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識庫,是時候更新了

2019-08-23 22:21:51


本文共有 7000 字

嘗試了一種新形式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這幾年,廣泛閱讀各類期刊、文獻、研究以來,我有一個發現:


許多大眾的認知,和學術界的進展之間,其實存在著相當大的脫節。


很有可能,學界的研究已經有了大量新發現,甚至幾次推翻了舊觀點,而大眾的認知,卻還停留在20年前、30年前。


像前不久的文章 所謂的意志力,也許根本就不存在 就是如此。


究其原因,也許在於接收資訊的渠道 —— 學界和大眾之間是割裂的,只能依靠媒體和自媒體來傳達資訊。然而,出於商業等因素,我們的資訊渠道長期被劣質、同質化的資訊源把控,因而,真正有價值的資訊就被長期埋沒了。


舉個例子;當所有自媒體都在告訴你:不是你的錯,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錯,原生家庭才是你所有問題的根源 —— 時,你是不是就會潛移默化地,把問題都歸結於自己的父母呢?


你說大眾不關心這些嗎?我並不覺得。至少從我和讀者的溝通來看,絕大多數讀者都有極高的科學素養和興趣。他們不但想了解如何提高自己,更想知道這背後的原因和機制。


所以,今天的文章,不打算講太複雜的東西,就是想和你聊一聊: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有哪些一直以來的偏見和誤區?


這是一個簡單的目錄:

1)近視真的是由「用眼過度」造成的嗎?

2)原生家庭真的是我們缺點的根源嗎?

3)智商測試有效嗎?

4)右腦開發可靠嗎?

5)遺傳對智力的影響有多大?


——  近視  ——


你戴眼鏡嗎?


我自己是戴的,不過僅限於用電腦的場合,減輕疲勞,以及出席一些比較重要的活動。平時基本不戴,也不會影響生活。


但哪怕如此,我也真切感受到:戴眼鏡真的挺麻煩的。累,戴久了會頭痛,還不方便。


可怕的是,這十幾年來,近視率(尤其是青少年的近視)正在全球各地猛增。


據新華社的報道,2018 年,全國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 53.6%,人口超過 1 億人。其中,中、小學生近視率分別高達 71.6% 和 36%。


而根據 Nature 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目前有 90% 的青少年和年輕人有程度不等的近視 —— 這個資料就很可怕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近視,和近視率逐年來的猛增呢?


傳統觀念是「用眼過度」。你一定還會記得,小時候,學校和家庭三令五申,要求我們保持和書本的距離,看書的時間不要過長,不要在光線昏暗的地方看書……諸如此類。


但是,你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他們似乎不把這些禁令放在心上,該怎麼看書就怎麼看,甚至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看(比如我,捂臉) —— 但他們的視力,好像比起大多數人還要更好一些?


這是因為,近視,跟「用眼過度」,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


實際上,上個世紀的國際學術界,對近視成因最關注的是什麼呢?遺傳。


1960 年代,一系列實驗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基因相同的同卵雙胞胎,比基因不同的異卵雙胞胎,同時出現近視的可能性顯著更高。這就說明,基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近視。


通過對 25 萬名成年人的基因收集,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 161 個點位,可能跟近視有關。根據統計資料分析,帶有這些基因點位的人,近視的風險是其他人的 10 倍以上。


但基因決定的是先天的「傾向性」,一定存在著某些後天環境因素,使這些人的「傾向性」變成近視。那麼,這些因素是什麼呢?


實際上,針對傳統的「用眼過度」觀點,科學家們做了非常多的實驗。但結果表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用眼過度跟近視存在相關性。


反而,21 世紀初,一個新的因素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光照。



2007 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跟蹤了 500 名視力正常的兒童,並記錄他們每一天的生活。5 年後,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患上了近視。


剔除所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唯一跟近視高度相關的因素,是這些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也得出了一樣的成果。通過對 4000 名兒童的跟蹤和研究,他們發現:戶外活動時間越少的孩子,患上近視的可能性越高。


甚至,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哪怕孩子在戶外什麼也不幹,只是躺在樹蔭下看書,不參與任何體育活動,他們的視力也會比同齡人更好。


那麼,這裡面就只剩下一個因素了:戶外的光照強度。


為什麼光照能夠提高視力呢?


