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很多人的經典紀錄片《幼兒園》,哪個場景戳到你?

2019-08-30 02:41:40

小土叨叨:昨天我們首發開團了一套新引進的親情感知繪本:首發團|分離時不再撕心裂肺,這套親情繪本你值得擁有


因為和幼兒園主題有關,後臺留言裡不少人問起,孩子到底多大適合送園?還有人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在猶豫是否乾脆就不送了,問我們的建議。


所以,今天我們借一部國產經典紀錄片《幼兒園》,跟大家一起探討,孩子在幼兒園中的經歷、感情世界、社交挑戰,以及我們能為此做些什麼。


大家可以跟我們一起點開看看開頭五分鐘,反正我沒堅持過1分鐘眼淚噴湧而出,飯都吃不下去了。🔽🔽




關於《幼兒園》這部片子

《幼兒園》拍攝於2001-2002年,是湖北電視臺紀錄片編導、獨立製片人張以慶在湖北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歷時14個月拍攝完成的一部紀錄片。


該片獲得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獎之“人文類紀錄片最佳創意獎”,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紀錄片大獎。2011年有一陣,忽然在網上熱傳,王菲也轉發過,看過的網友說,要做爸媽的人必須集體觀看此片,提前受教育。


距離拍攝時,已經時隔18年了,紀錄片裡的那些像茉莉花一樣的孩子如今已經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了,不知道你們現在在哪裡呢?




入園時的分離焦慮

影片是以小班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兒園的畫面,作為開頭的。這一段真實又扎心的展示了小朋友們入園時的分離焦慮。

比如,抓著媽媽的衣服和包帶不撒手:


也有對大人苦苦哀求的:


還有忽然反應過來一下子崩潰的:


在吃飯的時候默默涕泗橫流,眼泛淚光的小表情真是又可愛又可憐:


這個哭得最厲害的小男孩,在吃飯的時候自我安慰:


吃完發現居然還要在幼兒園睡午覺,繼續大哭


午睡起來發現還是不能回家,一邊吃點心一邊繼續哭:


週五媽媽來接的時候,媽媽站在他身後,孩子的第一反應不是撲到媽媽懷裡,而是趴在桌子上又委屈地哭了起來:


離開幼兒園時,歡樂地向老師飛吻道別:


有悲有喜,才是人生


這個片段發到微博上以後,有網友說,看完不想送園了,還有的說,入園都這樣,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這兩類留言有一定代表性,潛藏了兩種普遍存在的誤解:

1.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我們應該做出一切努力,避免讓孩子擔憂和痛苦。


2.我們應該讓孩子適應這一切,所以,把孩子放在幼兒園門口,就應該不回頭地走,否則不然孩子無法適應。


《遊戲力》的作者科恩博士,書中有這樣一段:


幼兒園是孩子獲得適應未來複雜社會所需的基礎知識、技能和態度的理想場所。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逐漸瞭解家庭、社群和幼兒園裡的人,並開始理解社會和環境問題,會如何影響自己。

這將為孩子們今後成為一名負責任的的**打下基礎。

接下來,我們將就紀錄片裡展現的片段,跟大家探討,從熟悉的家庭環境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可能遇到的挑戰,以及我們怎麼樣幫助孩子做好準備。

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影片展示了大量孩子在幼兒園裡生活的場景。這部片子拍的時間距今有十幾年如今的幼兒園條件更好,對孩子的照顧普遍會更周到一些,大家不要太對號入座,也別太焦慮,只是做個參考:

1.可能不會自己吃飯


入園第一天, 小班小朋友吃飯飯潑了,想向老師求助,但是又不敢大聲,不知道如何處理:


2.可能不會自己穿衣穿鞋


這位叫陳志鵬的小朋友怎麼也穿不對另一隻袖子:



也有因為不會穿帶扣的鞋子給氣哭了


3.日常事物中受挫


怎麼調整都無法把凳子按照正確的方式收納時的無奈和無助:



4.可能午睡困難


第一天午睡,有的痛哭流涕想回家:


最後在哭泣中睡著了:


