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考研2019-09-10 12:55:13
在職或者辭職的考研er們心裡可能可能充滿了未知的恐懼,尤其是辭職的小可愛們,更是生怕雞飛蛋打~
時間來到了今年9月,距離複試結束也過去了4個月,一直沒對自己的考研經歷進行總結,每過一段時間都發現那段有關複習的記憶在慢慢淡去,生怕這段寶貴的回憶會隨時間煙消雲散,趕忙提筆寫下我的故事。
從去年5月中旬著手準備到12月22號參加考試,我總共經歷了200多天的複習,7月開始每天8:30~22:30在河海大學自習,期間沒有面臨的各種課程、考試的干擾,除身體原因外中途幾乎無休。
最終初試考了346分,其中專業課120;數學二101;英語二71;政治54。並在3月底通過了上海大學的複試,實現了自我突破。
我只參加過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且屬於工作後辭職複習的往屆生,因此並沒有想寫出一篇普適的考研攻略。
文中既包含了我的複習過程也包含了對學習經驗的總結,有瑣碎的部分也有單獨列出的重點。
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也沒有快速上岸的方法,有的是一天天的堅持還有對於知識點的不斷回顧。
對於今年9月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來說,雖然在複習時間上和我對不上,但仍想分享一些所見所得。
一、有三項準備工作建議朋友們在開始複習前完成
1.想清楚為什麼要考研。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具有很高的淘汰率,在複習過程中心態難免會產生波動,中途放棄也大有人在,我覺得提前想清楚為什麼讀研可以堅定信念,這是支撐你複習到最後的一大保障。
要不要選擇讀研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讀研可以更上一層樓,未來的選擇空間更大,也有人認為與其讀研不如在社會中磨礪自己,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當你想要提高自己的時候,不管向哪個方向努力都不會輕鬆,關鍵在於能否堅持下去,往往是在猶豫不決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想讀研的人來說,大可不必糾結,你可以告訴自己“我就想在學校多學幾年,就想通過考研獲得一個心儀的學歷”動機越純粹,越不容易動搖。
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沒人能保證每次都能做出最佳選擇,當你想清楚並下定決心後,請堅定信念,相信自己能一次上岸,不留退路。
去年3月14號我離開了工作崗位,之前是在南京某建築設計院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當時辭職的原因還挺多:
第一:工資低,月月吃低保,本科學校不過硬,能力不過硬,加上通過關係進的公司,不好意思要求多。
第二:對知識的渴望,在設計院工作,從工程經驗,繪圖技巧到為人處世,可學的東西很多,我也從一個剛畢業的菜鳥成長為可以幫大家分擔一部分壓力的跟班,不過大多數的工作是重複性的勞動,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讓我對力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一直沒什麼進展,長此以往,別說能有多大發展了,最多隻能成為一個熟練的畫圖機器,再看周圍同事,各個學歷高於我,經驗多於我,此時我確實想回歸校園,重拾課本。
第三:對未來的恐慌,想必對很多土木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來說,畢業後進設計院工作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事實上這一行痛點很多,現實沒有想象中美。首先高週轉是大家常常聽到的,對應到設計院裡的工作就是出圖時間緊,體量大,這一點在結構工作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結構圖是根據建築圖建模計算後繪製出的,但各個專業交圖的時間都差不多,這讓結構出圖的時間被進一步壓縮,加上後期要與暖通、給排水對洞口,時不時再來點小驚喜(有次單位建築和甲方溝通後直接在廠房樓面上加了一噸的均布荷載,導致要重新建模)工作量之大各位同學感受一下。其次一個工程從立項到出圖甲方是希望越快越好,這往往會造成急功近利的事情發生,有時候地勘報告還沒出就催你交樁基圖,甚至有過施工單位私自篡改基礎型別,出現裂縫後問我們要加固方案的事情發生。
另外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經歷黃金髮展的20年,時至今日,已相當飽和,以至於各個設計院間為了一個專案要壓價競標,結果設計師工資也要打折扣。還有目前各種商用軟體普及的不能再普及,建模計算都少不了它,甚至可以直接出圖,等到計算機更加智慧以後會不會建築師直接帶著軟體和甲方跑了?