一個最前沿的假設是:光照會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釋放,它會阻礙眼軸的伸長 —— 而眼軸伸長正是近視的核心原因。


這一假設在動物實驗中得到了廣泛的支撐。通過改變光照強度,科學家們發現:

1)光照強度更強的環境裡,動物出現視力衰退的現象顯著更低;

2)當環境中含藍光更多時,動物的視力更不容易下降。


為什麼是藍光呢?原因也很簡單:太陽光中含有較高的藍光。因此,對機體來說,藍光實質上是「白天」的象徵,它會刺激機體保持清醒。


你一定也看出來了:這正是「睡前儘量減少藍光照射」的依據。


而視網膜多巴胺的分泌,本質上,是眼睛生長過程中的一種晝夜節律。它會告訴眼睛:該按照什麼樣的節奏生長髮育。


但如今,長時間待在屋內昏暗的環境,直接後果就是:眼睛的晝夜節律被打破,眼球的發育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畢竟:人類學會造出一個小房子,把自己關在裡面,是最近幾百年才出現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人類在自然界中生存,已經經歷了上百萬年。


這才是導致近視出現的罪魁禍首。


那麼,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很遺憾的是,眼睛的生長髮育,直到 20 歲左右就基本定型了。所以,對於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如果你已經近視,那是基本沒有方法可以「逆轉」的 —— 每天到屋外晒太陽也沒用。只能平時儘量保護視力,減少用眼帶來的疲勞。


唯一的方法是手術。現在有鐳射切割和晶體植入,但這一技術仍在發展中,時間尚短,可能存在一些風險,需要謹慎。


但如果你有孩子,或者打算生孩子的話,一個強烈的建議是:一定要讓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


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建議:兒童每天在 1 萬勒克斯的光照下,待 3 個小時,對預防近視是最有效的。1 萬勒克斯是多少呢?差不多是在陽光明媚的大晴天,站在樹蔭下,戴著太陽鏡,眼睛所接收到的水平。


而相比之下:待在教室裡或辦公室,完全依靠燈光照明,那差不多隻有 500 勒克斯。差距天差地別。


但並非一定要待足 3 小時。中山大學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表明:每天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40 分鐘,可以把近視的風險降低 23%。


那麼,一個問題就自然浮現出來:如果實在沒辦法保持足夠的戶外時間,用玻璃行不行?


答案是可行的,但本質上,還是要看能否接收到足夠的自然光 —— 面積太大、玻璃太少、對光線阻擋太高、時間太短,這些,都會影響眼球的發育節律。


有研究人員正在國內推行「玻璃教室」,也許會更適合中國的國情。


總而言之,重申一句:如果你有孩子的話,7 - 14 歲是眼球發育的重要時期,務必請讓孩子每天保持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接收更多的自然光,保持良好的晝夜節律。最好是每天 1 小時以上。


希望以後的每個孩子,都能夠不戴著沉重的眼鏡生活。


——  原生家庭  ——


這幾年,原生家庭,成了一個非常火熱的概念。


在心理諮詢師和自媒體的口中,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用原生家庭來解釋。


自卑?那多半是因為被原生家庭忽視,從小缺失足夠的肯定和讚賞;

處理不好親密關係?很可能是因為你缺愛,從小在一個嚴苛的環境中長大;

有心理障礙?讓我們聊聊你的原生家庭,看看你是受到了什麼樣的創傷……


這個詞很多時候還會跟「巨嬰」放在一起:正是原生家庭的缺失和畸形,造就了各種各樣「巨嬰」的出現,形成了自戀、偏執、脆弱的民族性格。等等。


更有許多人,習慣於將自己的毛病和問題,歸咎於原生家庭。他們最常用的詞,是「擺脫」和「反抗」。比如:

  • 如何才能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 如何才能化解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傷害?

  • 如何才能跟原生家庭對抗,塑造自己的人格?


然而,原生家庭,真的能承受起這麼重的指責嗎?


