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飛虎互動CEO石海東:繼“無人銀行”、APP之後,銀行 To C 業務的下一個創新點在哪?

語言: CN / TW / HK

2016年的秋天,短影片開始出現在大街小巷,風靡的苗頭隱約初現。也正是這一年,國內音影片技術發展到了成熟期,越來越多地支撐起人們的“線上日常”——以前需要線下跑一趟才能辦成的事,如今在家開影片就能完成。

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銀行業務也不例外。以往去銀行辦業務,不僅需要工作日請假跑一趟,而且到了網點還需要取號排隊,費時又費力。尤其近兩年居家期間,線下辦理更為不便。

怎麼辦?遠端影片銀行,應需而生。

影片銀行,或叫虛擬營業廳,事實上並非剛冒出來的新生事物,但其真正走進大眾視野,卻是近一兩年才有的事。不論是通過影片連線櫃員來辦理業務,或是大額貸款或理財時的影片盡調、面籤,還是理財影片課堂和直播,都越來越為人所熟知。

表面上看,居家辦公期間提倡的無接觸辦理無疑是一道加速劑,但其實,其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飛虎互動創始人兼CEO石海東告訴雷峰網,目前國內線下銀行網點大約有20多萬家,房租、安保、裝置、人員等加在一起的開銷非常大,單個網點年均消耗成本多達幾百萬,整個銀行業每年為此花費成本高達一萬億元。

而這其中, “很大一部分成本其實是可以省掉的 ”

具體來說,一方面,很多銀行線下網點的產能並不是很高,平日裡,每天的人流高峰期往往只有1~2個小時,但房租安保等固定成本卻一直在消耗;另一方面,網點業務量每月也有高低起伏,完全固定的網點分佈和櫃員數量,在應對動態的客服需求時,難免會捉襟見肘。

而通過打造靈活便捷的影片銀行,就可以將一些對客服務資源集中起來統籌調配、降低綜合成本、提升服務效率,同時縮減部分線下網點,也能提升單個網點的平均產能。同時便利C端、B端兩大主體,一舉兩得。

事實上,銀行業由於天生就與交易、資料相伴,一直都走在資訊化、數字化的前沿。而影片銀行也是服務客戶場景中自然演進的產物。

二十多年前,石海東在擔任神州數碼集團副總裁時,曾負責過銀行網點計算機化的第一代技術平臺。而現在的虛擬營業廳則更像是當年線下網點技術平臺的“影片版本”。

多年的金融IT建設經歷,讓石海東對銀行網點渠道系統等方面瞭解頗深,也讓他提早感受到了在洞悉銀行數字化轉型和影片化的大趨勢。

於是,當2015年手機影片應用迎來爆發期、移動流量資費便宜起來、影片安全技術和5G得到飛速發展時,石海東和團隊判斷,金融的對客渠道也將出現重大變革,影片銀行大有可為。當年7月,石海東便創立飛虎互動,開始聚焦銀行業的影片化應用,幫助銀行進行網點的數字化轉型。

影片銀行,會是又一個“無人銀行”嗎?

事實上,對銀行線下網點的改造,最火爆的還屬四五年前,彼時“無人銀行”風行一時,如今再看,卻更像是一次理念上的啟蒙,而銀行APP經過多年發展,也陸續進入到整合、收縮階段。數字化轉型從來不易,現如今,這一接力棒又交到了風頭正起的“影片銀行”手上。

用影片技術來改造線下銀行網點,首先要梳理清楚: 哪些可以改?哪些不能改?

從大類上講,銀行的對客業務可以分為兩類:自助類和非自助類。

前者如在ATM機上存取款等、在手機銀行APP上轉賬、查詢、買小額理財等,這類自助交易量較大,往往能佔到銀行總交易量的80%左右。剩下20%的非自助類業務,則屬於複雜交易,銀行出於監管或風控要求,往往需要人與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而影片銀行,想要重塑的便是這20%的非自助類業務。 據石海東介紹,影片銀行現階段主要替代的是非自助類業務中的三大場景:

一是較為複雜的業務,通常很難在APP上獨自完成;

二是從銀行業務安全與合規角度,需要人工介入的業務。

三是需要互動、諮詢、引導的業務。

“這是目前影片銀行最合適的三大類場景。”

“本質上,影片銀行是一個新的、有溫度的 渠道業務系統 。”在石海東看來,線上化已不稀奇,但與APP、文字、電話等相比,影片帶來的是面對面的、有溫度的互動。正是影片銀行這種創新渠道,把網際網路的便捷性、與人工服務的優質體驗,達成了完美的融合。

