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啊,找你爸去,都是男人,照說他更懂你

2019-08-17 19:05:04

小土叨叨:老鐵們可能比較熟悉,我生了兩個男孩,老大蛋蛋6歲多,即將小學,老二定定馬上2歲(沒錯,他們是淡定二人組)。
說實話,雖然跟小子鬥智鬥勇若干年,早就千錘百煉了,但對於養男孩,一直覺得有壓力。


有壓力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我們是女性,沒有也不可能真正經歷男孩的世界,要說很瞭解他們,不是件容易的事。
2 看到很多成年男性的狀態,尤其是那麼多喪偶式家庭的吐槽,會擔心孩子被養偏了。 
3 從資料上,不管是暴力、犯罪率,乃至自殺事件,男孩的比例都顯著更高。


對我來說,緩解壓力的一個方式是尋找指導和方向,所以看過不少講養育男孩的書,瞭解多一些後,心中稍感安定。前陣子出版社寄來一本即將上市的:《培養高情商男孩》,讀完很有感觸,今天交一篇讀書筆記。

PS:為了更客觀從男性視角探討這個主題,今天這篇還採訪了一些父親,感謝他們的分享。



兒啊,找你爸去,

都是男人,照說他更懂你



這本書的作者是丹.金德倫博士,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任職於哈佛大學,教授兒童心理學與行為研究。男孩及家庭心理治療的資深研究者。
另一位作者邁克爾.湯普森博士,也是心理學家,諮詢師,專長為兒童和家庭問題諮詢。 

男子漢要堅強?

第一章裡,作者提出 “男子漢要堅強”這樣的傳統觀念,否定了男孩的情感,也剝奪了他們在情感上全面發展的機會,是有破壞性的。

很多這樣的男性,在男孩時代只學過用所謂“男子漢”的辦法(這些才為社會文化所接受),來面對壓力。被心中無法表達,甚至無法理解的情緒所操縱。切斷跟外界的積極溝通,漠視他人感受,看不到別人的情感需求。
他們對情感的無知給他人帶來麻煩,自己也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明明有心事,可什麼也不說,隱藏自己的情感,對心中的恐懼閉口不談,只能爆發出激烈的情緒,或者消極封閉自我。


“男孩要堅強”的反面,並不是說“男孩不要堅強”,而是說我們應該重視男孩的情感表達,允許他們表達情緒,幫助他們認識情緒,瞭解情緒。而不是把情緒表達,等同於情感脆弱,等同於不堅強。

受採訪的一位爸爸提到:
小時候表達的情感,沒有得到及時正面積極的反饋,慢慢也就不想表達了。從小到大沒有依靠過別人,自尊心強,擔心表達後遭到拒絕或者鄙夷,表達的動力不足。現在是一個不太懂溝通的人。


我們可以傾聽他們,教男孩描述情感的詞,像是“憤怒”“難過”“嫉妒”“羞愧”“失望”等,引導他們敞開心扉。善於用言語表達情緒的孩子,暴力行為也會更少。


男孩應該更嚴厲的管教嗎?


跟隊友聊的時候,他提到,初中的時候幾乎每個男生都捱過老師的斥責甚至打,但老師對女生則會稍留情面一些。
我們的文化裡,對男孩的皮、不聽話,往往是高壓懲戒,甚至以暴制暴。

但第三章裡,作者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提到一個男孩的生活中如果充滿了懲罰和辱罵,他將在羞愧、悔恨和憤怒中不停掙扎,早早地關閉上情感之門。這樣的男孩成年後很難處理工作、婚姻和家庭中的各種關係。


在家被嚴厲管教的孩子,在學校通常更具有攻擊性孩子可能會用同樣粗暴的態度對待他人。


真正的管教有方,要考慮男孩旺盛的精力,尊重他們的感受,讓他們願意交流和討論;要幫助他們自我覺察,分辨各種情緒,與周圍的人更融洽地相處。

《霸王別姬》


理解男孩的特點



男孩和女孩存在著重要的生理差異:男孩發育成熟得晚;男孩更活躍,控制衝動的能力比女孩的發展得慢。需要儘量理解,易怒、好動、話少、喜歡冒險等都是男孩的特點。


如果學校在教學時能顧及男孩高度的活躍性、特有的認知發展水平,那麼“男孩問題”就能得到極大改善。
比如:
·給男孩充分的自由活動時間,他們可以做到高水平的自我控制和遵守紀律。
·增加男性教職人員,他們是男孩學習的榜樣,能更好地幫男孩鎮定情緒。