我當然不是在否定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在許多文章裡都提到過:我們成長的環境,父母的教養方式,對我們的性格會有非常大的塑造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講,原生家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但把一切歸咎於原生家庭,其實是一種走偏了的做法。


它的本質是什麼呢?逃避。


許多人把問題歸咎於原生家庭,其實只不過是在逃避一個事實「變成今天這樣,我有責任」罷了。


他們並不是想解決問題,而只是想找一個發洩的出口。


這就是「原生家庭」熱潮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


很多人的思維是什麼樣的呢?我有缺點,這些缺點是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所以它們並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外力強加給我的 —— 因此,我要跟它們對抗。


這樣很容易落入一個陷阱:你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了一個巨集大敘事。


你會構思出一場戲劇,你把克服缺點建構成一種對抗,你把自己描繪成一個悲劇英雄,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次衝鋒,每一次的挫折都是一次功敗垂成……


這樣做,其實只是在自我感動而已。


你把自己擺在了受害者的角度,把自主決定的權力交了出去。真正的傷害其實來自哪裡呢?並不是你的原生家庭所帶給你的缺點,而是你心中對它們的指責和「建構方式」。


這才是問題所在。


原生家庭,無論對你影響多大,是正面還是負面,它永遠都是「過去」。當你一直把「過去」放在心上時,就說明你一直被它所影響著。


這對於真正的問題,是於事無補的。


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去改變你的視角,從「過去」看到「當下」和「未來」。


更好的思維方式是什麼呢?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都是「現在的我」的一部分。既然是我的一部分,那我就要接納它們 —— 正是它們使我成為「現在這樣的我」。


而如果對「現在的我」不滿足,那我一定是看到了一個更理想的目標。或許是另一個人,又或許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那麼,就想辦法讓自己向目標靠攏,成為像他/她一樣的人。


這才是更有效的做法。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面臨一個問題:如何處理跟原生家庭的關係?


我能給你的建議就是:保持獨立,平等對待。


你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而不是你父母的附庸。


在保證經濟獨立的情況下,不妨按照「你希望你的子女如何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你的原生家庭。沒必要過分委屈自己,也沒必要抱著「還債」的心態。


處理好這段關係,是一件需要持續思考和跟進的事情,一起努力。


最後,簡單提一下,心理學界目前對「原生家庭」的一些認知。


目前,心理學對原生家庭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在「創傷」—— 兒童時期受到的創傷,的確會伴隨一生,給自己留下陰影,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但除此之外,原生家庭對你人格的影響有多大?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相比之下,基因遺傳、學校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可能還更大些。


李鬆蔚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贊同:當你意識到「病在哪兒」的時候,其實病就差不多好了。


這個觀點看起來很玄,但的確如此。我在許多文章中也提到過,最難的是什麼?是覺察。


最壞的情況,是你一直沉浸在某種認知中而不自知:覺得自己沒用,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而一旦你「覺察」了,發現存在身上的問題了,發現自己跟理想目標的差距了,其實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你並不需要「走出去」,因為從來就沒有什麼牢籠。


——  智力  ——


智力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因此,我主要拎出幾個容易產生誤解的地方,一一解釋。



1)智商測試是真實有效的嗎?


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效的。


我們常說的智商測試,得到學界承認的,主要有兩種。一種叫做斯坦福-比奈量表,一種叫做韋氏量表。你在網上能夠看到的智商測試,諸如展示各種圖形、讓你選擇下一個的,通常都是這兩種之一。


但它們的問題在哪裡呢?把「智力」的定義,大大地窄化了。


上世紀初,心理學家 Spearman 提出了所謂的「g-factor」。他認為,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引數,叫做 g 因子,它是一切智力的基礎。g 因子高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會更順利;而 g 因子低的人,學任何東西都會比較慢。


我們剛才說的這兩種量表,測量的就是 g 因子。


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智力相關的理論,早已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心理學家們對於「智力」的定義,也遠遠超出了 g-factor。


比如:加德納提出了「多因素模型」,認為智力可以包含 8 個範疇。諸如音樂、內省、人際關係……都可以列入智力的範圍。顯然,按照這個模型,不存在一個能夠截然劃分高低的分數,也不太可能進行測量。


所以,現在的智商測試,一般僅用於 8 - 12 歲的兒童中,用來找出需要特別關照的「特殊兒童」。


請注意,這還是在有專家指導下進行的正規智商測試。而我們一般人在網上找到的測試,能有多少效度?可想而知。


所以,像門薩這樣的測試,你大可把它理解為一個俱樂部自己折騰出來的「入會測試」。能通過測試固然很厲害,但一定意味著智力更高嗎?兩者並沒有什麼聯絡,只不過是炒作的噱頭而已。


與其費勁去跟別人對比,不如踏踏實實一步步學好東西,多輸出,多創造。


畢竟,如果你不創造,不為這個世界做出點什麼,那智力再高,又有什麼用呢?



2)右腦開發真的有用嗎?


