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行业应用崛起,从“可用”到“好用”有多远?
云原生与数字化转型正在相互促进。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0年我国云原生在金融、制造、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快速崛起,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另一方面,采用云原生架构的生产集群规模显著提升,但规模化应用带来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等问题仍需考虑。
如何破除这些用户侧的顾虑,让云原生成为行业IT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发挥价值?网易数帆轻舟云原生平台负责人冯常健表示,实现云原生技术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有四个关键点:
- 高可用架构:通过应用多活架构,将金融业务的管理层、流量层、应用层、数据层等高可用方案互相结合与联动,保证企业端到端业务的连续性。
- 稳定性治理:云原生稳定性治理“运维经验”可交付,建立“稳定性改进循环”, 具备稳定性经验沉淀能力,解决复杂动态异构环境的稳定性保障难题。
- 历史兼容性:构建无侵入式服务框架 + 服务网格“双引擎”微服务治理模型。实现进化型架构,从微服务框架平滑过渡到服务网格。
- 规模化支持:大规模破除单K8s集群容量、弹性、容灾、隔离等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实现分布式技术平台基础架构的水平扩展和版本演进。
冯常健围绕这四个方面分享了团队针对典型云原生分布式能力增强实践。例如,对于规模化支持,网易数帆通过优化性能、承载能力和扩展性来满足大规模业务场景要求,其中的一个关键设计,是云原生中间件集群联邦架构。
传统云原生应用通常架设在单一K8s集群上,但对于大规模深度应用,单集群在容灾、弹性、隔离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现在随着K8s标准化,我们可以在中间提炼出一个联邦层实现资源的分发和覆写,把上层应用部署到多K8s集群上,实现云原生中间件对底层K8s无感知,从而将单一K8s集群的设计模式扩展成为多K8s集群架构。
同时针对使用服务网格的限制,如开源Istio在大规模使用时遇到配置分发、可运维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问题,网易数帆基于深度实践,把核心经验沉淀到自主开源的Slime项目中,助力企业做到大规模服务网格的开箱即用。
冯常健是在“数字化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分享周”上做出上述分享的。6月15~24日,由网易数帆主办的“数字化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分享周”在线上举办,围绕云原生、大数据及其行业落地的自主创新思路进行深入的探讨。在云原生侧,来自网易数帆、英特尔的9位一线专家团队,带来云原生技术及其在金融行业落地的实践,涉及Istio、Envoy、Slime、Hango、Multi-Buffer等前沿技术的创新。
6月23日19:00~21:00,我们还有服务治理技术论坛,将就如下主题进行深度分享:
- 基于服务网格 Istio 实现企业生产流量智能治理
- 把 Istio 塞入 Slime 的智能黑盒
- 英特尔Envoy TLS性能优化实践
- 从Hango看开源云原生网关性能优化之道
精彩不容错过,目前还有少量名额,感谢兴趣的朋友,可以报名预约直播。
报名链接:正在直播中!数字化基础软件自主创新分享周
Slime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lime-io/slime
- Curve 替换 Ceph 在网易云音乐的实践
- 云原生行业应用崛起,从“可用”到“好用”有多远?
- 云原生时代,中间件应该如何“进化”?
- Curve 进入 CNCF Sandbox,完善统一云原生开源存储拼图
- 网易数帆 Envoy Gateway 实践之旅:坚守 6 年,峥嵘渐显
- 网易数帆对 Istio 推送的性能优化经验分享 | IstioCon 2022
- IstioCon 回顾 | 网易数帆的 Istio 推送性能优化经验
- 有数BI大规模报告稳定性保障实践
- 数据标准在网易的实践
- 驯服 Kubernetes!网易数帆云原生运维体系建设之路
- Curve 基于 Raft 的写时延优化
- 您的声音我们关心 | 网易数帆有数产品Q1季报
- Slime 2022 展望:把 Istio 的复杂性塞入智能的黑盒
- 网易数帆王佰平:我的 Envoy Maintainer 之路
- 首届 DIVE 精彩回顾丨践行企业数字化,基础软件如何创新
- 首届 DIVE 精彩回顾丨践行企业数字化,基础软件如何创新
- 为什么你应该了解 Loggie
- 网易数帆数据生产力技术体系
- 汪源做客阿里云大咖说,论道 PolarDB 数据库开源与存储生态
- 网易数帆数据生产力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