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5G扭轉下降趨勢,全球移動運營商服務收入速度增長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Philip Kendall的觀察, 5G網路對美國、中國和韓國等市場的移動服務收入增長做出了廣泛貢獻。
這樣的結論是值得注意的。因為5G技術在最初幾年受到了大量炒作,但是早期回報卻沒有那麼令人鼓舞。一些電信運營商被迫放棄了對5G收取額外費用的計劃。儘管如此,根據Philip Kendall的發現,這項技術已經扭轉了全球行動網路運營商服務收入下降的趨勢。
“移動服務收入目前正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這是自2012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水平),5G是促成這種表現提升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Philip Kendall寫到。
他向Light Reading證實,這種收入增長反映在三個領先的5G市場:美國、中國和韓國。具體來說,他表示,截至2022年3月,美國有1.04億現網5G連線,佔該國市場的27%。這些數字與韓國(31%)和中國(25%)是一致的。
Philip Kendall認為,所有這些5G手機“顯著提升了收入表現”。他指出,在5G廣泛推出之前,運營商的移動服務收入一直在下降,但現在正在增長。
Philip Kendall的計算中包含一些注意事項、附錄和規定。首先,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樣,5G並不是影響收入的唯一因素。除了計算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從文化差異(韓國人常常以自己的技術精湛而自豪)到政策因素(中國政府幫助推動本土電信運營商部署5G)。
此外,美國5G市場的發展與中國和韓國市場大不相同。例如,Philip Kendall指出,韓國SK電訊(SK Telecom)的元宇宙平臺Ifland已經擁有超過100萬的月活使用者,每個使用者在該平臺上的訪問時間超過1小時。而在中國市場,Strategy Analytics統計有超過4000個5G專網。
與此同時,美國在這兩個領域都是顯著落後的。然而,Philip Kendall表示,美國運營商對固定無線接入(FWA)服務的關注程度遠高於亞洲同行。
Mobile Ecosystem分析師Mark Lowenstein最近表示,美國5G市場“與許多人預測的不一樣”。他指出,美國早期對毫米波頻譜的大部分投入都得到了補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的標誌性5G應用利用和體現了運營商的網路投資。
Mark Lowenstein還指出,另一項備受關注的5G功能——5G切片尚未進入美國市場,該技術可能要到2024年或2025年才會進入美國市場。
“來自運營商和其他移動生態系統參與者的大部分傳達資訊是,5G的最佳長期收入機會將來自企業市場。”Mark Lowenstein寫到。
邁向5G未來
此外,最近在美國關於5G的討論大多集中在通脹及其潛在影響上。Verizon、AT&T和T-Mobile已經採取行動提高服務價格和費用——AT&T的首席財務官最近表示,該運營商可能還沒有完成提價。
“(電信)行業已經很久沒有漲價了。”MoffettNathanson金融分析師在最近的一份投資者報告中心寫到。不過,這些分析師也指出,有跡象表明,美國無線服務付費後使用者淨增量的巨大增長將放緩。
“增長放緩預示著競爭強度的升級,而不是降低。”他們認為。
其他分析師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雖然價格上漲將支撐收入,但在充滿挑戰的經濟背景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後付費移動服務環境下,我們仍對EBITDA利潤率的永續性持懷疑態度。”Cowen的金融分析師在最近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C114 艾斯)
- 訊息稱小米物聯網軟體平臺 Vela 已經鋪開,多終端互聯體驗提升
- 又一家ITO靶材供應商歐萊新材開啟上市輔導
- 亞馬遜要求美監管機構撤回傳票:繞過公司騷擾貝索斯,擾亂運營
- 生產效率及產品良率得到顯著提高,巨集微科技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1.98%
- 讓更多“雅安造”產品銷往海外,雅安新經濟創新中心成創業沃土
- 對標絲芙蘭?御泥坊母公司砸千萬押寶高階美妝集合店
- 石英玻璃材料產銷兩旺,菲利華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37.05%
- 手機被“劫持”,廣告關不掉!應用平臺上架流氓軟體,開發者被上海警方刑拘
- 雙城“智造”亮點有哪些?這場盛會告訴你!
- 行業“卷不動”、市場“換不動”,家電賽道又跑回“老路”
- Unity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 Greg Madison 展示
- 小米 12S Ultra 工程樣機曝光:不止素皮,還有陶瓷和玻璃後蓋
- 廠商推出 280W 氮化鎵遊戲本電源介面卡,體積縮小 50%
- 格力迴應高溫或導致空調宕機:假的,60℃也能執行
- 戚薇工作室迴應被指賣假貨:均來自正規渠道
- 陷大幅關店、缺貨傳聞,便利蜂過冬?公司稱屬常規性調整,賬戶資金充足
- 舜宇光學科技:上半年營收約 169.72 億元,同比下降 14.4%
- 晒太陽30秒,供電10分鐘!可穿戴裝置有望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 物理學家用相對論破解意識之謎引熱議,網友直呼看不明白
- 谷歌申請其 AR 眼鏡原型的“波束成形”麥克風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