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行業應用崛起,從“可用”到“好用”有多遠?

語言: CN / TW / HK

雲原生與數字化轉型正在相互促進。

根據中國信通院釋出的《雲端計算白皮書》,2020年我國雲原生在金融、製造、服務業等行業的應用快速崛起,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帶動效應初步顯現。另一方面,採用雲原生架構的生產叢集規模顯著提升,但規模化應用帶來的安全、效能和可靠性等問題仍需考慮。

如何破除這些使用者側的顧慮,讓雲原生成為行業IT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發揮價值?網易數帆輕舟雲原生平臺負責人馮常健表示,實現雲原生技術從“可用”到“好用”的轉變,有四個關鍵點:

  1. 高可用架構:通過應用多活架構,將金融業務的管理層、流量層、應用層、資料層等高可用方案互相結合與聯動,保證企業端到端業務的連續性。
  2. 穩定性治理:雲原生穩定性治理“運維經驗”可交付,建立“穩定性改進迴圈”, 具備穩定性經驗沉澱能力,解決複雜動態異構環境的穩定性保障難題。
  3. 歷史相容性:構建無侵入式服務框架 + 服務網格“雙引擎”微服務治理模型。實現進化型架構,從微服務框架平滑過渡到服務網格。
  4. 規模化支援:大規模破除單K8s叢集容量、彈性、容災、隔離等方面的限制和約束,實現分散式技術平臺基礎架構的水平擴充套件和版本演進。

馮常健圍繞這四個方面分享了團隊針對典型雲原生分散式能力增強實踐。例如,對於規模化支援,網易數帆通過優化效能、承載能力和擴充套件性來滿足大規模業務場景要求,其中的一個關鍵設計,是雲原生中介軟體叢集聯邦架構

傳統雲原生應用通常架設在單一K8s叢集上,但對於大規模深度應用,單叢集在容災、彈性、隔離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現在隨著K8s標準化,我們可以在中間提煉出一個聯邦層實現資源的分發和覆寫,把上層應用部署到多K8s叢集上,實現雲原生中介軟體對底層K8s無感知,從而將單一K8s叢集的設計模式擴充套件成為多K8s叢集架構。

同時針對使用服務網格的限制,如開源Istio在大規模使用時遇到配置分發、可運維性、可擴充套件性等方面的問題,網易數帆基於深度實踐,把核心經驗沉澱到自主開源的Slime專案中,助力企業做到大規模服務網格的開箱即用。

馮常健是在“數字化基礎軟體自主創新分享周”上做出上述分享的。6月15~24日,由網易數帆主辦的“數字化基礎軟體自主創新分享周”在線上舉辦,圍繞雲原生、大資料及其行業落地的自主創新思路進行深入的探討。在雲原生側,來自網易數帆、英特爾的9位一線專家團隊,帶來雲原生技術及其在金融行業落地的實踐,涉及Istio、Envoy、Slime、Hango、Multi-Buffer等前沿技術的創新

6月23日19:00~21:00,我們還有服務治理技術論壇,將就如下主題進行深度分享:

  • 基於服務網格 Istio 實現企業生產流量智慧治理
  • 把 Istio 塞入 Slime 的智慧黑盒
  • 英特爾Envoy TLS效能優化實踐
  • 從Hango看開源雲原生閘道器效能優化之道

精彩不容錯過,目前還有少量名額,感謝興趣的朋友,可以報名預約直播。

報名連結:正在直播中!數字化基礎軟體自主創新分享周

Slime 專案地址:http://github.com/slime-io/sl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