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是怎麼“做一家普通公司”的|我再試試周戴夫
前兩天,騰訊在央視投放了品牌廣告,也是歷史上第三次在央視投廣告。
第一次是3Q大戰結束,讓使用者二選一的騰訊急需挽回形象,於是策劃了“彈指間心無間”的系列故事。
第二次是2015年春晚,目的是為了推微信支付,搶紅包一夜爆紅。
第三次就是今年新年。沒有需要挽回的形象,也沒有急於推廣的業務,騰訊用一句話對國家表態:

在我們這做生意,安全比效率更重要。
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會上,發改委給“虛”和“實”做過定位: 虛擬經濟產生於實體經濟,也要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原則不能變。
但是這兩年“虛”的這些越做越過分,美團外賣抽成27%,金融貸款平均年化20%,阿里也不遑多讓,數百萬外賣騎手、線下餐飲、線上商家都在為平臺打工。
結果怎麼樣?一個被罰34億,一個被罰182億。這還是下手輕的,放國外直接分拆了也說不定。
按照當初國家給的定位,網際網路公司生長壯大,是為了反過來促進實體的穩定增長。只有百業繁榮,才能普惠整個社會,共同富裕。
去年8月,中央財經委第十次會議,課題就是共同富裕。會議剛結束,騰訊立馬宣佈再投500億,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這等於是四個月內,騰訊連投1000億,用來“發揮企業在三次分配中的主觀能動性”。一個月後,阿里才跟著投了1000億。
很多人都知道拼多多在助農,俞敏洪在做農產品直播,這些也都是國家鼓勵的方向,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當初兩會馬化騰的提案是《關於“後脫貧期”促進鄉村振興的建議》,具體是:引導網際網路科技與智慧農業“同頻共振”激發鄉村振興動力。與此同時,騰訊的投資也從京東、虎牙鬥魚這些陸續撤出,轉向晶片、製藥等行業。
——在國家需要時,承擔該承擔的責任,理解該怎麼做,我覺得這真的是騰訊的優勢。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騰訊員工大會上,馬化騰表示:
“ 騰訊只是國家社會大發展期間的一家普通公司,是國家發展浪潮下的受益者,並不是什麼基礎服務,隨時都可以被替換。 未來,騰訊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時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聯結器。”
瞧瞧人家這覺悟。現在知道什麼叫“安全比效率重要”了吧?
啥叫安全?很簡單,多繳稅,多創造就業,多跟著國家的步伐,國家說脫虛向實你就去助力實體經濟,國家說共同富裕,你就拿1000億出來做基金,國家說卡脖子專精特新你就要向晶片、製藥、人工智慧等行業投資, 多把自身的命運嵌在國運裡,而不是想著坐地收稅,隨時準備拔X走人 。
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全。真出事的時候,才有商量的餘地。別覺得自己大,不能拿你怎麼樣,這兩年起高樓、宴賓客的多了,真到樓塌的時候,人民聽個響鼓鼓掌,其他啥也沒耽誤,最終小丑竟是你自己。
巨頭們多學學騰訊,做普通公司吧。
你還應該看:新年願望,為國暴富
本文經授權釋出,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growthhk.cn/quan/56201.html
- 遊戲行業如何藉助遊戲5A模型實現增長突破
- 增長黑客有哪些思維習慣?為什麼效率更高?
- 加盟模式存隱患,百果園跌倒在自家“果園”|藍鯨財經
- 交個朋友乾貨分享,讓使用者下單的邏輯
- 朱晶裕:疫情之下,會展行業如何破局?
- 高成交轉化的種草內容|普浪呢
- 空手:直播進化史
- 消費者更挑剔了,新消費企業如何挖掘新機會?
- B站(嗶哩嗶哩)直播:如何檢視B站UP主的直播資料?
- 缺流量、沒創意?B站UP主如何快速學會爆款影片製作方法?
- 兩年內5000萬臺電腦都要換成國產電腦
- 捧哏讀書-金字塔原理
- 捧哏讀書-增長黑客
- 風口上的直播營銷:如何講好品牌故事,從賣產品到賣“鏈路”
- 逸仙電商提效轉型的八個訊號|窄播
- OATLY噢麥力如何引爆直播轉化效能,整體ROI提升超一倍
- 數字化時代,如何找到企業的增長飛輪
- 付費知識軟文的三種寫法
- 王永強:看清跨境物流行業增長的本質和底層邏輯
- AIDA模型分析 | 如何衡量廣告投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