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籠子裡的碳補償機制,初心受疑的大公司

語言: CN / TW / HK

“20年前碳補償就不起作用,現在依然不起作用。這是為什麼?”

編譯 | 王天怡

編輯 | 王紫荊 國佳佳

排版 | 翟梅

或許你不知道碳補償(carbon offsets),但你一定知道國內的碳中和、國外的net zero。 碳補償指的是個人或組織向二氧化碳減排事業(比如植樹造林)提供相應的資金,以抵消自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舉例來說,當一片樹林的減排量被一家公司買下後,該公司可以用這片樹林的碳減排量抵消自己的碳排放量,而且這片樹林的減排量不能再被其他公司或個人使用了——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買排放權。這些交易通常都在獨立的碳交易所完成。

英國為恢復生態開展植樹行動 

圖源 | Paul Birchfield/Avalon/Getty

作為一種可以交易的金融產品,碳補償的市場份額已經增長到10億美元。因為公司競相宣佈自己的碳中和排放目標,碳補償也從一個無名的概念漸漸變成廣為人知的、“走向成功”的工具,而且成本還不高。

但銀行和監管機構其實一直對碳補償的商品屬性存在擔憂: 碳補償誕生的初衷是為了減排、改善氣候, 過分商品化會不會“玷汙”了碳補償的初心

市場不夠透明

碳補償有兩種形式:受監管的和不受監管的。受監管的碳補償市場中,歐盟的排放交易計劃“cap-and-trade(限額與交易)”規模最大,2021年已經籌集了340億美元。該計劃可以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求企業在過度汙染時購買額外補貼,或讓有份額剩餘的企業向他人出售其碳排放額度。

但是,受監管的碳價太貴了。歐盟監管下的碳補償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企業轉向了不受監管的碳補償市場,來實現其碳排放目標。

不受監管的碳補償又叫自願碳補償 投資管理和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一份報告顯示,自願碳補償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3.06億美元漲到了2021年的10億美元,2030年可能會增長到350億美元。

英國央行前行長Mark Carney經過審慎測算後認為,到2030年,碳補償市場的規模可能會上升至500億美元。

參與者都在努力建立最佳的交易方式,但碳補償還是面臨著許多批評和質疑。

瑞士信貸投資銀行在5月份的一份報告中,將自願碳補償市場現狀比作美國的西部地區,稱其為 “wild west”——自治、缺乏透明度

瑞士信貸指出,達美航空(Delta)和大眾汽車(Volkswagen)在2021年的碳補償信貸購買量分別是2020年的兩倍和五倍左右。然而,在可持續發展監管機構CDP披露資訊的支援下,瑞士信貸警告稱:“經過調查, 我們認為 大多數公司在購買碳補償時,初衷可能都不是為了節能減排、保護環境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現大多數可再生能源專案並沒有在最不發達國家進行佈局,加劇了全球氣候治理的不公平現象。”

瑞士信貸補充稱,數百家公司正在發表各種關於碳補償交易的宣告,但使用“net zero(淨零)”等術語的方式不同,造成了混淆。

“投資者、監管機構甚至消費者的審查越來越細緻了,他們希望確保公司做出的宣告是合理的,而不是用來洗綠的。”

20年碳補償專家:

別被體系和概念侷限

媒體對去年COP26氣候變化會議的關注也促使公司準備給自己設定碳中和目標,有些公司之前在這方面完全沒有規劃。

去年秋天COP26氣候變化會議在格拉斯哥舉行

與會者正在討論

圖源 | Bloomberg

所以,相比減少天然氣使用,購買碳排放額度這種“便宜、簡單”的方法對公司們來說更有吸引力。加州大學伯克利碳交易專案主任Barbara Haya解釋道。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在3月份釋出的一項重要氣候變化公告中建議, 提高碳補償使用的透明度 。SEC表示,企業購買碳補償如果真的是為了減碳,則需要披露購買後的減碳情況。

在公告“碳補償資質、準確性和質量方面的問題”這一部分中,SEC專員Caroline Crenshaw警告監管者:“如果公司自稱他們採用了其他方式減碳,就需要把具體的實施計劃告訴投資人。”

為了幫助公司遵守新規,前SEC專員Annette Nazareth加入了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ntegrity Council for the Voluminal Carbon Market)。這是一個成立於去年9月份的全球治理機構,旨在制定碳市場行業標準。Nazareth稱,該委員會的第一項任務就是為優質碳信用配額設定標準,該標準預計在2022年第三季度公佈。

對碳補償市場的質疑聲沒有消失。Haya在碳補償上研究了20年,說: “20年前它不起作用,現在依然不起作用。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經過20年的實踐和學習,碳補償機制的質量還是那麼差?”

Haya認為, 目前的碳補償計劃存在幾大痛點,一是重複計算,二是標準模糊 她建議,如果公司真的想做碳補償,可以投資具體的碳清潔專案,比如環境保護專案或新的減排技術。

“我們要努力收緊市場,”Haya補充道。她提議,首先,市場規模需要大幅度縮小。其次,公司可以採取各種方式進行碳補償,不必被眼前的體系所限制。

原文標題為《Critics take aim at ‘wild west’ carbon offset market》,2022年6月8日由Financial Times釋出,作者為Patrick Temple-West。

題圖來源 | Unsplash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