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老婆這招太狠!吃播治好兒子挑食,比苦口婆心管用100倍?

2019-09-11 09:39:23







Parents

【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爸媽教育專題】的一篇好文


關注“爸媽營”,在主選單回覆“爸媽

可檢視超過200篇爸媽教育專題】好文


公眾號:爸媽研究所(mama_cn)



前兩天,謝楠釋出了一條微博,感謝B站吃播打開了兒子的食譜。



事情是這樣的:謝楠最愛看B站吃播,於是就給兒子吳所謂也看了一下。


萬萬沒想到,吃播為兒子打開了通往美食新世界的大門。


當看到主播閉著眼睛吃螃蟹的時候,從來不肯吃螃蟹的兒子竟然喊著要吃蟹。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挑食”的毛病,不要健胃消食片,不要葡萄糖酸鋅口服液。


一個吃播就治!好!了?!


So easy啊!


連謝楠自己都驚喜地表示:下次試試給兒子看吃蝦。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家長也紛紛表示:你別說,孩子還真是這樣的——看別人幹什麼,自己就幹什麼!


有時候家長磨破了嘴皮子說半天都勸不動的事情,如果看到別人這麼做了,孩子立馬就態度360度大轉彎,主動要做了。


比如有位網友評論說:


我們家有個親戚,特別能吃,我弟小時候特別不愛吃飯,然而,那個親戚到我們家來吃飯,好大一滿碗,我弟看了,也跟我媽說他要吃那麼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曾說,幼兒沒有自己的生活圖式,所以需要順應——即模仿,來獲得適應世界的方式。模仿是孩子最原始的學習方式,所有孩子天生具備。


尤其是孩子2-3歲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模仿行為,蒙臺梭利因此把這個階段命名為“模仿敏感期”,別人怎麼做,孩子就模仿別人這麼做。


其次,7歲以前的幼兒思維發展水平不高,思維缺乏靈活性,往往表現得有點“死心眼兒”,


表現為“怎麼說都不聽”“認死理兒,不懂得變通”等等,家長必須投其所好,因勢利導,不能一味擰著來。



拿謝楠的例子看,假如謝楠一味地逼迫孩子吃不喜歡吃的食物,或者各種說教這個食物對身體怎麼怎麼好,吳所謂可能會更加排斥,一場母子間的雞飛狗跳在所難免。


而轉換個方式,用吃播吸引兒子,問題竟然就迎刃而解。


所以,謝楠給孩子吳所謂看吃播從此開啟兒子的食譜,看似是個偶然發生的“小意外”、生活中的“小確幸”,實際上是育兒路上的“小妙招”,蘊含著兒童心理學的“大道理”,家長們一樣可以運用起來。


當爸媽前,先當演員


鄭淵潔在他的《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一書中提出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


作為爸爸媽媽,你要成為一個演員。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比你有出息,那你就要受累了,因為你要當一個“演技派”演員。


比如:如果你想讓孩子有出息,你又不喜歡看書,那孩子回來以後,拜託你一定要煞有介事地拿起一本書來,當著孩子看。當你看到第三天的時候,你的孩子就找你要書看了。


曾經有位家長聽了他的話如法炮製,孩子放學回來,倆口子一人捧著一本書看,結果沒過幾天,孩子就找他們要書看了。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或者提高他們對新事物的意識和能力。


尤其是在孩子模仿做出正確的行為後,家長給予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受到鼓舞,更容易形成良好的習慣。


比如鼓勵孩子“哇,你今天讀了半小時書了,比昨天讀的時間長很多呢!真不錯!”


師從幼兒教育權威七田真的日本教育家船津徹曾經總結說:


示範正確作法

讓孩子模仿

讚美孩子很努力


不斷反覆進行以上步驟,就能讓孩子,尤其是女孩,不論在教養、讀書還是學才藝方面都不斷成長。



男孩子由於天生討厭遵守形式,討厭被命令,可能在示範正確方法上不會那麼輕易乖乖模仿,所以需要更多的讚美和鼓勵。


就像船津徹“自黑”的那樣:從幼兒到**,要讓男性乖乖照做的方式始終只有這一點——讚美他!


