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廠商們,請停止這種畸形的「軍備競賽」

語言: CN / TW / HK

2014 年 3 月,蘋果將 9 個月前在 WWDC 中面世的「iOS in the Car」更名為 CarPlay,並宣佈這一車載服務將會在年內正式上車。

3 個月後,首款支援 CarPlay 的車型在義大利馬拉內羅下線——為蘋果打響第一槍的不是別人,正是法拉利。

▲圖片來自:yahoo

售價高達 530 萬元的法拉利 FF 為 CarPlay 設立了一個極高的門檻,但蘋果顯然不想讓 CarPlay 成為少數人的玩物。同年,本田和現代也加入了這一陣營,推出了支援 CarPlay 的車型。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CarPlay 以極快的速度,席捲了整個乘用車市場。至於原因麼,來,感受一下同時期的 BMW iDrive 和 Audi MMI 吧。

▲BMW iDrive

▲Audi MMI

如今 8 年過去,蘋果在本月初召開的 WWDC 中驕傲地表示,在美國,有 98% 的汽車都可以使用 CarPlay,並且有 79% 的美國消費者表示自己只會購買支援 CarPlay 的車型。

CarPlay 的成功,不僅在於蘋果擁有強大的軟體實力和龐大的使用者基數,關鍵在於,它為使用者提供了同時期最好的互動體驗,一腳把中控螢幕踹進了新時代。

良好的互動體驗從何而來?一個優秀車機系統自然是必須的,另一方面,則來自將車機呈現在駕乘人員面前的螢幕。

螢幕大,不是一件好事

時間來到 2022 年,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在強調智慧化、網聯化,他們為其「智慧座艙」塞了一塊又一塊的大屏,把物理按鍵砍了又砍,以此來烘托所謂的未來感與科技感。

螢幕越做越大,其數量也越來越多, 可問題是,體驗真的變好了嗎

今年 3 月, 董車會 來到某國際車企的中國設計中心參與內飾設計方面的討論。會中,媒體們呼聲最高的建議是「加入更多的實物理按鍵」,原因無他——將原有的一堆物理按鍵完全融入螢幕之中,非常影響駕駛安全。

美國汽車協會曾與猶他大學進行過一項有關中控螢幕的研究,研究表明,駕駛員在汽車行駛時操作中控螢幕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對於年長的駕駛員來說,安全風險更為顯著,他們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通常要比年輕人慢 6 秒。

觸控式螢幕最大的問題,在於 駕駛員無法準確定位按鈕位置

猶他大學的一位機械與工業工程副教授表示,使用觸控式螢幕時,駕駛員總是需要低頭看螢幕,倘若使用的是物理按鍵,駕駛員在熟悉過後,就能夠清楚地瞭解按鈕或旋鈕的確切位置,操作時無須低頭。

退一步講,在使用者形成習慣後,或是廠商經過 OTA 優化了操作邏輯後,操作不便的問題能夠得到緩解,但 隱藏在背後的安全問題,是多少次 OTA 都無法徹底解決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每年約有 130 萬人死於交通事故, 分心駕駛 是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聯邦汽車運輸安全管理局的一項研究也表明,美國範圍內,有接近 80% 的事故都涉及一名分心駕駛的駕駛員,他在事故發生前 3 秒並沒有專注於駕駛。

所以說,在成熟的自動駕駛到來之前,駕駛員還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道路上。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之下, 比拼螢幕的數量和大小,並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螢幕,我們都應該保持克制

實際上,已經有汽車廠商發表了類似的觀點。

Polestar 極星的設計師 Conny Blommé 在今年 5 月的一場內飾設計研討會中表示:

大屏可能會導致駕駛員無法專注於路面,可能會導致意外發生。

螢幕的尺寸與數量,應與車型定位與用車場景緊密結合,並與車機功能深度繫結。

廠商若是想要給在車內放入一個,甚至多個更大的螢幕,那麼這些螢幕應該在不影響駕駛員視線的情況下,提供更多易讀、有用的資訊,從而提高駕駛安全性,例如即將變紅的交通訊號燈,事故警報,前方路況等。

同時,應為駕駛員保留空調溫度、風量、出風模式、除霧、應急燈、危險警報閃光燈、音量調節等常用的物理按鍵。

理想情況下,汽車廠商和 UX(使用者體驗)設計師必須將「 不干擾駕駛員 」這一準則融入到整個產品設計過程中,確保螢幕及其控制元件的設計不會干擾駕駛員進行安全駕駛。

加拿大交通部曾經推出了一份《關於限制車輛視覺顯示導致分心的指南》,其中提到,「(在車機上)完成一項任務的用時應少於 12 秒。」

汽車廠商們應該花更多的心思讓駕駛員脫離螢幕,而不是將一堆螢幕綁在他們面前。

在同一場內飾設計研討會中,BMW i 系列內飾總設計師 Matthias Junghanns 也表達了他的觀點:大屏設計將會被車企拋棄。

所有車輛的智慧科技都應該觸手可得,但控制介面只有在需要、或是你希望出現的時候才會出現。

Matthias Junghanns

對於螢幕的使用,不僅汽車廠商要保持克制, 我們作為消費者,同樣也要剋制

雖然不排除某些 UX 設計師確實是在「用腳做互動」,但我相信,多數設計師還是聰明的——他們也知道用旋鈕來調溫度更方便,用按鈕來切歌更方便。

實際上, 汽車廠商們的處境十分艱難 。一方面,他們在安全性上面臨著持續的監管壓力,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消費者對於車機的娛樂功能有所要求。

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畢竟,你怎麼能對消費者說不呢?市場不要了嗎?

如何正確引導消費者,是汽車廠商和各位媒體同仁都應該去思考的一件事,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這之前, 汽車廠商們必須要做的是,停止以螢幕大小和數量論英雄的,畸形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