有的鬧到同學睡不著覺被投訴到老師那裡:


5.也有可能害怕打針吃藥


小朋友害怕打疫苗可能會哭(如今應該都是家長自己帶去打疫苗):



這位小朋友也會安慰自己,看著電視喝藥就不苦了:




孩子之間的衝突


在影片中,大多數的衝突都發生在男孩子之間,有的時候是因為玩具


甚至會因為搶“空氣”最後演變成大打出手:老師發給小朋友們每人一個塑料袋,教小朋友們在裡面裝滿空氣然後感受空氣的流動,兩個小男孩因此相互動手:


甚至莫名其妙地捲進來了第三個小朋友:


有些時候,這些衝突真的是沒來由的。在影片中,小男孩們好像經常比較容易忽然動起手來,小夥伴們之間因為帶著肢體動作的互動忽然升級成“戰爭”:


有的時候也會表現出一些類似於“鋤強扶弱”和“服從權威”的行為,比如發生在中班教室裡的一幕:


穿花棉襖的小朋友把這位藍色衣服的小男孩打哭以後,其他小朋友都立刻圍上來攻擊打人的孩子,似乎要替小夥伴出頭:


接著老師批評花衣服小朋友說:老師請你收拾好東西去小班。
紅衣服的孩子立刻起身,拽著他的帽子,似乎要幫助老師把他“轟到”小班。


被拽的小男孩可能是感覺到了連續的受挫和被羞辱,一記重拳,把對方打出了鼻血:


從後續鏡頭來看,打人的男孩可能受到了小夥伴們暫時的孤立。老師抱著他說一些悄悄話,可能是引導,也可能是寬慰。


而被打出鼻血的男孩子,其實在班裡明顯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因為在之前的鏡頭裡他曾經對同桌的小女孩惡語相向:


同桌的小男孩也開始模仿他的行為:


看到有人模仿自己,或者是認同自己,孩子挺高興的,接著對趴在桌上的孩子繼續補了一句:


難過的是,類似行為還發生在剛入園的小班教室裡:小男孩忽然對著後面的小女孩發難,怒吼:你給我坐著!


旁邊的小跟屁蟲也跟著站起來,雖然口氣不惡劣,卻明顯模範著同學的行為:


這個模仿同學的穿花衣服小女孩非常有名,她叫馬玉蘭,似乎很不討老師喜歡,在教室裡動輒得咎:


可其實這只是一個比較活潑好動的可愛姑娘:


因為這部紀錄片比較有名,所以馬玉蘭已經成為一個梗,有人還用“馬玉蘭還在害人”做ID。


孩子間的友情

除了衝突,孩子們之間當然也會有非常純真的互動,以及互幫互助:


明明被掐疼了又逞強的小男孩之間的無聊遊戲,讓人忍俊不禁:



小女孩元氣滿滿地跟老師打招呼後,敏銳地觀察到了隔壁小男孩離開媽媽的失落:



於是主動給他剝了一個雞蛋,還非常細心的沒有將雞蛋底部蛋殼全部剝完,遞過去的時候還特別叮囑“拿下面”。


在另一個班級裡,之前提到的那個被打出鼻血的男孩子在吃飯時得到了老師的特殊照顧:


小女孩聽見了,也主動將自己碗里老師多給的丸子分給了小夥伴:


在男孩流鼻血期間和吃飯間隙,小女孩一直用手溫柔地撫摸著男孩的臉龐,彷彿在安慰,又彷彿在療傷:


這是一對很有意思的好朋友,小男孩對小女孩也是非常尊重和喜歡的,他在小女孩報錯星期順序的時候,依然毫不猶豫地為女孩點贊:


其實都是一群溫柔的孩子,懂得相互滋養和愛護,雖然摩擦和衝突是難免的,大多數時候也會彼此呵護和照顧,甚至還有一些朦朧的感情:


女孩子的表達也很直接,被老師問到是否喜歡這個男孩時,小女孩會很明確的、毫無壓力地用點頭和搖頭以及語言,表達自己喜歡誰不喜歡誰。


小朋友們還對婚育有一些朦朧的認知和奇妙的嚮往:



