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連環話2019-09-11 10:42:44

作者:網際網路翻車指南(fancheba),作者:田鴨,編輯:大牙兔子
在一個公司群裡,員工因為中午午休,被在群裡集體發通知批評。
從群聊天可以看出,領導非常生氣,@了全員,並且表示所有睡著的人都已被記錄,誰再中午午休立刻走人。
按道理老闆應該心裡有點B數啊,進了魚塘,大家不就該一心一意摸魚嗎?
如果說,996是公司給每位員工的福報,那麼摸魚就是每位員工回饋給公司的福報。
一個優秀的職場人,必須是一把摸魚好手,這是職場人必備的車間技能。
去茶水間、到樓下抽菸、遛彎及上廁所不言而喻,都是離開工位才能摸到的魚。
但是茶水間太浮躁,撞到同在等咖啡的同事們在說悄悄話,你就很尷尬。
下樓買奶茶路太遠,這麼熱的天容易晒黑,回來還一身汗。
到法務、財務走一趟催單子,見了張姐、蘭姐還得報以假笑,順道誇一下對方裙子真好看,心累。
假設一個工友一天去2次廁所,一次30分鐘,一個月就是22個小時,一年就是264小時,相當於11天的帶薪年假。
如果每個員工每次都把排洩物接到一次性紙杯裡,那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十三圈,打敗香飄飄奶茶。
但什麼時候去廁所,不但要看生理需要,還要看心理需要。
專案群裡撕逼最厲害,對方單方將ddl前移的時候,最適合去廁所靜一靜,一句「不好意思,我先去趟洗手間」可以巧妙地躲避迎面而來的壓力。
佔領坑位後迅速開啟手機3分鐘瀏覽所有微信群、內網論壇、微博社群。
只需3番鍾,你就會像渣渣輝愛上介款遊戲一樣,愛上因之前專心工作而與熱點斷交的世界。
小小一平米天地,即可實現你與世界在時間、空間上的極速連線,拉屎的暢快、看八卦的滿足,你感覺世界這顆小球,都在你指尖轉動。
如果今天工作不忙,群裡也沒人撕逼,作為一個閒人,每天兩趟的廁所摸魚權利也不能輕易放棄。
閒暇時離開工位去廁所,首先要把水杯接好水,泡好茶。
再開啟本部門專案進度表,然後順手把Mac鎖屏,把自己的外套、小靠墊、小毛毯凌亂的放在椅子上。
營造出一種茶沒涼、衣沒穿,小毛毯凌亂,人走的急匆匆,但肯定沒走遠的狀態。
大家看到你工位空置的時候,他們心裡的答案就是「哦,這個人可能去別的部門勾兌進度了」,一會兒就回來。
開啟視訊,點上一個2X倍速,完完整整追上一集電視劇再出來吧。
就算是去隔壁部門討論工作,也是要這麼久時間的,合情合理。
讓公司沒有摸魚的員工,就像是無產階級渴望天下沒有996一樣, 都是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
去年,由擅長養豬的大廠牽頭,本著關懷有痔青年的號召,各廠紛紛在廁所裡裝設了訊號遮蔽器。
東仔視員工如兄弟,給大家雙倍的關心,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京東除了跟隨豬場安裝訊號干擾器,還選擇了在隔間門上貢獻溫馨提示。
他們開發了內部的「如廁指南app」,該APP可以清楚顯示每個樓層、每個坑位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情況。
盯著自己所在隔間的佔用時間,大家也有了一種DDL懸在頭頂的感覺,摸魚變得無處遁形。
一個成年人上班時的崩潰,會因為公司對廁所的圍追堵截,就變得徹底無處安放了嗎?
