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019-09-13 13:37:24

 



 

1.

一位同學在下課時問我,老師我考研,應該買什麼樣的單詞書。


我說,隨便買什麼都行。


這已經是這周,第三個同學問我,應該買什麼單詞書了。


當英語老師這麼多年,我已經數不清多少同學問了我,要買什麼單詞書了。


每次有同學問我應該買什麼單詞書,一聽到這個問題,我就很確定,無論我說買什麼單詞書,他都多半背不完。因為如果你買過單詞書,你應該很清楚的知道,什麼單詞書幾乎都一樣,就是那麼多詞。可惜的是,沒幾個人能背完。


我們甚至為了不回答大家的問題,自主開發了考研炸藥包裡的一本書,叫大黃,在系統班裡送給大家。


但在課上,還是有同學在問:怎麼用啊?


我知道這背後的邏輯,也知道問這些問題的同學,背後有一個底層的邏輯:不願開始。


我曾經研究過很多同學,看看他們為什麼不能背完單詞書,答案都指向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方向:因為他們追求完美,所以從來不開始。


因為他們在尋找完美的時間開始,所以從來不開始;因為他們在找尋完美的狀態,所以從來沒狀態;因為他們在尋求完美的方法,所以從來都是錯誤的方法……他們找著找著,就再也不開始了。


這是個很奇怪的邏輯:因為追求完美,所以從不完成,因為不完成,所以不完美。這世界真有趣。


而其實,同學,我想告訴你,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我想起自己第一次開始背單詞書的日子,沒有完美的開始,是在過年時在回家的火車上隨手打開了一本單詞書,那時還沒有高鐵,我坐在火車上,一個詞一個詞的開始背,可惜,背了前面忘了後面,跌跌撞撞13個小時,到了家。


第二天,我醒來繼續拿起書來背,因為如果不堅持,昨天的十三個小時,就白費了。


我有些不記得背了多少天,但那些狼狽的日子,就這麼歷歷在目,一天天恍如隔世,應該是第十幾天時,我背到了最後一章,關上書的一剎那,我嘆了口氣,開啟書的剎那,一口氣又吸了起來——因為我忘得差不多了。


但我安慰自己,好在,我完成了。


於是我開始了第二遍,開始了第三遍,開始了一邊配合真題一邊配合單詞的第四遍。


直到今天,這些單詞滾瓜爛熟,在任何時候,我都能回憶起來。


那是我第一次背單詞的經歷,並不完美。


但因為先完成了,所以,才有了完美。

 

2.

越長大越發現,那些總是追求完美主義的人,最後過的都挺一般,甚至,從來沒看到他們真正意義上做出完美的事情。


因為完美不是一開始對自我的要求,而是在行動中不斷調整得到的。


我想起我的一位好朋友,他從來什麼也不做,就是拼命的說,拼命的想,然後每次一做,就是千瘡百孔,露出馬腳,接著自信心被打擊,最後又回到了原點,繼續想象著完美。


直到今天他還是這樣,成天一副自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明白的的樣子,但仔細一看,他什麼也沒做,卻依舊追求的這完美。最可怕的是,他還指責別人,說別人不好。


人總在思想中追求完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完美的事情本身就不存在,就算存在,也應該是在行動中的調整,逐漸逼近完美。


就好比你在考研的路上,總是想,卻從來不做點什麼,這是危險的。


高手永遠追求完美,但同時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高手從不只是想,他們先做。做著做著,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做著做著,再去調整,這是高手所為。


我記得在籤售的時候,一位讀者很可愛,他說,龍哥看你寫了小說,我覺得我也能寫。全場都在鼓掌,我也豎起了大拇指。


但我說,你這是錯覺,寫寫就知道了。


大家開始笑。他開始動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告訴我,他寫著寫著才發現,連“的地得”都分不清,更別說寫作的結構和細節應該如何搭建,他私信我說:“我對專業二字一無所知。


我說,彆氣餒,持續行動著,再試試看。


一年後,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他找了很多出版社,都被拒絕了。他說,我知道寫得一般,甚至可能出版不了,但我至少明白了要去行動。


但我跟他說,彆著急,雖然完成了,但是還要完善,最後才能完美。


他開始修改自己的小說,我知道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但至少他離完美,更近了。


我期待他的小說能被出版,但我更期待的是,他能繼續努力,逼近真正的完美,雖然這一切,還需要時間。


3.

我想這個公式在成長中很重要,在考研的路上格外重要,所以我特意寫給你看:完美=完成+完善。


前提是你應該先完成,換句話說,你要先行動,把事情畫上一個句號,接著一點點精進,才能逐漸貼近完美。


就好比雕刻一尊雕塑,最先完成的應該是輪廓,接著要花很久的時間,去打磨細節。而不是想當然覺得,這個東西,我也能做,然後想著想著,就不做了。當然,我們依舊會發現身邊很多眼高手低的人還是在嚷嚷著自己也行,那沒關係,那些人不是我們要效仿的物件。


話語上的巨人並不是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才是真侏儒。


隨著時間的遷移,你會越來越感覺,一些人做著做著,他們越來越厲害;一些人說著說著,就再也不做了。


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想必也是這個道理。

 


4.

有段時間,經濟不景氣,我約了好多朋友、同事聊天,看看應該怎麼辦。


本來想問問他們的想法,都變成了他們對我的詢問和對時代的抱怨,可能是負能量太多,那些話語,對我都有了些影響。


那段日子,我也能感覺到,這個世界或許正在出現問題。


從國際經濟下滑到人心的渙散浮躁,從個體職業發展出現問題,到行業衰落瓦解。準確來說,這世界從某些角度看,真的,在變得越來越不好。


但我回到家很快醒了過來:朋友,我們能怎麼辦?我們誰能靠一己之力改變大環境,我們誰能一句話改變世界?


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抱怨?指責還是謾罵?是互相攻擊,還是相互發洩?還是無止盡地發牢騷?


在迷茫的時候,請一定別忘記那些最簡單有力的話,他們最容易被人忘記,也最容易被喚醒。


完成比完美重要,行動總比話語管用。


那天我給幾位朋友發了條資訊,我說,我不知道你們怎麼想,但我想唯一能做的,就是少說兩句,多做點什麼。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時代變遷太快,許多人早已經無話可說,因為在一些敏感事情的背後,無論說什麼,都只會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糟,說著說著,我們就成為了糟糕的一部分。


所以,做點什麼吧。


去創造,去改變,至少,去讓自己變得更好。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