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告訴我們,人生的終點可以很遠很遠

2019-09-11 12:26:06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古典音樂

賬號ID:enjoyGUDIAN



但凡搞藝術創作的,基本上都是在中青年時期最能出成果。像莫扎特這樣4歲就開始學著作曲,8歲就寫出交響曲,35歲生命結束前就寫完了一生所有輝煌作品的奇才,人類歷史長河中找不出第二個了。反過來,那些年邁的作曲家,特別是到了七八十歲、甚至九十歲還在創作,作品而且還是其一生的代表作,那也是一種神奇。


以下五位作曲家可謂大器晚成,有的到了耄耋之年還筆耕不輟。向這些大師致敬!


01

萊奧什·雅那切克

Leoš Janáček

(1854-1928)

音樂資源載入中...


作為一名音樂理論家、民俗學研究者,直到1895年雅那切克都主要致力於民俗研究。儘管他的早期音樂作品受到同時代人如安東尼·德沃夏克的影響,但雅那切克後期、成熟的作品卻將他早年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研究融入到了一種現代的、高度原創的綜合體中,這一點在1904年捷克中部城市布林諾首演的歌劇《耶奴發》(Jenůfa)中得到了首次體現。而1916年《耶奴發》在布拉格的成功首演,則使六十二歲的雅那切克得以跨入世界上最偉大的歌劇舞臺。


掃碼聆聽完整專輯


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裡,和德沃夏克及斯美塔那一起,被認為是捷克最重要作曲家之一的雅那切克,創作了一些他最為持久也是最具創造性的傑作,包括《小交響曲》和《格拉高利彌撒》(Glagolitic Mass)。


音樂資源載入中...


雅那切克晚年才思如泉湧的關鍵因素來自於作曲家對比自己小35歲已婚女人卡米拉·斯托斯洛娃(Kamila Stosslova)充滿激情但沒有回報的愛。雅那切克對1917年遇見的斯托斯洛娃的迷戀,在他最後三部歌劇女主角身上都得到了強有力的表達。


晚期傑作:

《小交響曲》(1926)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掃碼聆聽完整專輯




02

安東·布魯克納

Anton Bruckner

(1824-1896)

音樂資源載入中...

和雅納切克一樣,布魯克納的職業生涯也是始於管風琴家及音樂理論家。作為歐洲最優秀的管風琴家之一,布魯克納在奧地利林茨著名的聖弗洛裡安大教堂任職,並在那裡創作了他的第一批作品。


從任職期開始,布魯克納就同時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但直到1863年聽了瓦格納《唐豪瑟》的一場演出之後,他才感覺到自己從苦苦鑽研的作曲規則中解脫出來。布魯克納開始以瓦格納式的樂隊規模創作交響曲,他那根植於虔誠天主教思想體系的巨集偉管絃樂大廈乃經典中的傑作。


晚期傑作:

《第七交響曲》1883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音樂資源載入中...
掃碼聆聽完整專輯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安德列斯·尼爾森斯/布商大廈管弦樂團)


03

埃馬紐爾·夏布裡埃爾

Emmanuel Chabrier

(1841-1894)

音樂資源載入中...


另一位聽過瓦格納作品之後展翅高飛的作曲家是夏布裡埃爾。雖然是一位卓有天賦的業餘鋼琴家,但年輕的夏布裡埃爾並沒有考慮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他先是在政府部門任職,周圍是一圈藝術家朋友,其中包括許多印象派畫家。


到1879年時,夏布裡埃爾的友人、作曲家亨利·杜巴克(Henri Duparc)帶他去慕尼黑聽了《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深受感動的夏布裡埃爾辭去了工作,轉為從事全職作曲。他的《十首如畫的鋼琴小品》(Dix pièces pittoresques),深得拉威爾和普朗克的欽佩,而他最受歡迎的管絃樂狂想曲《西班牙》源於1882年夏秋季節攜妻子旅行西班牙時的靈感迸發。


晚期傑作:

《十首如畫的鋼琴小品》 (1881)

音樂資源載入中...
掃碼聆聽完整專輯




04

朱塞佩·威爾第

Giuseppe Verdi

(1813-1901)

音樂資源載入中...

歌劇《阿依達》於1871年首演時,威爾第已經五十八歲。在給後人留下二十四部歌劇的時候,威爾第放下了手中歌劇之筆,把注意力集中在修改早期作品以及創作《安魂曲》上。但數年之後,威爾第的想法又回到了歌劇,他開始構思《奧賽羅》。基於莎士比亞的同名戲劇,73歲的威爾第完成了這部鴻篇鉅著,並取得立竿見影的成功。


威爾第很快開始創作另一部受莎士比亞激勵的作品,在他八十歲高齡的那一年,人們首次聽到了威爾第最後一部且帶有喜劇色彩的《法斯塔夫》。


晚期傑作:

《奧賽羅》Otello(1886)

音樂資源載入中...
掃碼聆聽完整專輯


 威爾第《奧賽羅》

(考夫曼/佩特倫科/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


《法斯塔夫》 Falstaff (1893)

音樂資源載入中...
掃碼聆聽完整專輯


05

艾略特·卡特

Elliott Carter

(1908-2012)

音樂資源載入中...


這位美國人曾聲稱自己是世界上還在繼續作曲的最年長作曲家之一。卡特最初是在哈佛大學攻讀英語和數學,後來作曲家查爾斯·艾夫斯(Charles Ives)說服他前往巴黎和娜迪亞·布朗熱(Nadia Boulanger)一同學習音樂。


回到美國之後,因《第二絃樂四重奏》在1960年獲得普利策獎的卡特,開始在音樂領域嶄露頭角,並創作了被斯特拉文斯基稱讚為美國傑作的《雙協奏曲》。


卡特生命中的最後十年尤其卓有成效。在那段時間裡首演的作品包括:《干擾》(2008)、《鋼琴與大型樂團的對話》(2003)、《管絃樂隊的三個幻想》(2004),僅在2007年他就創作了七部新作。卡特一生中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歌劇《接下來會是什麼?》(1999)是在他過完九十歲生日之後創作的。


晚年傑作:

《接下來會是什麼?》(1999)

音樂資源載入中...


老而彌堅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