沒用,這是偽科學。


所謂的「右腦開發」,源於一種說法:人的左右腦是獨立的,左腦控制右半身,右腦控制左半身。而生活中,絕大多數人是右利手,那麼顯然他們的左腦更發達。


鑑於此,商家們為了賺錢,就必須編出一套說辭: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左腦,忽視了右腦的作用,所以需要通過特定的方式去開發它。這樣才能讓大腦更好地運作。怎麼開發呢?請買我的書,使用我的工具,報我的課程……


為了看起來更有道理,他們還煞有介事地說:左腦是邏輯腦,負責語言、邏輯、推理;右腦是藝術腦,負責影象、音樂、想象力、創造力……


這是徹徹底底的偽科學。


實際上,神經科學早已證明:幾乎所有的動作和認知,都是「全腦協同」的。這體現在:

(1)大腦的功能區是均勻分佈的,並沒有所謂左右的偏好。

(2)任何一種複雜的認知活動,都是需要多個腦區協同工作的。


簡而言之:既不存在所謂「開發右腦」的行為,即使有,對大腦整體的效率也不會有什麼幫助。


本質上,大腦是有神經可塑性的。所以,要熟練一項技能,就老老實實去訓練它,從而使相應腦區的神經元更密集 —— 但這並不會對其他功能產生太大影響。你花時間學繪畫、學舞蹈,也許能使你成為一名畫家、舞蹈家,但並不會使你更富有創造力。


至於所謂「大腦只用到了10%」的謠言,更是連反駁都沒必要 —— 如果大腦真的浪費了 90% 的潛能,基因怎麼會允許這麼一個累贅和冗餘存在?


所以,如果看到任何打著「右腦開發」旗號的產品,至少請打一個問號。我很難想象,一個連基礎理論都不紮實的東西,能產生多大的價值。



3)遺傳對智力的影響有多大?


這一點可能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


實際上,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在群體之中,對於智力表現(不是智商測試,而是衡量學業、工作表現),遺傳率的解釋力,可以達到 50%。


(有些研究認為可以達到 80%,我個人持懷疑態度)


具體可以參考行為遺傳學家 Robert Plomin 主導的研究,他是堅定的「基因決定論」者。他甚至認為,在不遠的將來,人們將會通過基因檢測,來預測一個人的未來。


這是一個很驚人的結論,也是一個絕對不「政治正確」的觀點。


不過,還是要澄清幾個很重要的地方。


(1)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的智力,一半來自先天基因,另一半來自後天環境。


這裡需要了解一個概念:遺傳率(heritability)。


什麼叫遺傳率呢?它的意思是:在一個群體中,有百分之多少比例的「不同」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舉個例子,智力的遺傳率是50%,意味著,在一個群體中,有50%的智力差異是由基因影響的,另外50%是由環境影響的。


這裡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群體」和「個體」。


我們可以近似用「發病率」來理解:如果說某種疾病在一個群體中的發病率是10%,我們可以說,其中的某個個體,發病的機率是10%嗎?


當然不行。他可能是1%,也可能是99%。我們是不能用群體去推斷個體的。


(2)前面也講過,基因所表達的,其實是一種「傾向性」。


也就是說,假設智力跟 1000 個基因點位相關(據 2018 年荷蘭的研究,篩選出了 1016 個),你擁有這 1000 個基因,並不意味著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傑出的人。


它只是意味著,在一個同樣的群體中,擁有同樣的環境下,你出類拔萃的機率會更高一些。


當然,這一點,現在也有許多科學家反對,一方面目前的基因技術還不夠發達,很多結論其實是從統計資料推斷出來的;另一方面是這種「基因決定論」過於驚世駭俗了,也會對大眾的認知造成很大沖擊。


我也會繼續關注相關研究,有機會的話,以後再詳細講。



當然,以上這些內容,也有可能你全都知道。

那很棒,這意味著你是一個迅速能夠更新知識庫的人,擁有自己的資訊渠道,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資訊來源和知識管理方式,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另外,喜歡這種形式嗎?也請在留言中告訴我。

你的每一條留言和「在看」,都是對我的一種反饋。: )






點選【閱讀原文】

獲取我分享過的免費資源



也可以讀讀近期這些文章:


所謂的意志力,也許根本就不存在

最近最熱門的文章

你被「意志力」欺騙了多久?


這也許是認知科學最顛覆常識的觀點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人生的幸福演算法

如何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THE END

-  晚  安  -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