作為一個專業的魚夫,失去廁所只是摸魚路上的小坎坷,因為他還有他的專業知識。
三臺顯示器的程式設計師,左邊是IDE,右邊的正跑著程式編譯,中間的筆記本螢幕可以重新整理聞看虎撲。
一個電腦的碼農,則利用大多數程式碼編輯器自帶的左右分欄功能,在敲程式碼的同時瞄幾眼知乎,鍛鍊多執行緒思維能力,保佑程式碼一次通過,不需debug。
如果你更硬核一點,還可以試試在日誌裡上下分欄,上面看小說、下面看log,學習各種奇巧淫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要學會使用ALT+TAB、ALT+F4、Win + D等快捷鍵,這些堪稱摸魚必備組合拳。每當專心摸魚時有人向你靠近,就可以根據到訪人的職位、目的,瞬間決定用哪一套組合拳。
而組合拳的出拳速度,經過摸魚前輩們縝密的測試,只需要0.2秒。
此刻你瀏覽的每一個八卦,都揹負了選題使命。但選題是不是能真的找到,這個就隨緣吧,畢竟爆款也不是天天都能碰上。
因為開啟adobe=你正在工作,滑鼠劃拉兩下adobe=你在認真工作,調色盤取色器用一下=你在忘我工作。
除了在工位上的就地取材、就崗取景、善用組合拳,專業摸魚還要講究表情控制。
全程一定要保持嚴肅,眼睛要犀利地盯著螢幕,最好能時不時皺一下眉頭陷入沉思。就算是看到明星出軌這樣的大瓜,或者是約到了心儀的黑長直共度晚餐,也要雲淡風輕,不露出自己**的笑容。
即使頭腦一片空白,也不要玩手機,要堅持專心盯著電腦螢幕。每當同事轉頭問你在做什麼,一定要擺出認真的嘴臉說:「PPT就差幾個素材了」、「給財務的報表我在做最後核對」、「早會的需求郵件,我正在整理細化」。
要讓所有人都相信,你在專心享受公司996帶來的福報,公司沒有選錯你。
但等到週五真正到來,摸魚達人的心中又會出現一絲絲隱隱的不安。
我是誰,我本週做了什麼,我下週要做什麼,三連問醍醐灌頂澆醒了摸魚人。
如何把本週的摸魚過程升級為功勞簿,是一門摸魚大學問。
關於什麼樣的工作適合邊摸魚達人,知乎上有年薪百萬的高p給出了滿分答案:
完成工作只是第一步,牢牢看好自己的工作成果才至關重要。
職場中總有一些人,會將你的勞動成果洋洋灑灑寫成小論文放進自己的週報中,讓leader讀起週報來,就像在品嚐他本人親手烙的餅。
如果在週五的下午,同事突然小窗問你本週某件事的資料或者進度。一定要告訴他,「親,這個資料我已經貼進我的週報中彙報給leader了,放心吧!」
擋住竊取勞動果實的員工只是節流,懂得為週報未雨綢繆才是開源。
週一的早上,去給同事提需求時,如果出現對方反駁不想做的情況,一定要明示他:
聽到週報二字,對方應該就會如獲至寶,嘴上說著不要,心裡早已開始給週報打草稿。
週報的傳送時間是摸魚達人提交一份完美週報的最後準備。
定時到半夜2點發布,並不能顯示出你的努力,因為領導已經看穿了你的拖延症和失眠症。
真正的摸魚達人們只想當一個隱形人,悄無聲息的將自己的摸魚日記送進領導郵箱,所以下班前十分鐘傳送最為合適。
因為比你想展示效率的,早就發過了。比你想展示辛苦的,他們後半夜才發。前有來者,後有追兵,夾在中間最舒坦,混就完事兒了。
當你點選郵件的傳送鍵,就算完成了一個大閉環、小週天。
哎呀滋兒死了,混完一週又一週,離年終獎又近了一步有一步。
試問哪個員工在入職的第一天,沒想過讓自己績效3.75,穩站核心團隊,升職又加薪,走上人生巔峰呢?
但當你跟老闆談工資,他跟你談感情,你跟他談法律,他跟你談理想。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