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誠信真的倒數第一嗎?

2019-07-02 12:03:41


最近,有一個研究刷屏了。


這兩天,在知乎、朋友圈、各種APP裡,你應該看到過許多次類似這樣的標題:



事情的緣由是什麼呢?各路媒體及自媒體稱:

頂級期刊 Science 在 6 月 20 日釋出了「全球誠信排名」,其中,中國排名倒數第一。

並且附上這麼一張圖:


中國在末尾


看起來確實如此。那麼,這是真的嗎?我特地去找了論文的原文,讀了一遍。


原文叫做 Civic honesty around the globe(全球公民誠信),可以非常簡單搜尋到,全文和補充材料都開放閱讀。


實際上真相如何呢?下面詳述。



首先,簡單概括一下研究的內容: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長達 3 年的實驗。他們準備了 17000 多個錢包,走遍全球 40 個國家、355 個城市,對各個社會機構(如銀行、酒店、博物館、警局、劇院)的工作人員說:自己是路人,剛剛撿到了這個錢包,請他們進行處理。


錢包是透明的(避免工作人員不開啟),裡面裝著數額不等的金錢,一張購物清單,一把鑰匙,以及一張寫著失主郵箱地址的便籤。


研究中用到的錢包和材料示例


然後,研究人員進行統計,看有多少工作人員,會通過錢包裡的郵箱地址聯絡失主。


前文列出的國家排名圖,就是按照「聯絡失主的比例」進行降序排名得到的結果。


從圖中可以看出:瑞士、挪威、荷蘭、丹麥等國家排名最高,約在 65%-80% 之間,亦即有 65%-80% 的工作人員會按照郵箱地址聯絡失主。而中國的排名確實最低,只有 10%-20%。


光看這張圖,確實像是「中國的誠信程度倒數第一」。


這的確有點難堪。於是,不少人列舉了各種質疑的理由。


這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郵箱的使用率。很多人認為:中國沒多少人使用郵箱,實驗方法根本就是不科學的。如果換成電話或微信,結果一定會截然不同。


很可惜,這一點無法起到質疑的作用。因為作者在論文中已經把路堵死了。


作者在補充材料中提到:他們參考世界銀行的資料,對各國使用電子郵件的普及度做了一個調整,對結果幾乎沒有影響。


另外,針對電子郵件普及率低的國家,他們單獨拎出國際酒店的資料 —— 因為這些酒店經常用郵件跟國際客人聯絡 —— 結果同樣幾乎沒有差別。


也就是說,即使剔除了郵箱的使用率差異,結果也大致不變。


其他質疑還包括:


  • 每個國家的消費水平和購買力不同,這一點有沒有考慮到?


有。作者在論文中指出:「我們把美元換成當地貨幣,併為了確保各國之間的可比性,我們根據各國的購買力調整了金額」。


另外,作者還為每一個錢包虛構了一張購物清單(寫著本地人常買的東西),虛構了一張名片,用的是本地人的名字,以此來增加可信度。


  • 會不會是工作人員太忙,沒有注意到或是忘記了這件事情?


這一點作者同樣作出瞭解釋,依然是在補充材料中:


他們控制了許多影響因素,包括實驗地點的擁堵程度、工作人員的忙碌程度、參與人員的差異,等等。結果基本是經得住檢驗的。



那麼,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


實際上,這些問題都不重要。為什麼?因為這項研究,壓根就不是什麼「全球誠信排名」。


作者壓根就沒打算給全球各國的誠信做排名。


這是一次徹底的媒體誤讀和曲解。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基於這麼一個「利他主義」的問題:

如果你丟了兩個錢包,一個裡面有錢,一個裡面沒有錢,哪一個會更有可能被歸還?


