以上的高位執行(圖3)。

圖3、全球食品價格指數(2014-2016=100)

資料來源:FAO.

在這樣迅猛的通脹態勢下,歐元區經濟面臨的狀態並不樂觀。首先是經濟修復沒有足夠好,還看不到工資物價螺旋機制的形成。按照歐洲央行近期的研究,歐元區的消費和投資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的趨勢水平,儘管6.8%的失業率低於疫情前的大約7.4%。

其次,歐元區居民債務水平較疫情前上漲了大約8個百分點,最近幾個月歐元區債務總量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穩定在98%,如果利率上揚過快,居民債務成本支出將會增加。

最後,歐元區利率大幅度上漲,歐元區一直存在的金融市場分化問題就會凸顯出來。目前歐元區各個經濟體主權債務重新定價的風險明顯上漲。歐元區各經濟體主權債券市場一直存在分化,主權債券的利率差一直比較明顯。近期由於美國國債收益率的快速上漲,歐洲債券收益率也出現大幅度上漲。截至6月14日,10年期AAA政府債券收益率上漲至1.75%,今年1月底歐洲主權債券還是零利率(圖4)。歐洲政府評級等級稍差的政府債券收益率上漲更高,上週義大利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已經突破2.2%,接近250個基點的臨界值。義大利財政本身就存在很大困難,利率上漲將顯著加重義大利的財政負擔,除非歐洲央行繼續加大購買義大利國債,否則甚至會出現違約的風險。因此,歐洲央行面臨的現實問題就是,在停止PEPP後,未來可能會調整各國債券的再投資,要下場購買壓制收益率上漲過快的主權債券,防止歐債危機重演。因此,美債收益率快速上漲及高位執行對全球金融市場都會帶來破壞性的衝擊。近期日本央行堅決下場購買10年期國債,把10年期國債收益率壓制在0.25%的區間以下,減少美債收益率上漲帶來的衝擊就是例子。

圖4、歐元區10年期AAA政府債券收益率(%)

資料來源:ECB.

可見,歐洲央行面臨的控通脹與美聯儲面臨的控通脹存在顯著不同。一是經濟恢復或者勞動力市場修復不及美國;二是通脹壓力的來源存在差異,能源和食品價格對歐元區通脹的衝擊力更大。

截至目前,歐盟對俄羅斯已經實施了六輪制裁,俄烏地緣政治衝突的複雜性決定了歐盟和俄羅斯的關係很難被修復,俄烏衝突目前看不到緩和跡象,持續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由於歐盟不斷升級對俄羅斯的制裁,堅持走能源“脫俄化”道路,尋找替代能源短期中難以解決能源短缺問題;而歐洲能源轉型又需要很長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央行無力解決這種持久的供給衝擊,並由於勞動力市場恢復不及預期,歐洲央行面臨的情況更為複雜,可能需要保持對通脹極高的容忍度,避免激進緊縮所致的“滯脹”。

因此,歐洲央行在控通脹和穩增長之間的平衡空間不大。外生衝擊的剛性通脹決定了歐洲央行通過降低總需求控通脹的空間。如果歐洲央行想要較快地控制通脹,同時又不要過於抑制經濟總需求,那麼歐元區重要的經濟體啟動價格限制機制,採取類似特殊商品價格限制或者財政補貼之類的價格限制不失為一種選擇。6月8日歐盟委員會最終批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共同制定的應對能源價格上漲的價格限制機制;法國5月30日也承諾電價穩定;德國在6月份也出臺一系列措施以減輕民眾和企業的能源價格負擔,包括臨時降低燃油的附加稅、給就業者及家庭發放補助等。

啟動價格限制機制或者補貼在這個特殊時期會減緩通脹壓力,增加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擴大歐洲央行在控通脹和穩增長之間的平衡空間,降低歐元區經濟落於“滯脹”的風險。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國巨集觀經濟論壇 CMF。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