小男孩選擇的做爸爸,但又覺得似乎存在一些變數:


這個變數是由“頭髮和身體情況”決定的,當然最重要決定因素還是:


小女孩表示自己結婚還可以生小寶寶:

(注:“毛毛”在武漢方言裡是小寶寶的意思)


甚至是有的小朋友無意中拿麵包做了一個小領結,也會引起關於婚姻的聯想:



對父母的依戀與不捨

這個胖胖的小男孩提到自己的家庭難掩失落之情:


沒有聽過媽媽對自己說“我愛你”時失落的小表情和想要表達愛與被愛的慾望:



大班裡有一個叫陳志鵬的孩子,常常是最後一個被接走的:


陳志鵬坐在幼兒園的院子中間,瞻前顧後,生怕不能第一時間看到媽媽到來的樣子,配合著《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的童聲,讓人忍不住就紅了眼圈:



當媽媽出現時,他的狀態立馬不一樣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這部紀錄片裡,導演沒有專門給家長單獨的鏡頭,對此,導演張以慶說:這個孩子他“跳”出來,你幾乎可以去判斷他的家庭。

我們該如何抉擇?

如何面對分離焦慮的問題,昨天的文章已經討論得比較多了。


回到是否應該送園的問題,我覺得沒有一刀切的標準。年齡並不是唯一的指標。

一般遇到困難有兩類常見做法:


A 不幹了,不做了,算了吧;(比如哭了就不送了家裡呆)
B 堅持,再堅持,大力出奇跡;(再怎麼哭也要硬著頭皮送)

其實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隻能要麼A要麼B,還有第三種選擇。

拿身邊的事情,舉例子,

孩子睡覺哭鬧,不是說就不應該睡了,也不是說就應該硬哄,而是我們可以想一些辦法安撫情緒,或者分散注意力,幫助孩子放鬆下來入睡。

孩子自己吃飯,總弄得很髒,打掃困難。不是說就不應該學吃飯,也不是說,弄髒就不管。可以試試給他換更方便用的勺子,給他用方便換洗的衣服,圍兜,墊上地墊子。 

孩子不想上學,不是說就不上了,也不是說,只要他上,不管他多痛苦都得承受。 我們還可以試試,做一些事情,讓上學變得有意思,讓他更容易適應學校的生活。

不過很可惜,事實上因為AB最簡單,不用太多思考,所以很多人只在AB兩種極端間跳來跳去。

細化到,是否送園上,我們需要從更個體的角度去考慮,才能找到答案。

比如,孩子本身:孩子的性格特點,自理能力,心理準備;

家庭狀況:父母工作情況是否適合孩子在家,如果不送,靠阿姨老人帶是否有質量,不同幼兒園的費用情況;

園所情況:距離原因,師生比,老師和班級情況,幼兒園理念等;

這些情況不同,答案就不同,不是說送了就一定不好,更不是說哭了就不送。


我想起蛋蛋的幼兒園經歷,不能否認他也哭過,但幼兒園給他的快樂和成長是巨大的,生活就是這樣有喜有,但我們都知道,是在朝前走。


我們既要認同和理解孩子的情緒,盡我們的力量去幫助他們,但也要看到孩子的成長,要相信他們,不要先入為主覺得孩子是弱者。


孩子怎麼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不會強迫他做,但是如果他努力試試能做到的,我希望他不要不敢試、不要懶得試,不要遇到困難就想著放棄。


好多人覺得孩子童年就是無憂無慮的,其實童年不可能只有快樂,而是會面臨非常多挑戰,失敗、焦慮的時刻。這些情緒,本身是會存在的 ,不因為我們想回避,裝作看不到,就消失。


好多**無法接納孩子的情緒,自己承載不了,就採用迴避態度。


寄希望於否認情緒,迴避挑戰,迴避情緒,
那樣是無法帶來成長的。喪失了成長的機會,即便躲過了一時情緒,困擾一定還是會再回來的。


我們能做的是勇敢地主動想辦法面對,因為唯有成長,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