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开始,16万以上的老年人相继砸钱,入住了在美国奥兰多全球最大的养老社区,官方宣称这里是老年人的“退休天堂”,可以夜夜笙歌,尽情狂欢。
这个养老社区的全称叫做“The Villages”,它的占地面积十分地广阔,足足有83.14平方公里,一度超越了美国的曼哈顿。
“退休社区”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退休社区,近几十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完善,居民区、娱乐区、教育区各个功能分区更是让在此居住的退休居民乐不思蜀。
这个社区是由亿万富翁家族莫尔斯出资建造,该社区又被称为群村建设的典范。
“村庄”的定位极其明显,就是为美国的老年中高层阶级打造一个完美的退休圣地。
作为“老年人迪士尼乐园”,“村庄”从开始建设就吸引了无数临近退休人员的注意。
但是一些已经入住的居民,却不太适应“村庄”的生活节奏,有着想要搬离社区的想法。
居民生活状况
那号称美国乌托邦的“村庄”,在此居住的“村民”们,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
开着汽车从奥兰多出发,向西北方向行驶70多公里,就看到了群村的入口。
群村的入口就像迪士尼乐园入口一样,映着蓝天白云,让人们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占地面积如此广阔的群村,横跨了三个县,当初莫里斯家族修建这个项目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规划。
群村内部的管理和公共服务并非归属于萨姆特、莱克和马里恩三县,而是由一个社区发展区统一管辖。
这个社区发展区的地位,在佛罗里达州相当于地方的一级政府。
佛罗里达州还为此专门下达了一份《规范社区发展区法案》,保证了发展区的合法地位。
发展区的事务由5名董事进行管理,董事也是根据社情民意,选举产生。
群村的前身是佛罗里达州的退休房车营地,到了90年代,莫里斯家族在此基础上大兴土木。
群村的居民区修建的是一大片整齐划一的低密度的独立式别墅,给了在此居住的居民足够的私人空间。
群村由着80多个村庄组成,每个村庄都有着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
群村的住宅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不能卖给年轻人,19岁以下的年轻人不能在此逗留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想要在此长久居住,退休居民的年龄必须在55岁以上。
有着这样一个奇怪的规定,官方给出的解释为,老年人其实大多都不太希望,其子女过多打扰他们的退休生活,一个月时间已经是极限。
出于这一点的考虑,群村也有着专门的片区不做年龄限制。
80个村庄一共组成了6个片区,301公路以西的“家庭友好”片区,则是满足了年轻人与父母一同居住的需求,作为其他5个主片区的附属。
其他片区的结构相对灵活,也预留了大片公共区域,能够不断调整边界,进行扩建。
除了居民区的别墅群,群村随处可见的就是一些公共娱乐场所。
一家老小都可以找到乐子的野餐公园、宠物公园以及儿童乐园都包括在内。
3个大型的商业中心从各自的广场,向周边的商业街辐射,咖啡馆、酒吧、服装店应有尽有,满足了退休居民各种各样的需求。
健康保障应有尽有
到了晚上,商业中心的广场上还会有着不同的乐队进行巡演。
在居民区旁边的还有一些银行之类的金融机构,大型的连锁店、沃尔玛等超市也入驻其中。
为了让居民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群村还联合了当地政府,提供了相应的医疗设施。
一家区域综合医院支撑起了整个群村的医疗,医院拥有223张床位,提供24小时的急诊,甚至一些专业的手术。
5家基本医护中心和1家特别医护中心分散在群村,便于居民就医。
在共同交通的建设上,群村也考虑到了老年人腿脚不方便的特殊性。
所以在这里的居民,全部都使用着高尔夫球车作为代步工具。
高尔夫球车操作起来很是方便,不需要驾照就能驾驶,可以便利地到达群村各个角落。
为了吸引更多人入住,群村还提供了观光巴士服务,让有想法入住的退休人员尽情领略群村的魅力。
当然,群村并不排斥机动车,但在道路上的车速不能超过16千米每时。
有着这样的规定,所以在道路宽阔的干道上,不会发生堵塞的现象。
而且,群村之所以能够吸引16万的退休居民离开原来居住的城市,得益于群村购买房产的支付优势。
靠着亿万富翁莫里斯家族作为后盾,群村的住宅有着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
相较于佛罗里达州的其他城市,在群村购买房产只需要5%~10%的首付。
剩下的则可以申请长达30年的贷款,并且申请贷款者的年龄没有上限规定。
所以在此居住,每位退休人员每个月除了房屋贷款以外,其余的会员费、地税加在一起才1251美元。
群村的定位本就在在美国的中高层人员,这一点钱基本上他们都很乐意支付。
短板
有着这样优越的条件,在这里生活的看起来就是人间天堂,但尽管如此,群村的运营模式,也并非尽善尽美。
第一个特色也是弊端就是进入群村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这也就意味着退休居民不能长时间和自己年幼的孙子待在一起。
尽管之前已经提到过有专门的片区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但依然也有着时间限制。
这一项规定在推出之后,就一直受到社会各层人员的批评,指责群村发展区剥夺了老人享受子女承欢膝下的乐趣。
但经过了一二十年的检验,如今群村项目大获成功,这一项规定似乎更加符合了退休人员的意向,得到了目标人群的推崇。
第二个让人诟病的是,群村内的居民,基本上全部都是白人,种族很是单一。
作为民族大熔炉的美国,其他肤色的人种在人口结构中占据了很大部分,但是反映到群村,这一点却完全消失了。
