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寫寫近期中國周邊的局勢,因為從北到南、從東到西,我們國家周邊的局勢都不太安定,但昨晚香港機場發生的事實在太令人痛心,所以還是決定回過頭來再寫寫香港。
對於昨晚發生的事,我相信但凡有點血性的人都會感到氣憤,因為我們不能對自己同胞的遭遇無動於衷。
對於那些試圖剝離情感只談利弊的論調,我也不能苟同,因為這在我看來太過冷血。
但我也不希望大家被情緒所綁架,因為香港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關乎經濟,關乎兩岸同胞的民生,還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的對外戰略。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香港,但不要用輿論去綁架政府做決策,以上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一個大前提。
8月13日晚至8月14日凌晨,大量示威者於香港國際機場非法集結,並禁錮、欺凌及毆打一名旅客及一名記者,對他們造成身心傷害,警方對激進示威者的嚴重暴力行為予以極嚴厲譴責。
最先遭到圍毆和非法拘禁的是一名內地旅客,由於示威者懷疑其為來自內地的便衣警察,於是在機場對其進行圍堵。
示威者中的激進分子將其逼在角落,用水淋他,衝上去拳打腳踢。
21時15分,該內地旅客被暴徒捆住雙手,然後按在行李手推車上被一群黑衣人圍著踢。
現場一名外國人大喊:“你們不能這樣做,你們瘋了!”
救援人員聞訊趕來,卻被現場示威者堵住了道路,他們只能大喊“麻煩走開,麻煩走開,我們要拯救傷者”。
香港警方也釋出公告,稱收到機場管理局要求警方協助,呼籲示威者不要阻礙警方行動,以確保傷者能得到救治。警方還強調這不是清場行動,目的是讓該名旅客能安全離開及送院。
但警務人員到達後,示威者不僅用行李車和鐵馬阻擋警察進場,還向警務人員不斷投擲雜物及照射強力鐳射,其間一名警務人員在執法時,被突然從背後撲上來的激進分子撞到了玻璃圍欄上。
暴徒逃竄後,警察已無法站起身,只能倚靠在玻璃圍欄上。
至於那名被圍毆的內地旅客,最終還是被抬上了救護車。但在撤離過程中,激進分子阻攔通道,砸爛了警車,現場極度混亂。
示威者最初宣稱的是要進行“非暴力靜坐示威”,但現實卻是,他們之中誕生了一群暴徒。
23時55分,又有一名內地人被示威者圍住,這一次他們懷疑他是一個假記者,於是奪走了他的身份證、護照和各種隨身物品,並拍攝他的證件上傳到網路。
在搜查的過程中,示威者發現了一件印有“我愛香港警察”的藍色T恤,然後激進分子將他捆在了行李車上進行禁錮。
該男子面無懼色,說出了那一句:“我支援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
8月14日凌晨,《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 發微博確認,被非法拘禁及毆打的第2名內地男子為環球時報旗下環球網的記者,他的名字叫做付國豪。
期間遭遇了手持美國國旗者的一路追打,而付國豪不僅在擔架上對救援人員表示了感謝,還低聲說了一句“ I love Hong Kong”。
香港一直是個崇尚自由的地方,尤其是新聞自由,一直讓港人引以為傲,然而昨夜卻發生了對內地記者的非法拘禁和非人虐待。
這些示威者之所以發起“萬人接機”運動,據說和8月11日發生於尖沙咀的一場非法集會有關。
當天18時左右,激進分子包圍警署,並使用汽油彈發起了攻擊,造成警署外圍著火,還擊中了一名執勤警察,導致該警員左腿10%二級燒傷,右腿3%一級燒傷。
在警方清場過程中,一名女性示威者突然被不明物體打穿眼罩,右眼鮮血直流,被送上救護車。
事後,示威者立即指責這是警察所為,他們的依據是在女示威者倒下的地方附近,發現了警方所使用的的“布袋彈”,他們認為是布袋彈炸裂導致該女性眼睛受傷(布袋彈是一種非殺傷的防暴彈藥,就是布袋裡裝著鉛沙,以少量的發射藥投射出去。布袋彈在接觸目標後會形成一個“餅狀”貼在上面,達到對目標產生疼痛或打倒的效果又不至於對人體產生嚴重傷害)。
8月12日,警方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對於女“示威者”被打爆眼睛一事,尚無證據顯示是警方所為,並表示警方會進行進一步調查。
而示威者這邊,他們在網上號召“百萬人塞爆機場”,並呼籲參與人士以黑布遮住眼睛,以控訴警察表達“警察還眼”的訴求。
然而根據一名自稱是救助該女示威者的醫護人員稱,女傷者身上並未發現有燒傷痕跡(如果是布袋彈打中,就會有),傷口是被硬物插入造成的,X光片可以證明這一點。只要該女性報警,警察就可以調取X光片來還原事實真相,然而該受傷女性堅持不報警,哪怕她傷勢已較為嚴重。
另據香港NOW新聞臺播出的現場畫面和慢動作回放顯示,該女示威者倒地又被扶起時,眼罩上根本沒有布袋彈的痕跡。
所以這極有可能是一起示威者內部互相傷害又嫁禍給警方的行動。
8月12日、8月13日連續兩天都發生了堵塞機場的抗議活動,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不說,還導致大量乘客回不了家。
其實這些示威者並非全部都是激進分子,他們中有的只是想在人流量大的機場宣傳自己的主張,而不是癱瘓整個機場。
“理性對群體毫無影響力,人們只受無意識情感的影響。群體不善推理,卻急於行動。”