第四:公司樓下有一家生物製劑公司,對殺蟲劑味道特別敏感的我來說確實受不了。
總之徹底不想幹了,那為什麼選擇讀研呢?想來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自身實力不行,靠自己能力並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第二:本科四年的大學生活好似沒上過大學一樣,想回歸校園,重拾課本。
第三:同輩壓力,玩的好的朋友要麼在讀研要麼在讀博。
第四:父母對讀書的重視和支援。
2.蒐集考研資訊
我通過自己的未來工作發展規劃確定一下要考的專業並選擇幾個心儀的學校之後,就去搜尋跟這個專業相關的一些資訊。
在學校的初步選擇因人而異,但大體可以參考你所在的學院每年考研的成功率以及前輩們大多考上了什麼學校,然後按照夢寐以求,說得過去,勉強接受這三個標準篩選出幾所目標學校。
10月份才報名,所以不必一開始就確定報考哪所學校,我們可以隨著複習的深入,對自己的狀態及實力有一定認識後再選一所衝刺。
接下來就可以在學校官網上獲取詳細的招生資訊,如:
(1)該校往年的招生簡章(專碩\學碩),你能看到詳細的招生計劃、考試科目、研究方向等。
(2)考試大綱(有些學校沒有大綱)。
(3)該校往年的複試/錄取名單公示,其中你能清晰的看到錄取多少人,多少推免,最低的錄取分數是多少等。
以上檔案在學校研究生院官網的招生資訊欄一般都能找到,不排除有些學校官網資訊不全,具體也要結合網上資訊。
不建議研究考錄比、報錄比,按上述檔案你可以直觀的找到想要的資訊,也不建議糾結於分數線,原則是考的比別人多你就能上,考的沒別人多就上不了。瞭解分數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底,然後更好的投入到複習中去,不是讓分數線成為複習的一個包袱,成天憂心忡忡。
3.選擇一個最佳複習環境
五月中旬我開始了自己的複習,一開始在家背英語單詞,回憶了一下當時的狀態,經常背會兒單詞就想去喝點水,吃點零食,習慣性的還會往床上躺躺。估計大家也都有體會,在家呆久了是會被爸媽嫌棄的,白天他們上班看不到你在家幹嘛時,難免會懷疑你在家除了玩就是玩,總之不建議在家複習。
在家背了一個月單詞後,我決定在家附近找所大學繼續複習,由於經驗不足,一開始並不順利,找的自習室位於該校的學術交流樓,平時基本沒課,雖設有自習室,也無人問津。
6月10日~7月15日,我每天早上去看書晚上回家,大概一天有12個小時在教室裡見不到任何人,孤獨感記憶猶新。
孤獨到自閉的我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幾番試探之下成功的和圖書館三位看門大爺混熟,從7月15號開始告別了孤獨的自習室(一擡眼就能看到人的感覺實在是太爽了)。當然新的環境,也有新的問題等待解決,首先是圖書館佔座的問題,由於學校規定每天閉館後書不允許留在自習室桌上,於是佔座的行為每天都在進行,根據我的觀察,一些同學相當團結,可能是商量好的,每天都有一個人早起去佔座,捧著一堆書往桌上發。經常一間自習室所有座位上都有書佔著,但來看書的人不到一半。
圖書館裡佔不到座倒不是大問題,我沒在圖書館長期複習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自習室光線不好。由於自習室面積大,空調製冷效果有限,夏天開了電扇後,日光燈光線通過旋轉的扇葉打在桌面上忽明忽暗,眼睛完全頂不住。
觀察了幾天後,我發現每天吃完午飯很多學生都會湧向圖書館旁邊的一棟教學樓,考慮到這是暑假期間,我意識到事情並不簡單,一通亂找後我終於發現了適合長期作戰的自習室,並且大家都在複習考研,這種找到組織的感覺讓人喜出望外。
