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樁盆景難有?那是你沒選對素材,小夥5招輕鬆擁有古樸蒼勁造型

2019-05-26 20:40:59

這種雜木,分佈在我國的各個地方,適應能力強,不挑土、好養活,到什麼程度呢,就像路邊的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對於很多喜歡的初學者來說,我建議弄盆黃荊玩玩,原因在於,老樁容易獲得,造型能夠找到,素材遍佈山野,養好了開心,沒弄成樣子容易從來,別管它有什麼繁殖的方式,對於新手來說,培育的時間太過漫長,找個山頭,溜達上那麼一圈,欣賞自然的時候還可以構思盆景的造型,只要細心找尋,不難發現它的身影,而且,大自然也是一把殺豬刀,不只是帶走了歲月,那鬼斧神工的技法,也很容易將黃荊雕刻的造型奇特,剩下就是辛苦的工作了,挖起來多半是沒那麼容易,這個時候,心急的盆友記得多帶些培育它的原土回來,能夠幫助黃荊更好的成活,不用太在意季節,休眠期是好,奈何心急等不到啊。

老樁盆景難有?那是你沒選對素材,小夥5招輕鬆擁有古樸蒼勁造型

黃荊的造型自然奇特是有原因的,可不要認為是它自己想要長成這樣,在樹木的價值觀中,誰不想似亭亭玉立,誰不願像大樹那麼直上雲霄,奈何,生長環境不行,好地方輪不到它,也是因為其餘價值不高的原因,只好在懸崖、石峰等處頑強的散發它的生命之光,不考慮美不美了,先能活了再說,也是咱們盆友的造化,這在眼中的歪瓜裂棗,到咱盆景愛好者手中就是個寶,天然的舍利是掙扎留下的痕跡,蒼勁的神韻是風雨給予的洗禮,懸崖峭壁、石頭縫隙又如何,照樣擋不住黃荊的勃勃生機。

對於找到滿意素材的朋友,如果距離不遠的話,保留更多的原土,也就是“老孃土”,是明智之舉,攜帶不便需要去土的話,建議使用封口膠講剪掉的樹根封口,樹根肯定是儘可能的多帶些為宜,對於樹幹部分一些不需要的枝條,當場就可以剪除,還能夠有效控制水分的蒸發,隨便挖點土帶回去作為基土也是不錯的建議。

老樁盆景難有?那是你沒選對素材,小夥5招輕鬆擁有古樸蒼勁造型

1、栽培,帶回家去不止為玩,還是要看的,咱弄個死樁那不是白費了力氣,栽培還是必要的,可以選用一些腐殖土和園土配合稍微埋住一些根系就好,別全埋啊,古樸自然的根細造型不露出來一些豈不是美觀的可惜,露出部分使用一些沙子先埋住,等植物成活以後可以再扒掉去除。

2、修剪,種下以後就心安了,轉轉瞅瞅研究下造型,修剪點枝條,可以在這個時候進行,先是對那些無用影響美觀的造型做些剪除,目的是為減少養分的消耗,剪完以後搞個熟料袋套上保溼,沒事時噴點水玩玩,觀察等待成活後的肥水伺候。

3、造型,黃荊的根部是個寶,獨特的粗壯疙瘩,很是適合展現一個山石或者一隻動物的造型,這得看挖回來的是個啥了,以材立意這個時候比較適合,柔韌的枝條可根據樹勢蟠紮成各種風格,懸崖還是臨水,也得自己選擇。

老樁盆景難有?那是你沒選對素材,小夥5招輕鬆擁有古樸蒼勁造型

4、要注意的是,在修剪黃荊的過程中,最好是不要破壞掉芽眼,避免造型好了以後發現缺枝少葉,想要粗細漸變的感覺是為不斷剪掉新生枝葉,這叫變粗迴圈剪,野樁弄回來了,自己又不會跑,這個時候靜下心來構思造型,有些山水畫和圖片參照能更容易,不急慢慢琢磨,細細塑造,別操之過急剪掉讓自己後悔的枝條。

5、為了觀賞性更好,可以在它成活以後的生長中幫助摘葉和打頂,將原來個頭較大的葉子摘除後,約15天左右會長出小原葉一半的葉子,對了,摘葉要輕柔,別將葉芽給碰掉,打頂就是將主枝幹上的新芽去除,避免長出影響造型的新枝。

老樁盆景難有?那是你沒選對素材,小夥5招輕鬆擁有古樸蒼勁造型

以上是我個人對黃荊的一些瞭解,我家附近山上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山石之地,灌木叢中,肥沃的地方反而不多見,地點山西太行山深處,不知道你們那邊山上長生在什麼地方,是否也是常見,歡迎留言分享。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