飛虎互動作為早期影片銀行領域的先行者,在將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中收穫了豐富的經驗。

2018年飛虎互動為僑鄉眾多的台州銀行打造了7X24小時的影片“移動營業廳”。讓台州銀行的客戶足不出戶、讓身處國外有時差的僑鄉,隨時隨地享有銀行有溫度的、專業的金融服務。7*24小時影片“移動營業廳”普一推出就收穫好評,年業務量逐年上升,22年預計業務量已接近百萬。

“當然疫情也是一個助推,特別是監管層面,鼓勵抗疫情的遠端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現在,影片服務成為銀行的標配,業務場景影片化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只是先做和後做、以及如何做好的區別。

飛虎目前有兩大核心產品:一是企業級音影片服務平臺;二是基於該平臺的“虛擬營業廳”應用產品。這兩大產品合起來被石海東稱之為 “一橫一縱”戰略

他告訴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過去每家銀行幾乎都採購過一些影片相關的業務系統,但大都是零散買的,今天一個影片面籤,明天一個影片雙錄,但隨著影片業務越來越廣泛,幾乎所有的業務都需要影片能力的支撐,而此前買的一大堆獨立的影片系統,不僅難以整合,也無法支撐越來越廣泛的場景。

這時候,銀行們發現他們需要一個全行級的音影片基礎設施PaaS平臺,來統一支撐其各種業務場景的遠端影片化。而這也是飛虎推出企業級音影片服務平臺的出發點。

畢竟,真正的數字化轉型不是割裂的、碎片化的走一步看一步,而是從一開始就要做完整的、長期的頂層規劃,銀行需要的也不是“煙囪式”的割裂的系統,而是底座打通的PaaS+SaaS一體化方案。

石海東告訴雷峰網,這是一個新的產品品類和賽道,是因為重要行業的深度影片化,催生出的產品需求。目前飛虎企業級音影片服務平臺取得先機,經過銀行業的嚴苛考驗,正不斷橫向拓展延伸到保險、證券等泛金融行業,乃至延伸到能源、醫療等行業,將在銀行場景裡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推廣至更多的數字化轉型行業中。

除了橫向平臺,在縱向上,飛虎主打“虛擬營業廳”,覆蓋影片銀行、影片理財、影片貸款盡調簽約,以及影片合規、影片營銷,在銀行業務的每一個領域,都去賦能業務的影片化。

而中國銀行業的實踐,已經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飛虎虛擬營業廳在國外也獲得良好的反響,並已在柬埔寨收穫了落地案例。飛虎這個“一縱”,就是深扎銀行業,服務全球。

“一橫一縱”戰略下,飛虎既有平臺型的產品,又深扎銀行這個特定行業,打造優秀的應用場景的產品。“ 有點像微軟公司,不僅有 Windows 作業系統,還有爆款應用產品 Office。 ”石海東總結道。

進一步而言,在他看來,平臺和應用之間是“相互協同”的。如果脫離了場景,平臺的發展無從談起;而如果沒有平臺,場景也會變成無源之水。

兩個產品都做,雖然看起來是“有些重”,但其實能夠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是“打硬仗,結硬寨”的長期主義和穩健策略。

而想要“平臺”、“應用”兩手都抓,兩手都硬,除了飛虎自身 對場景邏輯的深刻理解外,還離不開領先技術和良好生態的支撐 。而這些也都是飛虎互動持續不斷建構的競爭壁壘。

99.99%背後的故事

將線下的面對面搬到線上,如何“保真”,就變成了一個事關成敗的問題。相較線下面對面,影片互動存在不少風險點,如影片卡頓、黑屏等,遠端客戶行為的真實性等等,直接影響使用者體驗與金融業務的合規性。石海東提到了幾個有趣的數字:

比如,在一項影片業務裡,點選“開始”按鈕後,先會有一個黑屏時間,也叫開畫時間,只要開畫時間超過3秒,就會有12%的消費者認為這個系統壞了。

再比如,銀行開展影片業務時,對影片過程中的證據留存要求極高。通常非金融場景中,影片錄製的成功率99%就可以了,也沒人深究,畢竟網路時好時壞。但99%的成功率意味著,每100筆業務就有1筆缺失業務證據鏈,這對銀行來說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再比如,如果客戶手遮著臉,從證據鏈上就無法確認是否是客戶主體的真實意願。

這些細微的差別和對行業的敏銳判斷,不是單純靠技術能夠解決的,而是源於對整個行業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作為行業老兵,飛虎團隊的聯合創始人CTO蔣旭馗,曾研發過佔領國內市場半壁江山的銀行網點業務平臺ACE,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金融業與娛樂社交行業,對影片的要求、對影片上處理業務的要求完全不同。飛虎從一開始就致力於將影片技術與銀行的高安全、合規與可靠性的特點深度融合。

