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 Tracking - 1.12 | 從今天開始自拍吧!
朋友們好,
好久沒有更新了,最近在更新我們自己的 APP,v1.0 版本其實已經可用,但是我們計劃直接上 v1.1 版本,目前 Google Play 和 iOS Store 已經通過稽核,Testflight 也已經通過了,計劃下週做好 v1.1,然後我們自己測試完就會 正式釋出。到時候我再詳細的介紹一下 APP 的具體功能,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總結一句話,我們自己的 APP 就是給市場上炒幣的人提供資料和資訊/研究服務。這個市場資訊過於繁雜,我們會做篩選,然後把我們自己的研究內容分享出來。
然後市場上最近也發生了好多有意思的事情,市場大跌,好多人看空。對於這種想法,我是覺得啊,怎麼說呢?注意個毛的風險啊!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這樣的道理難道不明白嗎?大跌就是大機會!
這行業又不是線性發展的,你根本不知道這行會發生什麼事情,把自己放小,不要下牌桌最重要。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開高倍合約去賭,只是不要太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如果是你很看好的專案,短期內下跌了,就想賣掉這樣的行為可能是不合適的。
今天:fire:了的一個 NFT - 自拍
Made my day.
:art: 行為藝術。這老哥說的這些照片是自己從 2017 年開始每天給自己拍自拍,一直拍了五年,然後這些照片現在都是 NFT。發這個推特的時候地板價是 0.16 ETH,寫這段話的時候地板價是 0.5 ETH,中間隔了半小時。
不知道怎麼評價這個玩意。。只能說果然是人們更願意去相信故事而不是事實。在一個明知道是騙人的遊戲中,只要參與的人夠多並且都不說,遊戲就會持續進行下去。
皇帝的新裝能夠流傳那麼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再說點正經的。
dYdX 要上 V4 完全去中心化,手續費也不眯了,還給社群
核心就是要做完全去中心化,進一步降低交易費用。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會把交易手續費還給社群,不再是基金會/公司自己收著了。 但是具體交易手續費的去向以及方式都還沒有確定,但是無非是幾種可能:
-
Staking 獎勵
-
從市場上回購 Token
-
留存專案金庫
-
交給社群,讓社群來提案處理
受到這個訊息影響,DYDX 也是漲了一些從六塊多到了七塊多。但是整個 V4 的實現可能要 2022 年底才行,所以一年以後的事情說不好。
紅杉和 Paradigm 投資了 Citadel Securities 11 億美元
Citadel Securities 和 Citadel 分開運營,交易量佔美國股票市場 27% (WSJ 的報道)。投後 Citadel Securities 的估值好像是 220 億美元。
具體的目的沒有透露,但是猜猜看:
-
crypto mm 本身很賺錢
-
為了 paradigm 自己的 portfolio
-
自己錢太多 crypto 行業內部暫時消化不了沒得投
多說一句 Citadel Securities 搞得是花錢買散戶(來自 Robinhood)的訂單流(Order Flow)然後做交易執行。
今天看到 Crypto 也有這麼個玩意出來了,叫做 KeeperDAO,放個連結:
文章裡面沒有具體說會怎麼實現,只是希望在 Crypto 裡,而且是鏈上做類似的事情。鏈下做的話就是交易所了。
Looks Rare 的吸血鬼攻擊
Looks Rare 是一個 NFT 交易平臺,類似 OpenSea。
吸血鬼攻擊一開始來自於 SushiSwap 和 Uniswap 的故事。DeFi Summer 剛剛開始的時候,Uniswap 是最主要的一個 DEX,因為上面有流動性。後來 SushiSwap 出來以後,直接 Fork 了 Uniswap,並且還加了一個 Token 的激勵機制,讓提供流動性的人能夠獲得獎勵。這樣一下就把 Uniswap 的流動性吸走了非常多。這也迫使後面 Uniswap 發了幣,給了空投。
類似的劇情再一次出現了,OpenSea 讓人詬病的就是市場壟斷地位,所有的交易費用都被團隊自己拿去,也沒有發幣。包括 Looks Rare 在內的很多專案都希望通過 Token 的形式把交易量引導到自己的平臺。
個人非常不喜歡這樣的投機取巧行為。
Messari 期權專案研究
就是一篇研究報告,把市場上期權相關的專案都概括了。目前市場上的期權產品主要就是兩類,一類是基礎協議,使用者直接參與協議的訂單簿提供流動性,另外一類是搭建在基礎協議之上的結構化產品,從使用者感知的角度就是理財產品。
Glass Protocol 上線 PRISM
這個是最近看到的比較有新意的一個 NFT 流動性解決方案。之前比較可行的方案都是碎片化,以 Fractional 為代表。
PRISM 的方案是 AMM,就是把一定數量的 NFT 資產(和 ETH)放到池子裡。當有人購買這個 NFT 資產時,價格就會上升,當有人賣的時候,價格就會下降。上升和下降的數量由提前寫好的 Bonding Curve 決定。更加具體細節的資訊目前還沒有披露。
就目前來看是一個比較有新意的方案,但是限制也比較明顯。這其實就是把 NFT 當作是一個 ERC20 資產,所有的 NFT 資產應該都是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 NFT 比較難定價,或者只能定一個地板價,使用者隨機獲得其中一個。
推特:0xwayne_z
- The Merge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 一些關於 Web3 產品和 Wallet Connect 的筆記
- Crypto 治理機制的自我毀滅與變局嘗試 - Jun Week1 Market Recap
- Week3 Recap - 看似聊穩定幣實則 Long ETH
- Crypto Market Review May Week2
- 今天發生了什麼?
- CoinGecko Q1 行業報告中文精華 & 全文
- Crypto Market 市場回顧 Apr Week4
- Crypto 市場回顧 Apr Week2
- Curve 生態是套娃還是 DeFi 樂高的巧妙組合?嘗試讀懂 Redacted Cartel
- Crypto 市場回顧 Apr 1
- 2021 交易所年度報告總結&完整 PDF|過年好|快去下 TokenInsight APP
- Narrative Tracking - 1.13 市場動態流水賬
- Narrative Tracking - 1.12 | 從今天開始自拍吧!
- Narrative Tracking -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