溫和派發出的理性聲音很快被激進分子淹沒,激進分子從機場一樓(到達大廳)塞到了二樓(出發大廳),並用人數優勢強行阻止乘客進入安檢大廳。同時還在大廳大喊大叫。
他們對待內地乘客的態度我就不說了(說多了又要加深隔閡),一些外國遊客也被他們搞得非常崩潰。
這些老外中的很多人來香港只是因為轉機正好要經過這兒,結果就被這些示威者堵在了機場回不了家。
還有一名崩潰的外國友人說這些示威者大喊大叫讓她感到非常害怕。
這群示威一邊在強調他們是在維護民主和自由,一邊卻是在破壞民主和自由。
民主是以尊重他人意見和權利為前提的,然而這群人口口聲聲說是在表達自己的訴求,實際上卻在剝奪無辜旅客回家的權利和自由。
說到底,他們想要的是香港政府無條件按照他們的意思來辦,這本質上是一種暴君思維,而不是所謂的民主和自由。
到了昨天晚上,他們更是踐踏了香港人曾經引以為傲的法治。
無論那兩名內地人是什麼身份,只要他們沒有做出違法行為,這些示威者有何權利對他們進行非法拘禁和拳打腳踢,他們有何權利擅用私刑?
這些口口聲聲喊著要爭取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示威者,給香港的自由、民主和法治帶來了最黑暗的一夜。
what a shame for Hong Kong !
有些人會問,香港都變成這樣了,為什麼中央不採取行動。
我認為這背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國際輿論對中國太不友好,可能會落下口實然後引發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制裁;二是怕影響香港作為中立自由港的國際地位。
在關於香港的一系列事件中,媒體一次又一次用行動證明了一點——媒體都是有立場傾向的。
我在之前那篇文章中專門拿《紐約時報》和BBC舉過例子:
前者杜撰警察被激進分子咬斷手指是因為警察掐了對方的眼睛(但這既不符合法庭上控方的說法,也不符合辯方的說法);
又比如美國NBC把環球網記者付國豪稱之為是防暴警察,簡直就是在睜眼說瞎話。
在港媒HTK的報道中,也是避重就輕,對激進分子的暴徒行徑僅僅是一句話帶過。
自由時報更是把事件的落腳點放在了受傷男子上了救護車後睜開了眼。
希拉里發推文稱,願所有人支援香港人民,因為他們要求民主,免於鎮壓。
然而美國自己在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和2014年的抗議布朗命案中,對示威者群眾可是毫不手軟的,甚至還出動了裝甲車平息騷亂。
奧巴馬非常明確地說,他們(示威者)不是在抗議,不是在提出訴求,當他們燒燬建築的時候,他們犯了縱火罪,也在摧毀自己的家園。
下面這個視訊大家可以對比一下,裡面還涵蓋了一些歐洲國家的做法。相比之下,香港警察真的已經非常剋制了。
另外,就在不久前,美國紐約的一名警察被一個叫史蒂文的男子以“潑水”的方式進行了攻擊,然後這名男子就遭到了逮捕。
紐約當地媒體援引警方內部的一份備忘錄指出,“警務人員不應容忍可能對自己及公眾造成傷害、妨礙執行任務以及損毀制服、裝置或其他警方財物的行為”。紐約警察局巡警局長羅德尼·哈里森強調:“這是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
紐約州的兩名議員還第一時間宣佈了一項新立法草案,要求把向執勤警察潑水或其他物質這種襲擊行為定為重罪,最高可判處4年監禁。
其中一名議員表示:“紐約州必須發出一個資訊,那就是襲警行為不能容忍。”
然而昨天發生在香港的,暴徒都已經奪走了警察的警棍並進行了多次棒擊,希拉里卻稱香港警察在鎮壓人民,還號召所有人支援這些激進分子。
不難推測,一旦由中央政府直接在香港採取行動,會有多少髒水往我們身上潑,甚至不排除美國號召各個國家對中國發起制裁。
而中國在貿易戰的節骨眼下,正在大力推動外開放和合縱連橫,一旦被西方落下口實,可能功虧一簣。
香港雖然近幾年經濟發展並不理想,但作為一箇中立的自由港,依然是在擔當內地和國際貿易的中轉站的。
2018年,中國2.5萬億美元的出口額中,香港的出口額達到5692.4億美元,大約佔到20%。
這其中除了少部分是用於香港居民的消費外,大部分是轉口,香港依然在發揮著“經濟氣口”的作用。
而且因為香港披著“資本主義”和“民主”這層皮,是有利於吸引外資,並擔當外資進入內地的通道的。
說到底,香港和內地處於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關係。
一旦破壞了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對大陸和香港的經濟發展都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打擊。
也有人提到,如果中央直接採取行動,會破壞香港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維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社會治安。
中央人民政府派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防務的軍隊不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地方事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必要時,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
