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前線2019-09-11 09:31:21

2000多年前,孟子對齊宣王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與老百姓分享鐘鼓簫笛之樂,與民同樂才能治國安邦。
時空變遷,今天的AI跟那時的黃鐘大呂一樣,不是“白丁布衣”享受得起的好東西,同樣要“眾樂樂”“與民同樂”才有價值。
AI領跑者百度就一直推動“眾樂樂”,將AI普世化,與更多創業企業分享。
8月28日,百度AI加速器第四期結業。39家來自企業服務、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的AI創企獲得百度AI技術、資本、流量、資料、品牌等多維度的加持。
何為AI加速器?通俗一點解釋就是為AI創業企業定製的孵化器。之所以要定製,是因為AI創業與其他行業創業大不同。
傳統孵化器為創業者提供辦公場地、裝置、資金,以及基礎的財務、法務服務就夠了。
但AI創業者不看重這些,更看重AI技術、軟硬體支援、產業鏈協同等,需要基於AI業務增長的增值服務,而非傳統孵化器的增值服務。
百度是國內最早做AI加速器的企業之一。2017年10月,百度AI加速器首期開放報名,截至今天,百度AI加速器第五期已經開營,為155家AI創業企業提供“加速”服務。
這些被加速的企業就像是一節節車廂,在百度的牽引下,在AI軌道上加速飛奔。
它們分佈於各行各業,服務各型別的客戶,從金融、製造、農業、交通、零售到教育、醫療、旅遊,從政企客戶到個人消費者,它們幾乎攘括了現階段AI可能應用到的所有場景。
第四期加速器畢業的企業中,圖靈通諾致力於通過用AI創新方案助推零售行業數字化和智慧化升級。
通過百度AI加速,它已經服務了多個世界五百強客戶,並將零售應用場景落地到全球11個國家。
提供網際網路人力資源服務的51社保經過加速,與百度共同打造了軟體機器人技術平臺2.0,引入OCR文字識別、NLP語義處理等百度AI技術,讓新一代軟體機器人維護迭代時間縮短60%,在特殊場景下的業務處理能力提升80%。
為餐飲、運輸行業提供智慧機器人的穿山甲機器人公司參與了百度AI加速器第三期。採用了語音智慧、對話智慧、視覺智慧、運動智慧等百度AI技術之後,穿山甲的業務在2018年實現了2.5倍的銷售增長。
第二期加速企業中,侶程科技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導覽領域的公司,通過百度AI技術實現了核心產品AI導遊的多輪對話,並與百度地圖成功對接,藉助百度地圖龐大的使用者量,AI導遊的資料得到更多展現,使用者體驗也提升了一個量級。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每期企業都經過加速駛入了快車道。百度介紹,經過半年時間,95%的第四期企業接入百度開源技術、90%的企業完成重要升級,共釋出26項AI新產品。
經過加速,企業B端使用者數增長超過30%,C端使用者數翻番,產品服務於百萬級B端客戶和數億C端使用者。
這155家創業企業就像是被風吹散的蒲公英種子,四處落地,將AI帶到更廣泛的領域。
當天,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還公佈了入選第五期百度AI加速器的成員名單,紛享銷客、南洋思源、菲特智慧等43家企業入圍,它們將帶來新的AI落地機會。
在美國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彭適辰看來,“百度AI加速器匯聚的AI創企,已經下沉到千行百業的具體場景中。”
AI加速器起源於矽谷,隨著中國成為全球AI創業高地,AI加速器開始進入中國。
在AI加速器這個專精的領域,目前已湧現出多個平臺。既有微軟、YC(陸奇加盟的)等美國AI加速器進駐,也有百度、騰訊、京東等本土AI加速器。
基於背景差異,各大平臺的AI加速器也各有優劣。比如,微軟、YC、PlugandPlay等來自AI加速器的發源地,自然孵化經驗豐富,但他們在資料資源、應用場景方面沒法跟國內企業相比,而且容易水土不服。
比如YC有12萬美金換取6%-7%股份的傳統,這對國內AI創業公司來說不太現實。
再看國內平臺。騰訊AI加速器名聲在外,覆蓋領域比較廣,且AI技術、流量及使用者資源也豐富。但整體上AI能力相對分散,其技術輸出方包括騰訊AILAB、優圖實驗室、WeChatAI、騰訊雲等多個模組和團隊。
而且騰訊AI加速器僅是其眾多平臺之一,最近還推出了SASS加速器,未來還要做5G、IOT等多個領域的加速器。
京東的AI加速器相對集中,“圍繞京東場景、重塑零售生態”是首要條件。進入其加速器的企業均圍繞京東零售、物流、金融等業務場景展開,不利於吸收更大範圍的AI創業企業。
對比一圈下來,專注於AI領域,技術、資源、品牌等綜合條件更好的就只剩百度一家了。
五期加速155家企業,百度也是目前加速AI創業企業最多的平臺。那麼,百度AI加速器到底有何特色?