男孩的本性很簡單,只要被人誇獎、被鼓勵“做得好棒喔”“你真的很努力”“好帥喔”,就會覺得很開心,便會產生幹勁兒付諸行動。


歪個樓,嘆口氣:男人啊……


示範正確作法→讓孩子模仿→讚美孩子很努力


不斷反覆進行這個步驟,這個妙招,你get了麼?


(P.S. 如果是男孩,請自覺加大第三個環節的力量;同樣的做法也適用於老公……)

投其所好,因勢利導


中科院兒童心理學博士侯瑞鶴曾在書中提到了自己與兒子“鬥智鬥勇”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侯瑞鶴的兒子感冒痊癒後不願意去幼兒園,每天早上起床後第一句話就是:媽媽,今天是週末嘛?


接下來,他就開始磨蹭,而她又趕時間,所以母子之間經常出現對抗情緒。


一天早上,兒子起床後仍然反應很慢。她看著時鐘,想著上午的工作,內心的火不斷往上竄。


經驗告訴她,強迫和威脅只會讓兒子的行動變得更慢,必須換一種方式。


忽然,她靈機一動,想著兒子最近喜歡奧特曼,自稱“賽羅”,於是便對著兒子喊:


賽羅奧特曼!我們閃電大隊現在要執行一個霹靂行動,爭取在5分鐘之內收拾好東西,做得到嗎?



兒子大聲說:做得到!


她說:快速反應,立即行動!


兒子便大聲喊:收到,行動!一邊快速地穿衣服。


育兒過程中,我們往往也有這樣的經驗:小孩子的思維和大人不一樣,說教和強迫有時候根本不管用,倒不如變通一下溝通方式,事情就會變得很容易。


父母們不妨藉助孩子喜歡的人物角色,或者喜歡的方式,創造性地進行遊戲,巧妙地融入日常教育中。


不僅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還會大大提升親子關係的質量。

多一些示範,少一些比較


在第一個育兒小妙招中,很多父母有可能會落入一個誤區。


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父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讓孩子潛移默化中模仿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沒錯的。


但時不時地把孩子和“榜樣”作比較就不好了。


比如,有的父母會經常說:


  • 你看看豆豆畫畫多棒啊,你要多向他學習。

  • 今天吃飯,弟弟比哥哥快!

  • 我們來比比,今天誰吃飯吃得多?


父母的本意可能在於給孩子樹立榜樣,激勵孩子模仿和學習;或者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興趣,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然而,類似這樣的話語說得太多,非但不是樹立榜樣,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凡事都要和別人比一比”的習慣,讓孩子太有輸贏心,容易讓孩子“輸不起”。


更何況,沒有哪個孩子會喜歡爸爸媽媽拿自己和別人作比較,這種攀比往往會讓孩子更沒有自信。



人生不是比賽,無須時刻比較;樹立榜樣的關鍵在於示範,而不是比較。


榜樣做到了,孩子自然會看、會學,不用大人刻意鼓吹,強行激勵。


有人說:育兒是一場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卻是父母。


如果是一場修行,我希望我們都能用科學的妙招,快樂地修行,與孩子一起攜手並進,欣賞旅途風景。



爸媽研究所(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



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讓人驚喜

@丁丁媽媽 家的娃攀巖一年多

體力、毅力、勇氣都upup了

你家娃有啥進步?

用日記記錄下來並分享吧!




~ 近期爆款 好物 推薦 ~


  5秒通鼻,**兒童均可用,阻隔過敏源,趕走老鼻炎!


 ☞ 被應採兒種草!墨鏡這麼放?!這隻義大利包包的小心機,萌出天際!


  50歲王菲與22歲女兒同框似閨蜜!天價梳妝檯的背後,道出了逆齡的真相!


 ☞ 3年,從優秀到“完美”,評測了80+款護眼燈!對孩子最好的就是TA!


 ☞ 全國130+神仙民宿一年“無限次”入住?童話木屋、帳篷房、滑梯房,海濱度假屋全都有!



【爸媽營嚴選】開學季專場,書包、護眼燈、護眼桌椅、書籍等各種學習裝備都來啦!4.0折起!還有專享優惠券!



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進入

  領取 495 元 優惠券  

點選【閱讀原文】,嚴選好物,特價ing!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