但其實《基本法》層面的法理問題,我覺得反而是問題不大的,因為第十八條中也有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宣佈戰爭狀態或因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發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而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進入緊急狀態,中央人民政府可釋出命令將有關全國性法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
也就是說,在面臨嚴重動亂的時候,中央可以宣佈香港進入緊急狀態,進而採用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實施(宣佈緊急狀態其實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特朗普今年就宣佈了至少兩次,一次是為了修邊境牆,另一次是為了制裁華為)。
其實早在6月9日發生反修例大規模遊行的時候,國內媒體集體沉默,但自從示威者衝擊立法會,撕掉基本法,塗汙香港特區區徽之後,內地媒體開始有了報道。
之後事態不斷升級,發生激進分子衝擊中聯辦,塗汙國徽,噴塗侮辱國家、民族字句的事件之後,內地媒體風向徹底變了。
8月12日,央視和人民日報的報道指出,襲警行為已出現了恐怖主義的苗頭。
同一天,人民日報用中英雙語高調宣佈,武警車隊已在深圳集結,並配上了一段說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第二章第七條規定: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參加處置暴亂、騷亂、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恐怖襲擊事件和其他社會安全事件。”
如果你去翻翻《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就會知道,這位長者早就預見了可能會發生的事,並做出了明確的指示,這裡摘錄幾句:
“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後香港有人罵中國共產黨,罵中國,我們還是允許他罵,但是如果變成行動,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怎麼辦?那就非干預不行。”
“切不要以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來管,中央一點都不管,就萬事大吉了。這是不行的,這種想法不實際。”
中央政府賦予香港的自治權是有底線的,這些激進分子正在用暴亂把香港不斷推向那個底線。
民主制度的本質,是不同群體,不同聲音的相互碰撞,最後大家求得一個“最大公約數”。
現在示威者這個群體已經被激進分子所綁架,所有理性的聲音全部被情緒和衝動所淹沒,並導致暴行不斷升級,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再一次證明了勒龐在《烏合之眾》這本書中對群體心理的洞察是何其的精準和犀利。
而那些反對動盪,希望恢復秩序的香港同胞們,可能你們平時是不太關心政治的“沉默的大多數”,但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如果你們還不站出來反對暴行,不站出來支援警察維護秩序,那麼一旦香港的局勢過了那條底線,是不會再有回頭路的。
這裡我並不是想苦口婆心的規勸你們一定要站出來,我只是想告訴你:
站出來是一種選擇,沉默同樣是一種選擇,而你們終將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
如果香港現行的民主機制不能止暴治亂,那麼等待你們的將是什麼,應該不難判斷。
至於內地的同胞們,也希望你們不要過於衝動,可以痛心,可以氣憤,但不要用輿論去綁架政府做決策。
政府瞭解到資訊比我們更多更全,相信中央政府會在香港問題上做出正確的抉擇,也給香港的同胞們留一點時間去糾偏。
最後,留給香港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希望你們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就在幾天前,印度宣佈取消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權,莫迪聲稱自治帶來了恐怖主義(但這件事也給我們的周邊局勢帶來不安定因素)。有人扒出,那名保護內地遊客的外國人,其實是一名CIA ,並多次出現在暴力示威活動中(包括2014年佔中活動中也有他的身影),昨天夜裡他之所以保護那名遊客,或許是怕事情真鬧大了,那這場暴亂就再也洗不白了。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籤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