一位受訪的爸爸提到:


孩子3歲,一味阻礙他,並不好管,有時候給他多一些自由,之後再告知他接下去就要幹什麼,他會比較配合。



給男孩自信


作者提到,不要用“勇敢”或“弱小”這種單一的標準來評判男孩。
男孩之間有著難忘的兄弟情,但也存在著羞辱、恐懼、背叛等殘酷的文化。當男孩遭遇殘酷文化的傷害時,父母和學校老師不應該容忍,也不能忽視霸凌的存在。

採訪中,一位爸爸分享了自己經歷:

小時候,總是被父親稱為膽小的人,沒有什麼主見。小到別人吃飯的時候,發現不喜歡吃,也會將就的吃掉,大到高考要分班,選物理還是化學,也會隨大流的去選擇比較難的物理,一直沒有遵循自己的內心。

到了20多歲自我分析的時候,才慢慢發現。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我想傳遞給他的是,要做自己,要自信。



父親的重要性

有一章裡作者有一段頗為扎心的描寫:無論父親還是母親,兒子搗亂的時候都會生氣,也會因為兒子的不理睬或反抗感到傷心,但母親會盡力去修復與兒子的情感橋樑,這條路不通就,那條路;而父親的反應則往往是生氣,再奪回控制權。


作者的建議是:

1.兒子需要父親的愛與尊重,父親不要總是批評和控制兒子,要給予兒子更多的關心,建立親密的感情。

2.母親要放手,給父親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育兒中。讓父親陪兒子多玩一些刺激有趣的打鬧遊戲,有利於孩子的認知和情感發展。


3.父親是男孩重要的榜樣,男孩從父親身上學習如何處理情緒、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習如何化解衝突、與人合作。


4.對於青春期的男孩,父親要儘量放下控制、競爭和批評的心態。


5.父親如果要改善與兒子的關係,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一個睡前故事,一個遊戲,一句讚揚或一個微笑。

法國電影《兩小無猜》中,男主角的媽媽得了絕症即將離世,為了珍惜為數不多的相處時光,仍然堅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因為母親的病,兒子開始叛逆、挑戰權威,父親也只會動手打孩子,並沒有想過通過這些小事來改善關係。


男孩的憤怒與暴力攻擊

一個男孩潛意識裡堆滿了強烈的負面情緒時,情況會變得格外危險,暴力是憤怒最強有力的表達方式。作者在男孩的憤怒、暴力問題上這樣說:

1 男孩需要處理很多煩惱:老師的批評、父母的指責、同學的嘲諷和女孩的拒絕,等等。但他們能用於調整的心理資源卻少之又少。父母和老師要教男孩學會表達情感,確保他們能面對更多的歷練。

2.男孩很容易錯誤理解別人行為語言的含義,容易對假想中的敵人進行攻擊。

3. 換個角度理解男孩的“暴力行為”,有時這是男孩內心痛苦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我們要想辦法消除男孩內心的敵意,幫他們把感受說出來。

(香蜜女孩懂的)



寫在最後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社會,大家喜歡那種不太表露自己內心想法的男性,很多火的片子裡都是有苦不輕言,有淚不輕彈的男主,我們會覺得這樣很酷,很有男人味


但是現實生活中,如果每天都要偽裝沒有地方可以傾訴自己想法,戴著面具生活,承受著過大壓力,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作者總結全書,提出了7條建議:

1. 允許男孩有自己的內心生活,認可他們擁有人類的所有情感,幫助他們發展情感詞彙,從而使他們更充分地瞭解自己,更有效地與他人溝通。
2. 認識到並接受男孩具有高度的活躍性,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場所來釋放精力。
3. 用“男孩語言”與他們交流—尊重他們的驕傲和男子漢氣概,與他們坦誠相見,視他們為顧問和幫手,向他們請教解決問題的辦法。
4. 讓男孩知道,情感勇氣也是勇氣,情感勇氣和同理心是生活中真正的力量源泉。
5. 我們管教男孩,為的是打造他的優良品性,而不是讓他恨我們。
6. 給男孩樹立榜樣,展示男人間的親密關係。
7. 讓男孩知道,成為“真男人”,道路有很多。


沒當過男孩,怎麼養男孩?
其實當過男孩也未必知道怎麼養男孩,
不過,內心強大的男孩,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有人懂他們、珍視他們,接受並認可他們。
願我們都站在他們身後,給他們力量。
全文完。


在看,一起加油!⬇️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