漸漸的我也從不好意思佔座,發展到在兩個妹子較多的教室佔有靠近插座的關鍵座位,也瞭解了教室的課程安排,A教室有課去B教室學,B教室有課去A教室學,根本停不下來,不會的題目還可以向周圍同學請教,從此複習進入了正軌。
4.建議大家:
(1)多觀察,多溝通,多實踐,找一個最佳的複習環境,瞭解自習室課表,和周圍人處好關係。在家一個人複習易懈怠,易自閉。
(2)除了帶上必要的複習書籍外,帶插排方便大家用電,帶空調遙控器,帶枕頭方便午休,帶座墊減少久坐的疲勞感,帶耳塞防干擾……
(3)和保潔阿姨取得聯絡,便於在學校放假前和開學初教室不給放書的時候及時得到資訊,以防東西丟失,另外對於特別重要筆記本及電子產品隨身攜帶。
(4)一旦發現有生病跡象時趕緊回家調整,別逞強,一來複習效果不好,二來傳染別人就很過分了,當發現周圍人有生病跡象時,換教室規避風險。
二、複習心得
1.根據自己的能力做一個合理的複習計劃,短期計劃細化到天,包括新內容的學習和以往知識點的鞏固(今日事,今日畢,不宜太多,不宜太少)。長期計劃分基礎、強化、衝刺三個階段安排(日期不要定死,保持彈性),做到心裡有數才不會慌張,做到安排的任務都能完成才不會心累。不要因為貪圖進度快,而忽略對知識點的回顧,目的不是每天能複習多少,而是掌握了的知識不要忘。
2.無論是中文、英文或是數學公式的書寫要特別重視,答案寫的再對改卷老師看不懂也是白給。每天覆習前抽出一些時間練習書寫,既可以靜心,日積月累,又能做到寫的又快又好的效果。
3.留有足夠時間+調整好生物鐘,衝刺階段中按真實考試時間模擬往年真題,找到適合自己的答題策略和節奏。
4.按題型總結錯題,方便回看,重點突破。
5.工具的運用:
(1)用pad看網課會很方便,沒有也沒關係,我就是靠著一個破手機撐下來的。
(2)手機上的娛樂軟體建議全部刪除,可以下載forest種種樹。
(3)可以用xmind制定複習計劃,梳理知識點。
6.早睡早起,中午午休,保證複習狀態。睡前不建議吃東西、洗頭和做題,感覺會引起失眠。睡前做題的親身經歷,做不出來難受的睡不著;做出來了神清氣爽還是睡不著。
7.每天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防止生病!
三、備考心態
複習中我的心態經歷過四個階段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盲目樂觀,到中途的煎熬,再由灑脫走向自信,聊聊這段故事,想告訴大家複習中要堅信光明就在前方。
1.最開始的甜蜜期
剛開始複習的時候,因為啥都不會,也不知道各科有多少複習內容,所以對考研難度的認識僅停留在分數上面(等於沒有認識),每次一想到還有半年多的複習時間,總覺得問題不大,所以一開始挺有信心的(迷之自信)。當時按自己想當然的計劃慢慢複習,每天都沉浸在獲得新知識的喜悅之中。
2.初期的練心
不知不覺過了一個月,仔細想想自己也沒什麼進步,又看了看日曆,氣氛瞬間就緊張起來了,每日複習量從只背單詞增加到單詞+專業課+數學三門一起上。這段時間做題做的順,開心的覺得自己是個天才,要是不順,甚至懷疑自己是個弱智,有時候一天下來,心態起起伏伏能變化好幾次。
對考研難度的認識隨複習的深入不斷加深,壓力越來越大,頭髮越來越少,感覺時間根本不夠用,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3.中期的灑脫
熬過了基礎複習階段,我對自己的實力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壓力依然很大,但也有能力應付,想著既然辭職考研也複習了這麼久,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去拼一下。看了看當時和朋友的聊天記錄,十月初還說“時間緊,專業課恐怕來不及”(好像被壓的有點喘不過氣來),到了10月17號語氣就硬起來了,甚至來了句“兩個月,困獸猶鬥!”