虽然群村也在大力吸引其他肤色的居民入住,但是近几年来来看,得到的成效甚微。
2014年的调研结果显示,98%的居民仍然为白人,且家庭年收入都在6万美元左右。
第三点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虽然群村的居民有很大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畅玩,但是群村都大众传媒上,却进行着高度地把控。
开发群村的公司和居民共同创办了群村专属的媒体,不允许其他新闻媒体出现在此。
群村新闻网、《群村每日太阳报》、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都被开发公司牢牢控制在手中。
居民们能够看到的新闻报道,全部都是群村举办了欢乐盛会,酒吧的嘉年华,乐队的表演。
主流媒体则成了社区发展的传声筒,成为了控制居民们的精神工具。
特朗普在选举总统期间,就两次访问了群村,他也是史上第一位有此举动的总统。
白人聚集的群村,自然是美国共和党毋庸置疑的追随者,每次大选,共和党派人士自然不会放过群村的居民。
群村的居民本来就群情激昂,加上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的不断渲染,自然成为了特朗普等有心人士的大力支持者。
但就是这样一个连国家总统都愿意造访的退休社区,其真实的生活面貌却让人有些意外。
群村的开发公司把这个项目选成为“老年人的迪士尼乐园”,但这正是开发商用来营销的噱头。
别墅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式,不少的街区甚至还有着一些殖民主义时期的色彩。
歧视黑人的海报、白人高高在上的宣传充斥着整个社区。
拥有着高度自治权的群村社区,拥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国中国。
虽然如今种族歧视已经在美国大大减少,但是在群村,这样的观念很是浓重。
所以几乎没有其他人种愿意造访群村,即便是对外的海报把群村描绘得天花乱坠。
虽然这里到处都是阳光和沙滩,但对于白人以外的人群,这里就是人间炼狱。
在这里肆意放纵的白人群体,似乎是失去了法律的约束,人伦道德起到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夜夜笙歌的酒吧,女性们穿着露骨内衣和短裙在舞池中畅快地放飞自我,男性则在一旁喝着酒,抽着烟,目不转睛地盯着舞池里的女人们。
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男性,自从他的妻子去世以后,就把头发染成了自己的颜色,并且开始了夜生活。
在夜场中,他总能找到可以陪着自己度过这个美好夜晚的女性,这让他觉得,生活在群村,他找回了年轻时候的快感。
岛上的一切
美国的一位制片人LanceOppenheim,不太愿意相信海报上描绘的场景,于是便来到了群村,拍摄了一段关于群村的纪录片。
他觉得群村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更多推许居民入住精心设计的骗局,无数人上当受骗来到此处,沉沦在酒池肉林之中,却毫无所知。
酒精麻痹了居民们的感官,让他们释放出了原始的天性,社区发展区对此则认为是正常现象,丝毫不加以管束。
所有的表像只要只要静下心来一想,就会让人觉得毛骨悚然,这里毫无秩序可言。
这位制片人也随机采访了一位在高尔夫球车上躺着的老年人,他觉得:自己看不到贫民窟,也看不到任何关于消极的东西,而是四处都散发着美好的氛围。
81岁的Dennis Dean也被群村如痴如醉地生活吸引,但是他负担不起再群村的房费。
所以他在来到群村之后,就一直住在自己的面包车内,他的面包车也没有合法的停车位。
他是一位终生未娶的花花公子,来到群村唯一的目的,就是寻找着自己的艳遇。
Dennis Dean希望他能邂逅一位在此购买房产的有钱女性,自己则可以名正言顺的住进群村。
对于那些确实想要享受退休生活的夫妻而言,混乱的社会秩序也让他们苦不堪言。
妻子Anne Kincer和丈夫Reggie相伴走过了47年的岁月,但是Reggie来此不久之后,就开始染上了毒瘾。
Reggie在和其他居民的享受生活的过程中,慢慢迷恋上了可卡因和大麻给他来来的精神上快感。
虽然之后Reggie尝试着进行戒毒,但是依然没能成功,还因此数次被捕。
Anne觉得,来到群村之后,他们夫妻的生活就像是一团泡沫一样,别的居民全部都乐在其中,她自己却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是虚幻。
Barbara Locciatto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多年的时间,她甚至觉得自己的私生活都受到了约束。
粉刷自己的房屋都要董事会的许可,董事会给出的解释居然是要维护整齐划一的规划。
获得了批准之后,Barbara也是能从董事会规定的颜色中就行选择。
而且别墅外面的草坪上,也不能放置一些装饰物,社区发展区给出的理由如出一辙。
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也是有群村规定的几个,群村还禁止居民们自行装配天线。
每家的宠物都有严格的限制,宠物重量不能超过40磅,还不能超过两只。
宠物的牵引绳甚至都不能超过7英尺,像这样对于生活细节方方面面的规定,简直是多如牛毛。
所以对于真的想在这里安度晚年的老年人来说,这些限制似乎让生活原本的乐趣就所剩无几。
所有的配套设备,也就不能为了向往的生活服务,即便是再健全,再人性化,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这个美国的乌托邦,即便是到现在疫情十分严重的时期,举办的狂欢聚会也不加节制。
这个“老年人的迪士尼乐园”,似乎就更加让人想在宣传海报上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完-
参考资料
新华养老周刊:《16万老人砸钱入住,这个全球最大的养老社区,成了活力老人的“退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