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作者:魚爸 來源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前幾天,幫姑姑一起接待遠道而來的,妹夫家的幾個親戚。因為姑父在工地那邊做事,常常穿著幹活的衣服去赴宴席。沒想到姑父那天褲子還是沒換,還嘟囔著說:又不是見大官,用得著這麼打扮?我聽他說著,沒有反駁他,因為要改變他這些觀念,不是幾句話管用的。並且不需要刻意去教,因為在日常的穿著中,就能影響到孩子。
記得上次在公園,一個兩歲多的孩子,穿著一件幾乎拖地的衣服。那件衣服是給這個孩子買的,特意買一件大的,這樣就能穿好幾年。就為了這個好幾年,所以這個孩子就要穿著這件絲毫不合身的衣服過幾年。因為我小時候也經常這樣,哥哥姐姐的衣服縫縫補補就到了我身上。當然他會覺得不舒服,有一天也會想,為什麼我跟其他的小朋友穿的不一樣?所以給兒子去挑衣服,給老婆兩個建議:一個是合身好看,一個是孩子喜歡。很多父母養育孩子的態度就兩點:“吃飽穿暖”和“努力學習”。所以我們的孩子們,常常成績很棒,但是因為審美教育嚴重滯後,審美能力低下,還不為父母重視。我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孩子穿衣服,美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值,因為孩子一下子就長大了,所以買大的就值。”還有人會嘲笑那些給孩子打扮的父母,“天天打扮小孩幹嘛,過一會就髒了。”
在最開始的時候,孩子肯定表達過自己對某一種顏色的偏好,或者對那種鞋子的喜好之情。可是大人如果當時沒有去尊重孩子的想法,而是強迫孩子去接受,那孩子要麼忍氣吞聲接受,要麼就變得無所謂,反正聽父母的。家有男寶,也許會好一點,因為天性淘氣又總是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男孩,也許更需要聽父母的安排。可是愛美的女寶可不一樣,她們可是小公主,要做自己。記得有一次小侄女來家裡跟兒子玩,它只比兒子小兩個月,經常會扮演公主,讓我們欣賞她的公主舞蹈。那天是她奶奶帶的,我們聊到了孩子們的鞋子,正好我想起兒子去年買的一雙鞋子,只穿過兩次,但是他的腳長得太快了,如果不穿就只能白白浪費掉了。
我建議給妹妹試下,因為之前給她的一雙彩色毛毛蟲鞋子,她很喜歡。
因為顏色是灰色的,加之兩個哥哥在邊上說這是男孩的,這是男孩的。
愛美的小公主就是不穿,連哄帶騙沒用,奶奶說要打屁股她也沒屈服。在幼兒時期進行著裝的美學教育,關係到他這輩子的氣質和審美。比如我們這代人,很多人小時候家境普通,穿不了那些流行的衣服。於是成年後一看到想要的就買,結果買了很多回來又穿不上。
為人父母,養育孩子時,也要讓孩子的穿著得體大方,精緻用心。
如果你把孩子弄的邋里邋遢,去朋友家作客,髒兮兮的小手在主人家白白的牆壁上蓋下手印,你覺得朋友會怎麼想?
這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個試驗,他們要測試同一個小孩如果以穿得漂亮和髒破的兩種形象獨自走在大街上,路人是否都會留意和關心這個看似迷路的孩子。
這個小女孩叫Anano,今年六歲,是這個實驗的主角。
在喬治亞街頭,Anano穿上質感很好的裙子和小大衣,一個人靜靜的站在哪裡。看來起就像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孩不小心走丟了一樣。很快,就有陌生人來關心她。路過的人們紛紛對這個落單的小姑娘釋放了善意。他們問她叫什麼名字,幾歲了,住在哪裡?
可是,故事還沒有結束,這時候Anano換了一副打扮。那個乾淨可愛的小姑娘不見了,化妝師把她打扮成了一個邋遢的,衣衫襤褸的小流浪姑娘。
同樣的地方,同樣的Anano,她還是靜靜的站在哪裡。
廣場上依然有那麼多人,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然後,沒有一個人去過問她。
可憐的Anano就這樣站著,像是站在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暗淡又不知所措。
最後她說:我覺得很難過,大家都叫我快走開。因為我的臉上有髒髒的菸灰和我穿著骯髒的衣服。
曾有一部喜劇電影《窈窕紳士》,說的是給暴發戶補素質。
孩子當然喜歡身邊的人能歡迎自己,關注自己,喜歡自己。
他們也許不會表達,但是他們也喜歡打扮得體一些,優雅一些。
如果讓孩子邋里邋遢,這可不能怪孩子,那是父母的責任。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已出版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 END -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