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高尿酸、痛風患者白天能夠通過排汗、排尿、排便等多種途徑,進行尿酸排泄,從而避免痛風突然發作。可是到了晚上,身體各個器官都處於休息的狀態,無法進行正常的尿酸排泄,所以,痛風患者尤其需要注意晚上睡前的種種行為。
下面馬超醫生具體講解:
1、睡前憋尿
睡覺前如果不能及時排尿,一方面,憋尿會損傷腎臟功能。另一方面“積累”的尿酸不能及時排出,易沉積在腎臟中,形成腎結石,增大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2、夜宵過於豐盛
比如海鮮類食物,如果在晚上,患者用海鮮、燒烤、動物內臟等作為宵夜來吃,可以説,吃一口,就可能導致痛風發作。
3、睡前過度運動
由於在運動中,會產生非常多的乳酸,乳酸會成為尿酸排泄道路上的阻礙,於是尿酸沉積起來,造成痛風發作。
4、睡前不注意保暖
因為尿酸會在身體多個關節部位進行沉積,腳部易受寒,抵抗力、免疫力低,再加上血管比較豐富,尿酸極易沉積在此處,導致痛風發作。
喝水。
想要預防痛風,首先要預防尿酸升高。水喝得越多排尿越多,排出體外的尿酸也就更多。此外,痛風一般都是在夜間發作,在睡前喝點水,能夠預防在長時間的睡眠過程中發生尿酸濃縮,尿酸含量增高。因此,特別建議高尿酸血癥患者和痛風患者在睡前喝點水。
晚上補充水分最好不要超過200ml,以免增加夜尿量影響睡眠。同時,馬超醫生建議為避免增加心臟負擔,不要大口大口喝,要慢慢嚥下。一般建議在睡前1~2小時內喝水,推薦飲用經濟實惠的温開水,但患有心衰、特別嚴重腎臟疾病的患者,在睡前儘量要少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