2018年,飛虎又遇到了騰訊。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佈進行架構調整,新增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其中,騰訊雲啟創新生態,是CSIG面向創業者的孵化平臺,為企服創業公司對接騰訊雲和智慧零售、教育、醫療等等行業的能力與資源。

“930調整”後,騰訊開始大力佈局SaaS,騰訊雲啟創新生態接觸了很多創業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後,2019年飛虎互動與騰訊建立合作,獲得騰訊影片底層技術設施的加持後,進一步疊高了自身在音影片技術上的競爭壁壘。

石海東回溯近些年與騰訊雲步步深入的合作過程。2019年初,飛虎和騰訊金融雲聯合研發虛擬營業廳;2019年8月,加入騰訊雲啟推出的騰訊SaaS加速器首期,除了得到騰訊技術方面的支援,解決方案的共研,還因為騰訊強大的商務資源能力,接觸以及服務到多個金融行業大客戶。

雙方的合作從影片銀行開始,先是技術設施、行業認知層面的互補,隨後逐漸擴充套件到生態層面。合作不僅延伸至微信小程式、企業微信等生態入口,同時騰訊雲啟生態也幫助飛虎連結到了更多觸達客戶和ISV等合作伙伴的機會。

騰訊雲擁有強大的音影片基礎設施,支撐全球化的微信影片、騰訊影片會議的應用,石海東告訴雷峰網,作為騰訊雲的合作伙伴,飛虎最終與騰訊雲達成一個共識:金融行業需要不同於娛樂社交的音影片能力,騰訊音影片與金融FT團隊一起打造了針對金融行業的“金融專屬影片雲”,與飛虎的企業級音影片服務平臺深度融合,一起推動了金融業務影片化轉型。

通過雙向互補的合作,雙方不斷摸索和重塑著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生產關係。

做 To B 賽道里的“產品公司”

近一年來,隨著騰訊雲加速向“被整合”轉變,飛虎更多地走上了前臺,直面愈加激烈的行業競爭。

雷峰網瞭解到,目前市面上做影片銀行的廠商大概有兩類,一類是做企業級的音影片服務平臺,一類是專做金融場景SaaS應用的垂直廠商。

近兩年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無接觸辦理需求激增,鼓勵性政策檔案和行業技術標準紛出,有了規範有序的行業發展環境後,虛擬營業廳等遠端影片銀行業務迎來了繁榮,再加上網際網路等主流影片賽道的逐步飽和,開闢新的疆土已經成為音影片廠商們不約而同的選擇,金融場景逐漸成為“香餑餑”。

“去年,影片銀行在國內大約有幾個億的市場規模。”石海東告訴雷峰網,目前儘管市場規模還不算龐大,但增長很快,“飛虎今年銷售額預計要翻一番。”

賽道起飛,作為金融場景裡的“原住民”,飛虎面對的新挑戰也會越來越多。

“是挑戰,也是機遇。”在石海東看來,與音影片廠商相比,飛虎的相對優勢在於:構建了能夠支撐複雜金融業務的行業平臺。與垂直應用廠商相比,如影片交易、影片客服、影片合規等專項應用,飛虎的優勢在於藉助騰訊雲啟的生態優勢,得以搭建“一橫一縱”更豐富的產品組合,並且聯合生態內的夥伴,在全場景探索上走得更早、更快。

不僅如此,在飛虎的不少員工看來,飛虎還是一家不斷奔跑於客戶一線業務場景中的公司,能夠和客戶一起不斷挖掘出更多的影片化場景創新,被不少使用者反饋“有著敏銳的創新性”。

“飛虎是一家產品公司,而非傳統的IT服務公司。”兩者在商業邏輯上的區別在於,前者用更高的產品覆蓋率,去觸達更多的場景,和客戶一起碰撞出更多的創新想法,以期望打磨出更多 To B 爆款產品,進而規模化複製,推廣給其他客戶和行業,從而形成良性迴圈的“飛輪”效應。無疑, 這是一套更具網際網路色彩的打法。

“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石海東告訴雷峰網,迄今飛虎已協助一百多家銀行實現了服務模式的變革,客戶覆蓋股份制、城商行、農商行、乃至村鎮銀行。並且正將這些實踐經驗和產品服務帶到更多的行業去,服務更多的客戶。隨著海外客戶的成功落地,“飛虎將致力於全球化發展,讓全球使用者享受誕生於中國的新形態的服務。” 雷峰網雷峰網

雷峰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