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流學府,浙江大學應該沉默嗎?

2017-12-29 23:58:31

這是大家之選的第39篇文章

今日出品方:貓頭鷹

本文作者:侯越

點擊瞭解《大家》編輯部開放計劃


2005年的冬天,著名經濟學家,美國前財政部部長,時任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rry Summers)在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會議上發表了一篇爆炸性的演講[1]。在探討為什麼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界男性研究者比例遠大於女性時,他給出了三種假設,其中之一是: 兩種性別的人天生的能力有差別。雖然他反覆強調這只是假設,也明確表示希望有研究證明這個假設是錯誤的,此番言論立刻引起了軒然**。許多學界同行、哈佛和其他高校的學生,及新聞媒體嚴厲指責其言論有“性別歧視”的成分。薩默斯在一個星期以後發佈公開道歉信[2],承認自己的説法不妥 。其他高校也馬上作出官方公開回復,其中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三校校長的聯名信[3]肯定了女性在自然科學和工程界的能力與貢獻,公開承諾將為女性在這些領域創造更多機會。幾個月後,哈佛文理學院教授投票通過決議對薩默斯校長領導哈佛“信心不足。” 薩默斯雖然不乏支持者,但最後選擇了在次年二月辭職,結束了不足五年短暫的哈佛校長任期。


勞倫斯·薩默斯(Larry Summers)


十二年之後,2017年的秋天,中國的網絡上也出現了一場類似的關於女性與科研的討論,起因是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馮鋼幾年前的一條在新浪上實名發佈的微博。他在這則微博中説“女生讀研後繼續走科研的十不足一,讀研期間也少有做學問的,大多混個文憑準備畢業,”然後表示女生在“免推生”中比例過高讓他對“有心走學術之路的考生擔心。”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與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趙鼎新在三聯生活週刊的迴應中反駁馮鋼教授,提到自己在芝加哥大學任教的21年中接觸過的多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社會學博士研究生,其中“11位獲取了博士學位的女生中有9位在世界各大學教書,9位獲取了博士學位的男生中有7位在世界各大學教書,男女之間沒有太大的差別……他們獲得的成就和所在系院的排名也相差不遠。”他進而指出馮鋼教授提出的女性混文憑的言論缺乏數據支持,確實存有性別歧視。除了趙教授,網絡和媒體上還有許多批評的聲音。但是,和薩默斯教授道歉的態度不同的是,面對對他的批評,馮鋼教授選擇的是與網友進行對罵[4]。和哈佛大學教授會議公開投票的反應不同的是,浙江大學校方直到此刻,選擇的是沉默。而這個事件就好像其它熱點事件一樣,已經迅速的從公共空間中被忘卻。


相關微博截圖


也許你想問,我為何認為浙江大學應該表態呢?大學難道不應該保護教授的言論自由嗎?約翰.密爾(John Stuart Mill)在《論自由》中詳細闡述了言論自由的邊界: 任何言論不論多麼不道德,只要不傷害到他人,都應該給予表達的自由 。


馮教授的言論有可能傷害到他人嗎?


首先,如果馮教授的言論與他的行為一致的話,我們有理由懷疑馮教授的性別偏見直接損害了女性學生在浙大求學深造的機會。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周韻已經提出類似的問題[5]: “在碩士研究生招生過程中,馮鋼教授是否有、有多大招生權力?馮鋼教授的性別偏見是否會影響招生決策?在碩士研究生培養中,馮鋼教授是否能不分性別,平等地對待、教導、考核、評價所有學生?聘用馮鋼教授的知名社會學系,能否為每一個女生都提供性別平等的學術空間和充足完善的訓練機會?”浙江大學正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6]”大學,每年報考其社會學系的學生估計不少,面對這樣有理有據的質疑,校方不僅有責任給出官方答覆,而且應該進行嚴肅的調查。如果調查有證據表明,馮教授確實在工作崗位上因為個人偏見而系統性導致部分考生失去求學深造的機會,那麼他需要承擔的不僅僅是道德責任,而是法律責任了 (參看《教育法》第九條“平等受教育權”)。



其次,如果馮教授僅僅是過個嘴癮,在平常的工作中並沒有任何對女學生歧視行為的話,浙江大學保持沉默,和一流學府的身份匹配嗎?大學除了“授業”以外,還有“傳道”和“解惑”的使命。二十世紀初的北京大學,不僅是高等學府,也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陳獨秀[7]提出的 “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六大標準 , 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 在五四運動中,高校學生走向街頭,成為民族運動的先鋒。香港中文大學的老校長金耀基認為,學生在大學裏除了學怎樣讀書以外,還會學怎樣做事,怎樣與人相處,和怎樣做人。如果我是浙江大學的學生,我可能會感到疑惑:我們學校的其他教授,是不是也和馮教授一樣,覺得女生大多是“無心學術”的呢?學校官方的不表態,是不是默認了馮教授的價值判斷? 我做人做事,應該向馮教授學習嗎?如果我是馮教授的同事,我可能會感到擔憂:馮教授作為我的長輩同事,是否能夠剔除性別的偏見公正的評判我的研究水平呢?我們作為教授羣體,給學生傳送這樣的性別暗示和價值觀是合乎身份的行為嗎?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浙江大學校方的沉默,導致這些問題都暫時無解。社會如果能夠寬容的對待少數羣體,給予其中的個人充分發展的機會,那麼這個社會會更加和諧,人的潛力也會更好的被開發。從薩默斯教授到馮鋼教授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發現,女性學者在各國學術界都是這樣一個少數羣體,她們不需要特殊待遇,但是她們需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同等的機會。浙江大學在馮鋼事件中的失語,看似是在保護“言論自由,”但實際上是默許性別歧視的合法化。從六十多年前的“婦女能頂半邊天”到今天馮鋼教授的“歷史證明學術界不是女性的地盤,”這種言語上乃至實際行動上的倒退,不得不令人擔憂。


浙江大學校訓


我不期待馮鋼教授的道歉,他如何表達他的個人意見是他的自由, 他的觀點已經被證明,以後也將繼續被證明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但是我期待浙江大學的表態,期待我們中國的一流學府不再沉默,用語言的力量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海納江河、啟真厚德”的浙大精神。


延伸閲讀:


1:前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 薩默斯演講《Remarks at NBER Conference on Diversifying the Science & Engineering Workforce》


2:前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 薩默斯道歉全文《Letter from President Summers on women and science》


3:斯坦福大學校長,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普林斯頓大學校長聯合聲明《Vantage Point: Look to future of 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4:澎湃新聞:《浙大教授歧視女性?人民網:公共討論別成一地雞毛》


5:周韻:《關於馮鋼:被反覆洗刷的歧視和前路漫漫的平等》


6:浙江大學官方網站:《學校概述》


7:北京大學新聞中心:《北京大學與五四運動》


本篇頭條文章由貓頭鷹出品  用學術框架思考,用非學術語言寫作。

團隊成員:閭丘露薇、張晨晨、周韻、侯越

閭丘露薇的小程序主頁

張晨晨的小程序主頁

周韻的小程序主頁

侯越的小程序主頁

點擊底部閲讀原文,回顧往期精彩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