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測都是後者。畢竟錢包裡的錢越多,就意味著私吞的收益越高。


但這項歷時三年的研究告訴我們:錢包裡的錢越多,被歸還的概率反而越高。


再看一遍這張圖。左上角的「Money」和「No Money」是不是特別明顯?實際上,這才是這項研究的核心。



圖中,黃色圓點代表「錢包裡沒有錢」,紅色圓點代表「錢包裡有錢」。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國家(實際數量是38/40),有錢的錢包,被歸還的概率,都遠高於沒錢的錢包。


所以,這項研究一出來,就在學界受到了關注和讚譽,很大原因就在於:研究人員用大規模、大範圍的實驗,推翻了歷來學者們的預測,讓我們對人性又有了一份認同。


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行為科學家 Shaul Shalvi 認為:過去,大多數類似的實驗都是在實驗室裡完成的。但這一次,在這麼大範圍的國家裡得到了驗證,這使得說服力大大提升了。


「如果你抽取 40 個國家樣本,有 38 個得到了一致的結果,這就揭示了一個非常清晰、可靠的發現。」


不要小看「目的」的差別。驗證「錢包裡有現金會影響歸還的概率」,和「給全球各國的誠信程度排名」,兩者的實驗設計和論證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如果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後者,那它的設計就是非常粗糙、難以服眾的。


比如:

  • 為什麼公民誠信程度只測試機構人員?

  • 為什麼僅僅使用「丟錢包」來作為測試手段?

  • 錢包數量足夠嗎?能代表一個國家嗎?

諸如此類。


實際上,外媒對這項研究的報道,基本都集中在「利他主義」「人性」「令人鼓舞」,幾乎沒有人去在乎「國家排名」和「國家差異」——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一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那麼,中國人的誠信水準到底如何呢?


剛好手頭上有一些資料,分享給大家。


有一項全球性的研究專案,叫做世界價值觀調查(WVS,World Values Survey)。該專案自 1981 年起,一直致力於調查全球各國的價值觀、信仰、對重大議題的態度,等等,遍及全球 100 個國家。


其中有一項調查是:你認為跟大多數人打交道時,可以信任他們嗎?


圖表來源:Our World in Data


這裡是部分國家的跨國對比。可以看到,代表中國的曲線一騎絕塵,領先全球絕大多數其他國家,僅次於瑞典。


以 2014 年的資料為例,中國是 62.69%,瑞典 63.76%,澳大利亞 54.43%,日本 35.94%,美國 38.17%,韓國 29.67%,印度 32.95%,其他歐洲各國,也基本徘徊在 20% - 40% 之間。


也就是說,有 62% 的中國人,認為大多數人是值得信任的。


你可能會說:這項研究說的是「能否信任別人」,並不意味著誠信程度一定就更高呀。


恰好,2000 年一項發表在《經濟學季刊》的研究指出:對信任態度的調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客觀的誠信程度。換言之:表示願意信任別人的人,他們往往也是比較值得信任的。


(研究來源:Glaeser, E. L., Laibson, D. I., Scheinkman, J. A., & Soutter, C. L. (2000). Measuring trust.)


當然,這只是一項調查,未必足夠細緻、可靠,也不一定有代表性。


但至少它給出了一個結果:中國人的誠信程度,也許未必像所謂的「誠信排名」裡的那麼差。


非常有趣的是,如果我們把這項調查結果,跟各國的人均 GDP 做一個對比,會發現一個趨勢:


圖表來源:Our World in Data


我們看到:誠信程度跟人均 GDP 基本是呈正相關的。人均 GDP 越高,國民就越傾向於願意信任他人。


但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離散的資料,是什麼呢?中國。


原因是什麼呢?這就非常複雜了,可能涉及文化背景、發展歷史等諸多因素。大家可以集思廣益一起思考。



那麼,如何解釋「誠信排名」裡的資料呢?為什麼中國會墊底呢?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研究人員選取的城市,都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大城市,人流量相當高。那麼,有沒有可能,這些城市機構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撿到非常多的失物,乃至於他們已經習以為常?


有沒有可能,他們所接受的培訓,就是「妥善保管失物,等待失主自行聯絡」,而非「主動聯絡失主」?


