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總裝線首次曝光:無需圖紙高效生產,多架大飛機同時下線

2019-08-30 20:41:12


機器人裝配


8月15日的國防軍事早報首次曝光了運20的生產總裝線,運20是我國首個200噸級軍用運輸機專案,從立項,研發,再到製造裝配,無不代表了我國飛機制造業最先進水平。而其中的無紙化和數字化,從飛機研發伊始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機身中段


立項不久之後,總設計師系統和總製造師系統就已經確立了六大項關鍵技術,其中就包括模組化,數字化的生產裝配和檢測技術。在設計之初,就要求全面數字化,不再發放二維圖紙,對製造工藝和檢測提出了更高要求。雖然遭受到極大阻力,但通過科研單位的重點攻關,看到數字化設計的重大進步之後,數字化設計迅速被接受。以數字化為基礎,通過技術攻關完成線上關聯設計,讓各大研製單位可以同步研發進度,大大節省了時間的同時,提高了研發效率。也為未來我國飛機研製提供了範例,大大提高了我國飛機研發的整體水平。


機器人預製打孔


而在製造領域,數字化為基礎,各大元件的裝配速度大大提高,隨時裝配隨時檢測,不必等到總裝時再進行除錯。而代表現代大型飛機裝配技術先進水平的大十字對接技術,將原先需要幾天的修配式裝配縮短到45分鐘。在裝配過程中還大量使用了機器人,機身與機尾的裝配由人工制孔轉為機器人制孔,精度和速度都大大提升。而為裝配和調試製作的鐵鳥臺,裝配工序和工藝,則提高了中國飛機研製的整體水平。


創新技術的投入不可避免的需要大批科研人員和廠商的合作。在裝配階段至關重要的數字化裝配技術,就是浙江大學相關團隊攻克的,而採用脈動生產線,則是西飛等製造廠運用先進生產流程的體現。而大飛機的研製,帶動了國有,民營,科研院校的各大精英參與其中,高效而全面的科研團隊,極大推動了運20的研製程序。


衛星圖片


經歷眾多科研人員不懈努力和辛勤勞動,國產大型運輸機專案從立項到首飛僅僅用了7年時間,自2017年服役後填補了我國國產軍用運輸機的空白,現在的運20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年產量將可能超過30架。從目前爆出的車間圖來看,西飛已經可以同時製造和下線3-4架運20。未來國產的預警機,加油機等將擺脫沒有大型運載平臺的困境。對中國來說,大飛機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20時代的中國航空,將會帶來更多奇蹟。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