4.後期的自信
10月底當我把結構力學所有知識點複習過一遍後,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一進入11月份狀態開始起飛,每天都很興奮,同樣看了看當時和朋友的聊天記錄。
11月22日“也不是很緊張,按部就班來就行了!”
12月9日“有條有理,處變不驚!”
12月18日“不慌,我沒問題!”
12月23日“考完了,能行!”
不看聊天記錄,都忘了自己曾經這麼自信,雖然到最後仍有很多不足,但自己也從沒放棄過,越複習越有信心。
四、外界影響因素
很多外界因素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態,比如:
1.考研群裡晒複習進度
考研群裡往往會有個別愛晒複習進度的人,可能你剛進行基礎階段複習的時候,他強化階段都結束了,甚至在群裡問大家要不要開始做真題,這種行為挺讓人生氣的。
遇到這種事情,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無視,別人進度的快慢和你沒有關係,所以不用在意,每個人基礎不同,你不知道他複習了多久(說不定是二戰的),你也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什麼,複習的快也不代表考的就高,埋頭做好自己的複習才是正解。
2.考研經驗分享
大家在剛開始複習的時候免不了會參考前輩們總結的複習經驗,這是挺有必要的,不過在參考的同時要做好鑑別工作,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取捨和完善。另外在經驗分享中也會看到一些秀優越的存在,一句話,等你考上了,怎麼吹都可以(不是酸,歷史是成功者創造的)同樣,埋頭做好自己的複習,堅持就是勝利。
3.感到孤獨
複習不是一個嘻嘻哈哈的過程,孤獨是常態,平時一起玩的小夥伴裡可能只有你選擇了考研,大家聚餐你得複習,大家玩遊戲你也得複習,一天學下來話都講不了幾句,確實挺殘忍的,不過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堅持,想想自己的初衷,想想已經付出過的努力,滾去看書。
既然玩是玩不了了,要不找個研友談場甜甜的戀愛吧?我勸你還是做一個沒有感情的複習機器比較好,想想看萬一你的另一半複習途中放棄了怎麼辦?挺尷尬吧,複習中大家難免會情緒不好,萬一吵架了又怎麼辦?所以大夥們無聊的時候就看看書、刷刷題,孤獨感這種東西就是一陣一陣的,來的快去的也快。
4.考場上的心態
我把複習的重心放在了專業課和數學上,對政治和英語沒多大期待,所以第一天考試的時候心情相當放鬆,基本上是笑著進去笑著出來。但第二天情況就不對了,因為把寶壓在了數學和專業課上,導致做題時十分謹慎,記得在做一道選擇題時,一眼就看出了答案,可我卻反反覆覆算了幾遍,估計當時把1+1=2放我面前,我都要去驗證一下對不對,時間就被這麼白白浪費,在距離考試結束還剩一個小時的時候我竟然還有六道半大題沒做,緊張的心都要跳出來了。
所以說把得失看得太重會非常影響發揮,複習的再充分發揮不出來也是白搭,希望大家4門功課齊頭並進,考試中合理安排時間,相信自己,穩定發揮。
另外考試當天不建議家長送考,有時候父母比你還緊張,如果讓他們的情緒影響到你就不好了。說說我自己,23號上午數學發揮的不太理想,出來後和我爸一說,他抱怨了我半個小時,反過來還得安慰他。複試那幾天,我果斷一個人去了上海,不敢讓他們跟著。
我總共複習了200多天,現在看來效率比較低,很多時間是可以節省下來的。所以雖然時間到了九月初,可我覺得只要好好計劃一下,從現在開始複習也完全來得及,加油吧,希望聽到你們的好訊息。
最後建議大夥們每天記錄下自己的計劃和狀態,等考後回頭看看會很有意思。
長路漫漫,願能守住初心,砥礪前行!
▼
聯絡跨考考研
跨考官方微博
@跨考考研教育
跨考官方微信
跨考考研
(kkkaoyan)
能量姐私人微信
nengliangjie3666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