前面提到,創業者最看重的是AI加速器的AI能力。而在國內,提到AI,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平臺就是百度。
以搜尋起家,不管是大資料還是演算法,百度做AI都有天然優勢。而且,這兩年,百度在AI領域動作不斷,確實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成為在全球AI領域競爭的中國代表。
從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被稱作“AI先生”到承擔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從國內AI專利申請量第一到全行業關注的AI開發者大會。百度已經與AI緊密捆綁在一起。
百度給創業者提供的AI技術是全棧的。有為創業者提供核心框架、工具元件和服務平臺的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開源開放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有“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百度大腦5.0,為開發者提供超過210種AI技術能力。
比如,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百度有持續學習語義理解框架ERNIE2.0;視覺方面,百度有影象、視訊、AR等五大特色技術;語音方面,百度推出首款智慧語音晶片——百度鴻鵠,它在應用場景中可實現三大方面的邊緣計算能力等等。
加速器企業要找平臺,肯定是找能解決問題,氣味相投的。百度的AI武器大而全,自然成為首選。
在自己的AI技術做到全球領先之後,百度沒想過“孤芳自賞”,從一開始就是奔著開放去,讓更多行業、更多開發者使用AI、完善AI。
比如,2017年百度宣佈阿波羅計劃開源,讓行業感受到百度開放的決心。開源成就開放,截至目前,豐田、大眾汽車、福特汽車、英特爾、奇瑞、一汽、長安等全球156家公司已經加入百度Apollo生態圈。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認為,Apollo是百年汽車行業極少有的向行業開放核心技術的重大事件。
前不久的百度二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被廣泛應用,開發者增至130萬;飛槳(PaddlePaddle)的開發者下載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環比增加了45%。
這表明,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通過百度AI的核心技術,參與到智慧化的大潮中。
財報之外,百度AI帶來的價值也不容小覷,開放生態帶給參與其中的企業看得見的成長。陳尚義介紹道,百度AI技術帶動AI加速器成員企業總營收過百億,優秀成員企業估值翻了兩番。
通過開源開放,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進入,幫助百度一起構建一個龐大的AI開放生態。
如前面所述,百度AI技術應用領域廣泛,適應各行各業的開發者。今年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可以看到百度AI在各行各業的落地。
百度在大會上公佈了從基層到通用技術再到應用場景的最新AI全棧能力,以及智慧音箱、智慧雲、AI晶片、數字金融等等產品與解決方案,面向零售、製造、農業、金融、交通等各行業輸出AI能力。
近兩年,百度也一直在強化從“AI技術領先”向“應用落地領先”的進化。
實踐表明,百度的AI落地也確實走在了行業前列,這使得百度AI加速器可以面對更廣泛的創業者,不論來自哪個行業,都能在這個平臺找到適應自己的“武器”。
前兩天的2019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上,李彥巨集表示,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等具有較高門檻的技術種類,對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難以長期自主研發、聚集人才的領域。
他建議充分利用開源和開放平臺,在公開的、成熟的第三方基礎AI能力之上、深入場景,強化自身所擅長的業務,從中發展出特色AI應用能力和優勢。百度AI加速器就承擔著這樣的角色,讓更多中小企業形成有特色的AI應用能力。
作為AI領頭雁,百度看到了樹木更看到了森林,以森林為目標,必將造福整個世界!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