這些機構是否都設有專門的失物招領處?如果有,那就很正常了。


如果作者企圖說明「各國誠信程度的差異」,那至少這種可能性,是需要去排除的。


順便吐槽一下作者和 Science。明明研究的是利他主義和人性,用的卻是「全球公民誠信」這麼一個容易誤解的標題,多多少少有點標題黨了。


另外,作者應該預見到「各國排名」的圖表容易引起爭議,卻也沒有事先進行處理。


方法其實很多。比如:用「差異值」來排名,而非用「沒錢」來排名;又或者,淡化排名,凸顯和強調「一致結果」,都可以。會比現在好很多。


造成這麼大範圍的誤解和憤慨,作者和期刊要負一半責任。



最後,聊聊「利他主義」。


很多朋友經常問到:如果說大腦的許多天性,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那麼「利他」這種於己不利的做法,為什麼會成為一種常態?為什麼我們會願意不計後果地去幫助別人?


關於這一點,學界也有不少研究。


「誠信排名」實驗的研究人員 Maréchal, Cohn, Zünd 和 David Tannenbaum 認為:私吞裝有現金的錢包,會讓人們覺得自己像個小偷 —— 這種「我不誠實」帶來的心理壓力,會超過私吞錢包帶來的收益。


因此,出於「自我形象維護」(self-concept maintenance)的需求,我們會盡量表現出誠實。


但這個理由不夠有力:如果錢包裡放著的不是幾十美元,而是幾千美元呢?是不是收益就會超過心理壓力了?


社會心理學家 Daniel Batson 認為:任何利他行為之中,都至少有三種動機在起作用。它們分別是:


1)社會報酬。也就是說,利他行為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品格,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讚賞。


2)緩解不適。神經科學發現,人們在看到別人受到痛苦困擾時,自己大腦中關於痛苦的區域也會被啟用。故而,我們會主動向困境中的人伸出援手,以緩解自己的不適。


3)移情關懷。Daniel Batson 認為,人的一生是一個逐漸社會化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把自己的經驗投射到他人身上,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的痛苦、困擾和壓力。故而,我們會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他人。


這也是三種動機中最「無私」的一種,它可以解釋許多不求回報的行動。


舉個例子:現實生活中,當你撿到別人遺失的手機、電腦時,你一定會聯想到什麼?「要是我丟了,會怎麼樣。」


你會設身處地地感受到這種焦慮和痛苦,從而,你會同樣希望消除對方的痛苦。


這種行為基於「心智理論」(ToM)。亦即,我們會將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態度,投射到他人身上,假設他人擁有跟自己一樣的思考模式,從而更好地跟別人打交道。


因此,它會跟教育、收入、同情心程度等正相關。

這也是很多相關研究的結論。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


心理學家發現,人會有一種傾向,叫做「公平世界假設」。


什麼意思呢?我們總會傾向於認為: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假設基於我們對「確定性」的追求 —— 如果世界不公平的話,那麼我們就要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從而會被大腦所排斥。


這種假設在許多時候,會導致我們作出錯誤的判斷,比如很常見的「受害者譴責」:你要是不怎樣怎樣,怎麼會遭受這樣的傷害?


但出於公平世界假設,在某些時候,我們也會用自己的行為去維護它 —— 如果我打破了「公平」,那我就是破壞「公平世界」的始作俑者 —— 這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顯然,這種傾向的敵人是什麼呢?破窗理論。


一旦你發現「你不是第一個」,這種心理壓力也就不復存在了。


因此,建立一套體系、規則,需要大量的成本和時間,但打破它卻非常簡單。越精細、越有序的系統,就越難以抵擋外力,也就越需要細心的維護。


我們現在的問題,也許並不是利益至上、民族特徵,而是:打破規則的成本太低,遵守規則的成本,又太高。


希望這一切,能有更好的改變。






點選【閱讀原文】

獲取我分享過的各種資源



也可以讀讀近期這些文章:



我們的思維,到底有多脆弱?

幫你重新認識大腦的侷限性


一套擺脫疲勞的自救指南

每天都疲憊不堪?你需要充充電了


你還在低效地「出賣時間」嗎?

一套轉變思維的商業指南


THE END

-  晚  安  -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