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 | 半夜刷屏,陌陌旗下換臉應用ZAO,能“躁”多久?

2019-09-11 07:34:37

作者/燕妮

來源/產品獵人(ID:qqchanpin)

創業見聞(ID:chuangribao)授權轉載


8月30日晚間,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應用刷爆朋友圈,一夜之間,“ZAO”已位居免費娛樂榜榜單第2名。



使用者可在“ZAO”上選定想要換臉的視訊或表情包,上傳自拍或本地圖片,即可一鍵完成“換臉”。


比如,選取“中餐廳”節目中的片段,換臉前的畫風是這樣的:



確定要換臉的物件是黃曉明,換臉後的畫風則變成這樣:



視訊中浮動著一句提示:未經肖像權驗證,此視訊無法分享。


使用者上傳要替換的面孔照片,“ZAO”會自動進行面部識別,識別維度有:


-清晰度。“ZAO”對素材清晰度要求較高,清晰度不足的素材將無法使用。



-肖像權驗證。“ZAO”會自動對使用者所上傳的照片進行肖像權驗證。


如果識別結果為公眾人物,則無法用於換臉;


識別結果為非公眾人物,需要使用者自拍驗證肖像權,反之則限制使用者僅可使用10次。



經產品獵人查詢,這款一夜爆火的換臉應用,由陌陌高管控股。那麼,“ZAO”在這個夏天的尾巴,能“躁”多久呢?


1

實際控股方:陌陌兩位高管


“ZAO”的母公司“長沙深度融合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其100%控股方為“海南喵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背後實際控制人為陌陌高管。



股東王力為陌陌聯合創始人兼COO,雷小亮則為陌陌聯合創始人兼遊戲業務部總裁。


近兩年,陌陌從未停止在短視訊、社交等板塊的佈局和發力,其核心在於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方式。


2018年,陌陌曾在一個月內連續上線“誰說”和“超有梗”兩款短視訊應用;


2019年,陌陌至少上線三款社交應用:


-MEET,在使用者相簿管理基礎上,以AI技術解析照片位置、內容等元素,匹配特徵相似的使用者,以此拓展使用者關係鏈。


-赫茲,聲音版的“探探”,使用者開啟介面後聽一段錄製好的聲音,不喜歡則左滑聲音卡片,喜歡則右滑。


-Cue,一款記錄生活的圖文社群,類似微信朋友圈。


根據陌陌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陌陌第二季度淨營收達41.526億元,其中,直播服務營收30.999億元。可見,直播佔據陌陌營收的八成。


此外,第二季度,陌陌App月度活躍使用者為1.135億,而上一年同期月度活躍使用者為1.080億。


可見,陌陌使用者增長乏力的同時,也面臨營收結構單一的苦惱。


直播之外,陌陌下一個可講的故事或許是連線AI技術繼續發力社交板塊。


“ZAO”便是陌陌以AI技術為基礎進行的試水。然而,類似的爆紅應用並非首次出現,“ZAO”的刷屏之勢又能持續多久?


2

“ZAO”能逃得過前輩們的“短命”命運嗎?


“ZAO”的爆紅路徑似曾相識。


今年年初,用AI技術將“黃蓉”換臉楊冪的視訊爆火。



但很快該視訊受到質疑,用AI換臉技術製作視訊,可能會產生不雅視訊,也可能會致使肖像權被隨意侵犯。


視訊製作者也發微博向楊冪工作室道歉。


今年5月,Snapchat的“變性濾鏡”推出後,曾一度位居總榜Top 3,隨著使用者新奇度消逝,Snapchat在總榜排名也一落千丈,目前已跌至總榜1000名開外:



今年7月,一款上線2年、來自俄羅斯的AI換臉產品FaceApp也紅極一時,曾一度位居App Store總榜第2名、攝影與錄影榜第1名。FaceApp能將人臉進行轉化:男性變女性等性別轉化、哭臉變笑臉、老年變青年等。


根據“增長黑盒”分析,FaceApp的帶量來源於多個趣味測試網站,諸如幫使用者測試其性格、面相等。在這些趣味測試網站首頁,涉及“變老”相關的測試頁面,會出現FaceApp下載頁,但並沒有強制使用者下載FaceApp,使用者在網頁用Facebook登入即可完成測試。


七麥資料顯示,FaceApp熱度很快降溫,截至目前,FaceApp在App Store總榜排名已跌至600名開外,且持續呈下滑趨勢。



除了國內,AI換臉也一度風靡海外。今年4月份,一款可幫助使用者變臉、變性的應用Facetify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地的App Store衝到免費攝影榜前五,號稱能讓使用者看到“30年後的自己”。


Facetify的爆紅策略,在於營銷和訂閱制。在營銷上,Facetify通過Snapchat等應用大力推廣;在訂閱上,其通過三天免費試用策略,在使用者興趣被引發後,順利銜接至付費。


App Annie資料顯示,8月底,Facetify在目前在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地區總榜排名也陷入僵局,從5月份開始持續下滑,在英國甚至從Top 20跌至1000名開外。



從以上來看,“換臉”應用最容易面臨的問題有:


1、AI技術不成熟。


2、肖像權爭議。


3、盈利模式困擾。


4、生命週期短暫。


首先,精準的AI識別技術是基礎。上傳圖片時,“ZAO”對圖片清晰度要求較高,且最終識別效果與真人差異較大。


其次,陌陌旗下的"ZAO"則試圖用AI技術解決肖像權驗證,規避濫用公眾人物肖像的風險。然而,這也限制了使用者僅能在"ZAO"上上傳被驗證肖像的圖片,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者使用樂趣。


再者,相比較於海外使用者對訂閱制的高接受度,國內使用者習慣更偏向於持續免費使用產品。在盈利方式上,“ZAO”這類國內換臉應用盈利出路難尋。


最後,這類換臉應用也多淪落為“月拋”型產品。使用者使用換臉應用的動機在於好奇心,相比較於前赴後繼的“前輩”們而言,“ZAO”最大的不同,在於其互動性更強。


即使用者可以選用多角色視訊素材,對其中任意角色換臉,滿足使用者與“愛豆”虛擬對話、拍戲的心理。


然而,相比較於將自己裝扮為別人而言,使用者好奇心滋生的短暫新鮮感一旦過去,很快會迴歸現實做真實的自己。“ZAO”也很難避免走向“月拋”的命運。



創業見聞


汲取商業能量
掌握未來能力


商務合作、企業專訪請聯絡:
15201297736


投稿、轉載、互推請聯絡:
China20163


長按掃碼關注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