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暴藍的百味廚房2019-04-19 18:35:01
抱歉,我低估了這家小店。
小且舊的門臉,貓在小衚衕裡,路過差點飄過。
進了屋最先瞧見的是後廚,右拐才是小小的就餐區。再往裡走才發現:還有第二空間、第三空間、第四空間……
原以為是一家生意勉強的社群小店。可打聽了才知道人家四年沒動地兒,夏天的時候隊都排到門外,後來把鄰居的房子租過來擴張了空間才夠坐。
不禁想問:它到底有什麼本事?
拿過選單掃一眼,有點出乎意料了:
20來塊軟妹幣就能吃石鍋?5塊軟妹幣就能吃8個串?鍋是多大鍋?串是多大串?為啥價錢這麼友好?
老闆娘解釋:倆人鍋倆人吃不了,串倆人50塊軟妹幣能吃挺飽,因為都是按照老闆的食量設計的,老闆食量大。
老闆不止規定了菜量,還設計了一大堆有的沒的,小店堪稱是他的研究所——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火候、不同時間;同一種食材也需要先大火燉,再小火煲。這麼複雜的操作,人多時能不糊鍋麼?
老闆就研究出來一套程式設計,時間可控、火候可控,按下按鈕就開始,“滴滴”一聲就好了。據說這套爐具已經被賣到義大利了……
別家店是防著同行來學菜,他家不但得防著同行來學菜,還得防著同行來偷鍋!
外面是合金,裡面是石頭,保溫效果槓槓的,4個小時還燙手!中午吃完的鍋,店員得到下午才敢洗,這是老闆自己的發明創造!
工具決定味道,只想趕緊嚐嚐!
八仙豆腐煲
別看選單上寫的是豆腐煲,可煲一上桌竟是一鍋大蝦、魷魚、扇貝、龍利魚……
厄爾多瓜白蝦,個大、肉厚、味鮮。因為需要開背、去線、醃製、炸、炒等好多道工序,所以來之前要提前1小時預約。
同樣是一個鍋裡的蝦,上面的香辣、酥脆;下面的湯濃、醬香,居然吃出了兩種風味!
既然是以豆腐命名的煲,那豆腐一定不能錯過。
石膏豆腐經過一夜用力擠壓,才能有這樣的韌度和口感,在眾海鮮當中也不會丟了光環。
香辣牛雜煲
喜歡下貨的口感,不習慣下貨的味道?老闆用祕製的香辣醬解決了這個矛盾。
他家的牛雜煲最受女顧客歡迎。因為吃著過癮,下飯賊香,又不像肉那麼頂……
有多少樣不同食材的煲,就有多少種老闆祕製的醬料。據老闆娘反應:他家菜品的研發順序比較怪。得先有工具,再有醬料,最後才根據醬料想出配啥食材能好吃。
一句話:純原創!連隨便拿出個皮蛋拌豆腐,都和別家不一個味兒!
“嗑串”是老顧客來他家約飯時的“暗號”,因為串便宜,吃著過癮。
總聽老闆娘抱怨:用竹籤穿小串老費勁了,用竹籤烤小串老難了。那為啥還要做竹籤小串?
“還不是他太軸,越難整的東西整明白了就越有成就感!”
這種小串怕也只有跟著老闆、老闆娘幹了十多年的烤工師傅才駕馭得了。
樹椒五分熟
油辣五分熟
五分熟的牛肉小串分兩款,不一樣的辣味一樣都挺嫩乎。
油滋溜
小時候家裡炒油時才會做的油滋溜,在這被研究成烤串了。酥、脆、香!
叉燒肉
外表黑乎乎的,咬一口帶點甜,這就是叉燒串了,這誘惑瀋陽人受不了。
月牙骨
甜鹹口帶點辣的月牙骨,嘎嘣兒嘎嘣兒地越嚼越香越得勁兒。
羊小串
串小,肉不少,味道別地兒吃不著,倆人50塊軟妹幣,果然還能剩點打包帶走……
嗑串哪能沒有酒,還應該有自然發酵的果味啤酒!
考慮再三,我還是決定把這個祕密告訴你們。
烤三文魚骨
小店裡有道神祕的烤三文魚骨,選單上沒有,全瀋陽都沒見過,只偷摸賣給老顧客。
因為新鮮魚骨太難進,每天能有多少份全看命,誰來都點肯定不夠,索性就從選單上退隱了。
不過這貨吃起來是考驗食客的耐性。教程在此,需要的拿去!
關於這個小店,我還有太多疑問:
比如老闆這麼神到底是幹啥的?小店為啥叫煮匠?為啥偏要開在小巷子裡……
跟好看的老闆娘聊了會天才清楚,原來老闆是學機械的,因為討厭冷冰冰的東西才入了餐飲這行。成天不露面不是故意裝深沉,而是一心撲在研究上,根本沒空出來。所以店名裡才有了“匠”。
至於把店開在小巷子裡是老闆娘的決定:我就要挑戰一把,看看咱家的菜能不能扛起這片群眾來!
不得不承認,老闆娘,你挺虎,但你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